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
說著,徐光啟又面露憂慮之色。
「時局如此,非先生一人,非燧發銃一銃可以改變,銃再多,器再利,人若鈍了,倦了,怠了,貪了,器一樣無用,到底,器還是要人來用的,一切還是要看人。」
年輕男子把蕭如薰教給他的話背得滾瓜爛熟,複述給徐光啟聽。
徐光啟一聽,面露憂慮之色,少傾又變為頹然之色。
「徐光啟縱有救國之心,也不過一舉人而已,人微言輕,就算得中進士,若是不中三鼎甲,不中庶吉士,不成翰林,不熬上二三十年,一樣無法實現胸中抱負,縱有一身所學,也無處可用,閣下此言,句句是真,光啟甚是慚愧!」
而後徐光啟看向了年輕男子。
「方才那話是蕭侯說的嗎?」
年輕男子點了點頭,露出些許苦笑。
「正是蕭侯所說,在下所識不過三五百字,都是蕭侯強迫咱們這些武人學的,蕭侯在緬甸強迫每一個有軍職的軍官至少要認識三百字,士兵至少要認識一百字,否則就要打板子,大家被逼無奈,只能學,認得越多,獎勵也越多。蕭侯還從各地招攬了一些老秀才老學究,到緬甸來教咱們這些武人,教那些孩子認字,說讀不讀書對咱們來說不是太重要,但是至少要能識字,能讀會寫,看得懂朝廷詔令,便不會被有心之人輕易蒙蔽。」
徐光啟一愣,少傾,苦笑連連。
「自古以來作亂者,多以蠱惑百姓而起,天下讀書人三十萬,白食皇糧,居然連一個武人都不如,一介武夫尚且能為民掃盲開啟民智,不使百姓被輕易蒙蔽,我輩讀書人卻還在那朝廷中爭權奪利日日不息!使得謠言四起妖言惑眾人心惶惶!」
徐光啟握著手中的銃,長身而起。
「讀書不為教化百姓,讀的是什麼書?當官不為民做主,做的又是什麼官?葉公所言不假,葉公所言不假啊!」
年輕男子見火候到了,便從懷裡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了徐光啟。
「徐先生,蕭侯說,若是在下說起方才的那些事情時,徐先生能想到佛朗機夷對大明的威脅,能想到利器對大明的幫助,有能想到朝廷官員黨爭之弊端,便證明徐先生有憂國憂民之心和利國利民之才。則讓在下把這封蕭侯的親筆信交給徐先生,蕭侯說了,他實在是很欣賞徐先生這樣會讀書而又不讀死書,能想到為民謀利,也願意為老百姓做事的讀書人。他不敢耽誤徐先生的前程,不敢誤了徐先生參加會試,只是希望徐先生將來若得空閒,來緬甸看一看,走一走,或許徐先生會有所得。」
年輕男子把書信雙手奉上,徐光啟的嘴唇微動,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是到底也沒說出來。
沉默了一會兒,徐光啟放下槍械,雙手接過了這封親筆信。
「光啟知道了,請閣下代光啟向蕭侯致謝。」
「在下一定帶到!徐先生,這燧發銃蕭侯便贈與您了,蕭侯說,以當今朝廷財政情況和官員心思所在,此銃十年之內是不可能列裝大明軍隊的,過早拿出非但無益,反而會惹禍上身,還請徐先生小心謹慎處置。」
徐光啟默默地望著這封信和這桿槍,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蕭侯厚愛,光啟無以為報,深感慚愧。」
「徐先生無需慚愧,只要徐先生心中還裝著大明天下和大明百姓,這就足夠了,蕭侯就非常高興了。」
徐光啟心中充滿愧疚,只得深深一嘆。
第四百八十二章 塞北的嚴寒
萬曆二十五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這份嚴寒沒有對任何人假以辭色,老天爺十分平等的將嚴寒賞賜給了北地的每一個人,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漢人,蒙古人,女真人,無一例外。
按照以往的規矩,漢人縮在城池裡面過冬,女真人躲在大山裡面過冬,蒙古人躲在蒙古包裡面過冬。
漢人吃存糧,女真人吃存糧和獵物,蒙古人吃宰殺的牲畜,大家相安無事,能不出門就儘量少出門,能不搞事情就儘量不搞事情。
當然,這是建立在大家都有足夠的存糧過冬,並且能夠盡情暢享來年的美好生活的狀態之下,如果出了岔子,那麼誰都無法感受這份美好了。
很不巧,去年和今年就出了個大岔子。
從去年開始,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天突然變得較往年冷了許多,塞外草原連降大雪,大同巡撫梅國楨上奏朝廷,請在歸化城增開糧食互市,以售賣給三娘子一系的土默特部足夠的糧食,幫助他們過冬支持到來年開春。
當時,趙志皋還是有心思辦事情的,對梅國楨的請求還是允許的,他當然知道明廷交好三娘子一系的土默特部落為的就是讓其成為大明的草原屏障,以抵擋來自更北邊的其他對明廷並不友好的部落。
那些部落的死活他們並不在意,只要土默特部落堅持站在明廷這一邊就好。
也幸虧土默特部落出了一個仰慕大明仰慕漢文化到了快要瘋狂的地步的奇女子,土默特部落才在這一段時期內成為大明堅定的塞外盟友,得到大明的各方面扶持,成功度過了那個難熬的冬天,並且幫著大明幹掉了三波來犯的敵人。
只是今年的情況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嚴寒更甚,明廷賴以提供給大同太原宣撫三鎮軍糧的幾大重地全都遭遇了嚴寒的重創,造成大面積的糧食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