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頁
第二天,蕭如薰宣布接見布延汗,由葉向高把布延汗引入皇宮之內見他。
拜見蕭如薰的時候,布延汗自己躬身行禮,隨從則全部下跪行禮。
蕭如薰接受他們的朝拜之後,親自離開座位扶起布延汗,親切與之交談,表現大秦帝國的善意。
隨後就是賜坐,布延汗坐下,隨便扒拉幾句,布延汗就說到了正題。
「大蒙古沒有大秦那麼富庶繁華,本汗也拿不出太好的東西給大秦天子賀壽,想來想去,就把先人所傳下來的一枚傳國玉璽贈送給大秦天子,為大秦天子賀壽。」
布延汗讓身邊人出列,奉上了傳國玉璽。
大秦臣子們那邊頓時騷動起來,一群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傳國玉璽的面容,也是因為知道他們的想法,所以蕭如薰今天帶著三名輔臣和朝中有學問的老學究們,一起觀看這枚「傳國玉璽」。
今人對傳國玉璽的誤解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認為傳國玉璽的體積很大,需要兩隻手拿,或者最起碼也要一隻手抓起來的那種,反正體積要很大,符合四四方方的概念。
但是,傳國玉璽還就不是那個樣子的,據記載,劉邦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是把傳國玉璽佩戴在身上的,類似於佩戴一枚玉佩,因此,傳國玉璽的實際大小可以參考今天的火柴盒。
布延汗的手下將這枚玉璽裝在一個小盒子裡面獻給了蕭如薰,蕭如薰讓李勝上前接下,並且打開盒子,然後進獻給蕭如薰。
一枚小小的玉印躺在盒子裡。
蕭如薰伸手拿出這枚小小的玉印打量了起來。
據傳,秦始皇命令李斯在傳國玉璽上刻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篆字,後來王莽篡漢,玉璽缺損了一角,被用金子補缺,他得到玉璽之後又在上頭雕刻「漢傳新王莽」的字樣。
等曹丕稱帝後,得到傳國玉璽時加刻「大魏受漢傳國之璽」,佐證自己天子之位的名正言順,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表示自己的正統。
所以傳國玉璽除了李斯的八個字外,還應該有王莽、曹丕和石勒留下的印記。
蕭如薰看了看底部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又看了看玉璽的側面,見到側面刻有「漢傳新王莽」「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和「天命石氏」只剩下一側是乾淨的。
蕭如薰面露喜色,把這枚玉璽遞給了王錫爵,讓文臣們互相傳看,而自己則端起酒杯和布延汗喝起了酒,喝的及其愉快,布延汗都給喝醉了,然後才被蕭如薰送走。
他離開的時候,布延汗將傳國玉璽獻給大秦天子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
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很快,京師民間都開始議論這件事情了。
大家都知道前明立國之初朱元璋派兵北伐搶奪玉璽而不得的事情,但是現在,玉璽卻被蒙古大汗主動送還,前明和大秦的高下,立刻就分辨出來了。
於是朝野和民間都開始了新一輪針對傳國玉璽的熱議。
而當天晚上,蕭如薰將三名輔臣秘密召集到了自己的書房內。
他手裡把玩著這枚玉印,饒有興趣地問道:「你們說,這玉璽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廷機和葉向高不說話,王錫爵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回陛下的話,眼下時日尚短,我們還無法斷定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蕭如薰點了點頭,然後隨手一拋,把這枚玉印丟到了桌案上。
「依我看,它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
這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蕭如薰這話一說出來,三位閣臣就完全知道了蕭如薰的意思。
皇帝說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皇帝說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它就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兒。
「朱元璋十幾萬大軍北伐都得不到的東西,輪到我了,卻給人自己送回來了,這難道不是一則很值得流傳下去的佳話嗎?」
蕭如薰笑眯眯地看著面前的三位輔臣。
三位輔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連稱是。
「前明太祖皇帝八次北伐未能得到傳國玉璽,前明成祖皇帝五次北伐也未能得到傳國玉璽,而陛下如今不費一兵一卒,就讓蒙古大汗親自將傳國玉璽送回,這傳出去,世人都該知道,大秦遠勝大明。」
王錫爵率先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蕭如薰點頭。
「是這個道理,得叫人好好的宣揚一下,葉閣老,記著叫底下的州縣鄉的官員都張貼布告,告訴他們,叫他們宣揚,前明太祖成祖都得不到的東西,朕得到了,還是蒙古大汗親自送來,不管識字的不識字的,朕都要叫他們知道。」
蕭如薰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向高,葉向高連忙領命。
「臣遵旨。」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知道消失了很多很多年的傳國玉璽,大明曆代皇帝求之不得的傳國玉璽,重新回到了漢家皇帝的手裡,還是敵對的蒙古大汗親自送來的。
然後蕭如薰看著這枚小小的玉璽,又伸手拿了起來,端詳了一下。
「就這麼一個小玩意兒,惹得華夏大地千百年來動盪不安,得到就是正統,得不到就是偽朝,你說這個東西它真的能代表正統嗎?」
蕭如薰又把目光投向了三位學識淵博的輔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