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80頁

    開花彈需要足夠的火藥來保證威力,但是火藥多就意味著外殼薄,外殼薄就會引發膛內爆炸,火炮炸膛,廢了。

    外殼厚,不會炸膛,但是火藥太少,打出去沒什麼威力,還不如一個鐵蛋子。

    換言之,在法國轟擊炮出現之前,在可靠的引信出現之前,世界上主流的火炮打的都是實心彈。

    比如拿破崙戰爭時期,歐洲火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火炮彈藥都是實心彈和散彈,而非開花彈。

    除了長管火炮無法發射之外,開花彈如何引燃如何算定時間爆炸是非常難以確定的。

    早期開花彈都要用臼炮和榴彈炮那種短身長大口徑的炮來發射,而且是兩步點火,先點燃開花彈的引線放入炮口,然後再點燃火炮的發射藥,這樣來發射開花彈。

    但是這其中就有很嚴重的問題。

    萬一發射藥來不及點燃發射,那麼開花彈就有可能在膛內爆炸,引發炸膛,從而直接解決掉一整個炮組的人。

    所以早期使用臼炮和榴彈炮的炮組成員在西方被戲稱為距離上帝最近的人。

    一直到木質引信和木質軟托被發明出來之前,開花彈都是極其不穩定的戰場殺手,不僅會傷害敵人,還會傷害自己。  

    所以不僅僅是同時期的清軍不喜歡使用,歐洲人也同樣不喜歡使用。

    木質引信和木質軟托在美國南北戰爭時代大放異彩,而在此之前,它們就已經出現了,目的是增強大口徑榴彈炮的閉氣性,增大榴彈炮打開花彈的射程,同時增大開花彈的威力。

    所謂的木質軟托,就是在球形開花彈底部裝上一個同樣形狀和炮膛內徑契合的木塞,用鐵片將木質軟托和炮彈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給炮彈尾部加裝上木質軟托除了可以有效密封氣體外泄外,還可以在發射時對開花彈起到一個緩衝作用。

    而且發射出去的開花彈由於木托的原因會造成頭重尾輕的「羽毛球原理」,形成自穩結構,使得彈道更精確,射程更遠一點,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膛線的作用。

    同理,這種木質軟托也可以使用在實心彈上,讓實心彈擁有更遠更準的射程,增強威力,在開花彈不能擁有足夠的威力之前,增強實心彈的威力一樣很好。

    開花彈要增強威力,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化學基礎,就目前來看,條件尚且不具備。

    雖然蕭如薰看著徐光啟他們東搞西搞的似乎搞得有聲有色,但是進展卻並不明顯。  

    很多時候,蕭如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給他們提供研究方向和最終結果,至於過程,還要看這些專業人士自己的。

    軍工部火器部門集中了六百多名火器專家,是目前大秦最強的火器研究陣容。

    蕭如薰有理由相信他們能做到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算形成不了大批量量產,至少先打個樣,搞出標準來。

    也正是因為這樣,蕭如薰在觀察火炮試射的時候,忽然想起了木質軟托這個東西,於是找人來繪畫出他記憶中的木質軟托,將圖紙交給了徐光啟,告訴徐光啟先做出幾個能配合紅夷大炮發射的木質軟托出來。

    徐光啟看到了這張圖紙,頓時想起了他的光啟式燧發銃所使用的子彈的原理和這個木質軟托的原理一樣,一拍腦袋罵自己沒有聯想到一塊兒去,立刻照做。

    不過看著圖紙簡單,真的要做出來卻並不簡單,如何讓這個木質軟托能契合炮彈,還能完美契合紅夷大炮的炮膛。

    這都需要精確的測量和計算,多虧了蕭如薰在緬甸交給他的尺寸式的遊標卡尺,測量計算似乎並不是難事。

    花了七八天的時間,徐光啟帶人弄出了五枚連接了木質軟托的實心彈,開始了第一輪試驗。  

    為了確保安全,負責安全的人將他們安排到比較遠的地方,然後安排了幾名炮手負責嘗試發射。

    結果火炮炸膛了。

    四名炮手無一倖存,全部被炸得血肉模糊,而這顯然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事故。

    在緬甸,就有無數次出現這樣的事故,因為實驗事故而死的緬甸研究人員足有五十六人,後來蕭如薰才改為戰俘或者死刑罪犯代為進行實驗。

    但是讓這些傢伙進行實驗也挺危險,因為怕他們暴起發難,用手中的火器做些什麼,所以後來還專門安排了拿著光啟式燧發槍的士兵全程嚴格監視,稍有不對勁立刻開槍擊斃。

    因為有這樣的風險,所以這一次徐光啟還是安排了專業的炮手來幫忙做實驗,結果一次實驗下來人鬼殊途。

    事故之後,徐光啟立刻上請罪表,然後組織人手對木質軟托的尺寸進行改進,對邊緣進行一定程度的打磨。

    他很清楚一定是木質軟托沒能發射出去導致火炮炸膛的,問題就出在軟託身上。

    蕭如薰得知之後,下旨斥責徐光啟,說他不把將士的性命當作性命,明明可以用死刑犯和戰俘來代替,偏要選擇炮手,現在好了,四個炮手因故身亡,他可怎麼對他們的父母交代?

    一筆撫恤金髮下去,還有一些優待政策給了這四名士兵的父母家人,還給了軍隊一些補償,算是穩住了軍隊和軍工部之間的關係,否則炮隊都要帶人來軍工部鬧事了。

    蕭如薰下旨,讓徐光啟以後實驗的時候一律採用死刑犯或戰俘,用手持光啟式燧發銃的士兵嚴格監視,一旦發現不妥立刻擊斃,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再讓將士枉死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8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