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袁黃似笑非笑。
「我當然不會公報私仇,但是國讎,什麼時候都能報。」
「國讎?季馨,你是說金和蒙元?」
「是啊,靖康之恥,崖山之恨,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蒙元就不說了,和大明斷斷續續打了兩百年也沒打出個勝負,但是女真……大明的刀刃怎麼能僅僅只給蒙古人享受呢?女真人幹的事情可不比蒙古人少,現在還能悠哉悠哉的活著,我們這些後人又如何對得起罹難的千萬先人?」
蕭如薰說完,袁黃的呼吸一滯。
「袁公,可別對我說什麼往事隨風去,幾百年了就別在意了,且不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麼多人命,怎麼隨風去?我讀過書,讀過很多書,最欣賞的就是這一句——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先秦後漢諸子百家,我唯獨欣賞這句!是為大復仇!」
袁黃長嘆息一聲,緩緩說道:「武帝曾言,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雖然如此,但是季馨,別說建奴如今恭順,為我大明藩屬,就算他反了,也不會有人提到百世之仇,你這般的恨意來自何方,老夫不清楚,但是切莫讓恨意蒙蔽你的眼睛。」
「放心吧,袁公,該做什麼,我很清楚。」蕭如薰嘆了口氣:「我只會做該做的事情。」
袁黃是不會體會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的,再說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比起大宋來說軍力要強上不知多少的大明會被建奴打敗?
第二天一早,李如松點起五千兵馬就朝著開城而去,開城的一萬餘倭寇還不知道此時此刻李如松的兵馬已經如猛虎撲食一般的沖了過來,他們正在緊急的收縮兵力到漢城一帶,並且打算沿著臨津江構築防線,把臨津江以東經營好,不讓明軍度過臨津江威脅漢城,同時要求漢城的小早川隆景所部和黑田長政所部儘快撤退到漢城來。
黑田長政覺得自己一槍不發離開黃海道已經是罪過了,開城是朝鮮三京之一,無論如何也不能那麼輕易的就丟掉,小早川隆景則表示非要和明軍面對面的干一仗不可,打敗了小西行長那個藥販子算什麼本事?有本事跟老頭子我干一仗,看看誰硬!
這兩人決定要在開城和即將南下的明軍主力好好的來一仗,他們還不知道打算好好跟明軍來一仗的加藤清正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
第一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明廷
他們想和明軍較量一下,然而此時此刻明軍的主力可沒有和他們過招的精力,蕭如薰把軍隊主力全部屯駐在平壤城南,還派吳惟忠和錢世禎等善於練兵的南兵大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朝鮮人突擊編練一支兵馬出來,好讓朝鮮人去收復已經光復的平安咸鏡還有黃海三道,人是有的,就是沒有組織沒有規模,朝鮮將領大多無能,搞的土地光復了卻無法開始重新占據並且恢復行政。
一邊和日本打仗一邊幫朝鮮幹活,蕭如薰覺得自己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已經過了大半個月,糧食的問題也要開始重視起來,最開始糧食只夠兩個半月食用,現在時間還剩下不滿兩個月,而朝鮮人的糧草是無法指望的短期內根本無法提供更多的糧草,蕭如薰只能去函宋應昌,請宋應昌加緊籌措糧草,不要等大軍缺糧了貽誤戰機。
同時蕭如薰也給柳成龍下了死命令,說我很快會把總指揮部推進到開城,指揮漢城決戰,但是我的糧草要是到不了位,我就不開戰,我就和日本人隔著臨津江對峙,你一天不把糧草送到位,我就一天不開戰,看情況,我還會相機撤軍。
蕭如薰的執拗和強勢柳成龍和李昖都習以為常,也不覺得很意外,朝鮮三京眼看著就要恢復兩京,江原道的一部分也光復在即,半個朝鮮眼看著就要光復了,大明才開戰不到一個月,就把日本人收拾成這個樣子,真不愧是天兵。
有強悍的戰績作為底子,蕭如薰的底氣很足,朝鮮官員也不怎麼敢來騷擾蕭大提督,生怕被蕭大提督捉起來打一頓板子丟盡臉面。
能幹事的臣子忙著幹事,黨棍們忙著批鬥尹斗壽,西人黨之前太出風頭,這一次被蕭如薰狠狠的痛罵一頓之後,朝鮮王李昖也開始有些疏遠尹斗壽,生怕蕭如薰不高興,南人黨和北人黨難得有了聯手的契機,恢復了當年東人黨的氣勢,一鼓作氣的想要把西人黨打垮。
蕭如薰和日本人拼死作戰,南人黨北人黨的黨棍們也在和西人党進行殊死搏鬥,兩方面的戰爭都很激烈。
與此同時,大明朝廷里的爭鬥也相當的激烈,雖然大明朝廷勉強通過了「保朝鮮就是保中國」的議案,出兵朝鮮被推行下去,但是從九月初蕭如薰抵達遼東備戰一直到最新消息的十月三十日,遼東方面和朝鮮方面仍然沒有傳出蕭如薰向日本開戰的消息,這讓群臣多有不滿。
原本支持李如松出戰的遼東系文臣開始向蕭如薰發難,認為蕭如薰還是太年輕沒有經驗,剛一上任肯定給千頭萬緒的事情弄得一團糟根本理不清頭緒,還是太嫩,如果換成李如松來做主將,肯定不會這樣,他們紛紛提出要求撤掉蕭如薰的主將位置,換成李如松主戰。
支持蕭如薰的一批人則強烈反對,認為大戰尚未開啟,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你們所說的都只是一面之詞,你們哪隻眼睛看到蕭如薰不稱職?客軍入朝鮮作戰本就有許多事情要準備,要是都像祖承訓那樣輕兵冒進又一次大敗,大明顏面何存?朝鮮還要不要?!一幫子紙上談兵誤國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