第1222頁
前明秦王朱誼漶。
前明晉王朱敏淳。
前明靖江王朱任晟。
前明周王朱恭枵。
……
一個個雖然不怎麼聽起過,但是的的確確成為了明代最大弊政之一的代表性的名字。
朱元璋給自己的後代的封賞之厚,甚至到了明代中後期全國一年的歲入都不能不夠宗室開支之用的地步,最後也是把明朝廷還有皇帝弄得十分被動,不得不採用各種手段削減宗室開支。
但是明宗室不准從事四民之業,士農工商都不讓做,弄得一些偏遠宗室奉國中尉不得不依靠犯罪來獲得進入牢獄吃牢飯的資格,藉此維繫生命。
但是這都是偏遠宗室的待遇,像楚王周王秦王這種近支宗親,那絕對是足額發放俸祿讓他們花天酒地生孩子的,他們是絕對不用遭受進入監獄吃牢飯果腹的待遇的。
也就是這群人,藉助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整個大明朝和地方士紳一起吸血,拖垮了大明朝的財政,當然,這群人的下場很不好,不是被農民起義軍給殺了,就是被滿清給殺了,基本沒有得到善終的。
朱明皇室的下場的確很慘。
蕭如薰登基之後,出於對前明皇室的承諾,決定不殺他們,但是他們需要聽從大秦皇帝的安排,對大秦皇帝的安排不得有任何反對,否則不予兌現之前的承諾。
前明太后親自手書書信給到各地重要宗親藩王,向他們陳述利害,讓他們束手就擒,不要抵抗,任由秦軍施為,否則必將性命不保。
派去做這些事情的都是緬甸出身的精銳軍官和精銳軍隊,對蕭如薰和大秦朝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他們是最佳人選。
大部分宗親都選擇了束手就擒,因為情況已經如此。
大秦定鼎已經沒有任何威脅,而他們這些宗親表面上看來還有光復大明的希望,但是大明朝對他們的防備一點兒也不比蕭如薰對他們的防備要弱,很多藩王身邊的人都是朝廷安插的探子。
現在朝廷歸降,錦衣衛殘部都消化進了中央調查司,全都在蕭如薰手上,藩王們的命門也落到了蕭如薰的手上,對付這些藩王一點都不難。
雖然也有試圖抵抗的,比如楚王,他聯合他的兄弟試圖逃出牢籠到地方上召集大明忠良繼續抗爭,不過他很快就被身邊的原錦衣衛密探給控制住了。
然後其他的密探開城投降,楚王一家被直接擒獲,並且通報了試圖抵抗的事實。
其他藩王還能保留一部分財產,但是楚王因為抵抗的行為而被剝奪全部財產,一分錢也不能留,直接送到了京師嚴加看管。
而楚王的幾個兄弟一個也沒逃走,直接被蕭如薰下令斬首,還要在楚王面前讓他看著。
蕭如薰對於這些不識好歹的人的行為實行零容忍政策,一人抵抗全家落網,男子殺掉女子沒入教坊司,並且還在接下來的勸說書信中要求李太后加入這些內容,警告各地藩王和宗室。
李太后得知楚王的兄弟們都已經喪命的消息之後,對此感到極度憤怒,憤怒的質問蕭如薰為何不遵守諾言。
「你作為一國天子,居然不遵守自己的承諾!你有何臉面君臨天下?!」
蕭如薰對此一點也不在意。
「朕說過,要他們不允許做任何抵抗,老老實實到京師來,朕保證他們的性命和部分財產,但是沒說他們反抗了朕還要原諒他們,反抗的,必死無疑,主謀楚王本該死,朕是看在明太后的面子上才免他一死,你還要如何?」
李太后氣得臉色發青,一把將筆扔掉,拒絕繼續寫勸說書信。
蕭如薰臉色一冷。
「朕希望明太后明白一件事情,看在你兒子的面子上,朕對待你們算是優容,不傷你們的性命,給你們相應的待遇,這全是朕本人力排眾議的結果,大部分臣子都希望你們死,因為你們活著讓他們感到如坐針氈。讓你們活著是朕最大的也是最後的仁慈,馬上把這些東西寫下來,送出去,告訴那些藩王宗親不要抵抗,這是命令,不是商量,你若不做,朕血屠宗親!」
蕭如薰不想繼續和她廢話下去了。
李太后不可置信的看著蕭如薰。
「你做是不做?」
「蕭如薰……你的良心呢?」
李太后伸手指著蕭如薰:「你不怕天打雷劈嗎?」
「來人。」
蕭如薰的面色冷靜了下來。
李勝走上前來:「陛下。」
「傳令,將前明楚王梟首,家中男子全部斬首,女子全部沒入教坊司。」
「遵旨。」
李勝轉身離去。
李太后愣住了。
「你……你敢……」
「這是第一個,你若不寫,下一個是魯王。」
「你……」
李太后渾身顫抖了起來。
「然後是秦王,周王,靖江王,一個接一個,你若不寫,朕就殺光他們,他們若再有抵抗,朕也不會留手,之前的約定就此作廢,你們一個也活不下來,反正,投誠的臣子們比朕更希望你們去死。」
蕭如薰就這樣看著李太后。
「我寫,你不能傷害他們。」
李太后咬著牙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你寫,除了楚王之外,其他的都能活命。」
「楚王你也不能下手!」
李太后死死的盯著蕭如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