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吃過晚飯之後,諸軍都在休整,李如松來到蕭如薰的大帳,提出要趁夜襲擊漢城的想法,蕭如薰搖了搖頭,予以否決。
「漢城不是平壤,也不是開城,是倭寇登陸以來的總帥部,守備非平壤開城可比,雖然被我殲滅主力,但是起碼還有上萬兵力固守,如果倭寇不跑,我軍要取下漢城不難,但是卻要建立在火力充足的情況下。之前這一戰把儲備的火藥和炮彈打了個七七八八,火繩的消耗也很大,現在還能用的火炮不過三五十,火繩還有一千根,這樣的火力是無法拿下漢城的,只能拿人命去堆,不合適。」
李如松說道:「但是漢城倭寇主力被剿滅,倭寇已經懼怕,極有可能不守漢城直接率軍逃跑,如果我們明早再進攻,漢城只剩下一座空城,我們什麼也得不到,現在進兵,說不定還能抓住那些跑掉的倭酋。」
蕭如薰笑了笑,開口道:「李總兵的意思本督明白,但是諸軍連日作戰,疲憊不堪,強行驅使,不說能否追上倭寇,就算追上,倭寇會沒有防備嗎?倭寇不是傻子,咱們能想到的,倭寇未必想不到,以我疲憊之師攻敵養精蓄銳之師,雖然倭寇懼怕我大明,未嘗不敢一戰,李總兵手下剩餘的騎兵也無法創造更大的戰果了。」
李如松面色一滯,知道自己手下的女真騎和漢騎完好無損的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人了,之前的高強度作戰就連努爾哈赤都負傷了,更別說剩餘的騎兵,而沒有機動力的情況下,在平原,步兵的追擊戰顯然不合情理,更何況,大軍攜帶的糧草只夠使用兩天了,預定的給養距離開城還有一天的路程,大軍無法繼續前進了。
「倭寇撤兵也並非不是好事,至少漢城已經拿下了,那麼朝鮮的江原道和京畿道也就等於拿下了,倭寇手上只剩下慶尚道忠清道和全羅道,其中全羅道還有朝鮮水師李舜臣部和陸軍權栗所部正在抗擊,忠清道倭寇夾在兩面夾擊之間,必然不敢久留,肯定也會撤走,則忠清道兵不血刃就能拿下。倭寇最後的主力一定是在慶尚道南端固守,全羅道他們也未必敢久留,只要我大軍繼續進軍,倭寇必然不敢在全羅道繼續久留,我聽說倭寇是從慶尚道的釜山登陸朝鮮,那麼釜山應該是倭寇最後的據點,有倭寇水師的策應,他們進可攻退可守,與我不利。若要全殲這股倭寇叫他們再也沒有力量進犯朝鮮,非要水師出動配合作戰才行,朝鮮水師只有李舜臣所部一支,襲擾還行,若要切斷倭寇的退路是做不到的,所以本督正在爭取朝廷出動水師截斷倭寇的退路,因此我們不能把倭寇逼得太急。」
蕭如薰指了指漢城。
「本督決定拿下漢城之後我軍休整幾日,等李總兵的四千騎兵和給養抵達之後,再行進軍,拿下忠州,進入慶尚道,攻取尚州,屯兵尚州城,然後派兵策應全羅道朝鮮軍光復全羅道,兩面威脅慶尚道南部的倭寇,成兩面夾擊之策,將倭寇的勢力困在釜山一帶,這是最穩妥的策略。」
話說到這裡,李如松也無話可說了。
李如松走後,袁黃瞧著李如松的背影,笑了笑,低聲道:「李如松看起來對你起碼是有幾分服氣了,這是好事。」
「李如松如何看待我,並不重要,無法影響全局。」
蕭如薰搖了搖頭,笑道:「李如松是個比較純粹的軍人,行事做派都是軍人作風,從小接受的也是軍人教育,他和他爹不一樣,李成梁不僅在軍事上有一手,更厲害的是拉幫結派立山頭和養寇自重的本領,李家的核心是李成梁,不是李如松。」
第一百四十二章 淪為鬼域的漢城
「但是李如松畢竟是李成梁的長子,李如松對你的看法好轉,對你今後的行動會有一些幫助。」
看著蕭如薰完全不在乎李如松的模樣,袁黃有些不認同,便低聲說道:「至少李如松不會用那些小伎倆去為難你了,他要是給你難堪,你一樣很為難,至少在遼東就寸步難行。」
蕭如薰一笑。
「袁公啊,我倒永遠希望想對付我的人都用小伎倆來對付我,那我能應付,也證明我沒被他們看透,如果他們用真本事來對付我,那才叫為難呢!李如松不用小伎倆對付我了,李成梁這尊大佛就要用大伎倆來對付我,等他發現大伎倆也對付不了我的時候,就要用真本事了。」
袁黃略有些猶豫地說道:「國朝雖然不重視你輩武將,但是文官也從來不會去和武將較真兒,那不值得,也沒有那個慣例,大明的文官也沒有前宋的文官那般對武將有生殺大權,你得知道,那些人瞧不起你,也就意味著不會對你動真格,因為他們不認為你能在關鍵利益上傷到他們,他們要對付的,也是宋經略公這些人,武將,反而安全一些。」
「但是我要做的事情,會讓這一切發生變化。」
蕭如薰拿出了一面錦衣衛的腰牌,亮給了袁黃看,袁黃面色一滯。
「這是……」
「這是什麼袁公知道就好,也別說出來,我說過,我看到的事情不會袖手旁觀,我只會去衡量這些事情我能否做到,如果我判斷我能做到,我就會去做,不管有幾分勝算,也總比不做要好,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驅,人之所為,衣食住行,是人都逃不開這些,從這個角度入手,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看手腕是否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