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7頁

    袁黃白了蕭如薰一眼:「你以為白手起家那麼容易?雲南沐氏經營雲南二百年,一場戰爭就把雲南打的疲憊不堪,雲南尚且如此,更何況這片蠻荒之地,你把原住民都給幹掉了,還要遷移民眾過來,可又有多少人願意到這個蠻荒之地來?」

    蕭如薰開口道:「先和內地里那些受災的地方聯繫,流民始終是問題,不把流民的問題給解決掉了,地方官府也就有問題,這些流民隨時隨地都能變成強盜土匪和反賊,要是哪裡被流民給盯上了,地方官府肯定是最頭疼的,如果那個時候咱們找上去,他們一定會和咱們合作。這段時日我也在打探內地的消息,關中之地遭了災,四川雲南也有地方遭了災,河南山東之地,也有地方遭災,總而言之,這些年大明是天災不斷,天災之後就是人禍,豪強兼併土地,大批流民流離失所,這些可都是移動的隱患,他們那裡人滿為患,咱們這裡千里曠野就是沒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豈不妙哉?」

    袁黃細細一想,覺得也是。

    「這樣說倒也沒錯。」

    蕭如薰笑了笑,開口道:「所以啊,我就寫了奏摺給朝廷,說,你們正在煩惱流民沒地兒放,怕造成流民造反事件,沒關係,到我這兒來,我這兒缺人,你們那兒有多少來多少,我派船去接,咱們各取所需,你說,京城裡的那些大老爺們會不會高興?」  

    袁黃沒說話,瞧著蕭如薰,忽而笑了出來。

    「你這奸詐狡猾的蕭季馨!」

    蕭如薰說的沒錯,京城裡的大老爺們正在為各地流民激增,社會治安出現極大隱患的事情而感到焦頭爛額,眼瞅著秋天來了,冬天不遠了,天氣越來越冷,這些流民的死亡那個概率也越來越大,一旦有些流民知道自己得不到救助必死無疑,心一橫揭竿而起,那事情就鬧大了。

    奈何國庫沒有銀子,倉庫沒有糧食,他們一點辦法沒有。

    其實不是沒有銀子,也不是沒有糧食,這些官員的私家倉庫里,銀子堆成山,糧食放成海,天天大魚大肉綾羅綢緞,這些銀子糧食哪兒來的?還不都是從大明朝身上撕扯下來的?你問他們要?那不就和要了他們的命一樣?他們怎麼可能交出來?就算是皇帝親自去求,也不可能,除非學李自成,拿夾子夾爆他們的狗頭,才能把那數千萬兩銀子給摳出來。

    但是朱翊鈞是不會那麼做的,王錫爵也不會那麼做。

    此時此刻,王錫爵盯著蕭如薰的捷報奏摺,心裡是忍不住的激動和驚訝。

    蕭如薰又贏了,三個多月,花了十多萬兩銀子,把緬甸給滅了,賊首莽應里殺死,全族夷滅,斬首七萬有餘,不僅滅了緬甸,還大漲大明聲威於南洋,促成了二十多個小國集體入貢,重新加入大明的朝貢體系。  

    這個蕭如薰,就沒有他贏不了的戰爭,連著三戰三捷,斬首數量累積十多萬,直逼大明開國將領,把大明北邊東邊和南邊的問題都給解決了,還重立大明聲威,大明的威望大漲,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緬甸徹底完蛋,大明十多年的邊疆之患不復存在,雲南安全了,緬甸的千里之地歸屬了大明,大明朝的國土範圍一支可以延續到南邊的海邊上,開疆拓土,拓地千里,是為大功一件。

    還沒來得及宣洩戰勝的快感,兩件事情就擺在了王錫爵的面前,亟待解決。

    第一件,蕭如薰主動請求待在緬甸,理由是穩固地方,避免賊兵死灰復燃,為大明守住南疆,因此,蕭如薰請求設立緬甸軍鎮,以他為鎮守軍官,世鎮緬甸,為國戍邊。

    第二件,考慮到緬甸初下,也不是神州領土,沒有漢民,若要久守占據,則需要大量移民填充,方能將此處變為大明的永久國土,蕭如薰請將各地流民轉移到緬甸居住,為大明減輕負擔也為緬甸獲得勞動力,加快開發程度——他從當地人口中得知緬甸有銅礦,雖然不知道大不大,但是肯定有,他希望開發銅礦,獻給皇帝。

    兩件事情擺在王錫爵的面前,使得王錫爵大喜過望。

    真是剛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來了。  

    他正在為各地流民數量激增,官府層層告急的問題而煩惱,蕭如薰直接就請求將各地流民安排給他,讓他帶到緬甸去安頓,開墾荒地,探明礦藏,以開發當地,使大明永久據有這塊領土。

    別的不說,就沖這個銅礦,王錫爵就不能拒絕這個誘惑,更別說那些大負擔大包袱,可以一股腦的甩給蕭如薰,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該死的政治啊

    王錫爵大喜之下,召集了兵部戶部尚書還有內閣的其他成員一起來開會,公布了這個消息,把蕭如薰的捷報給他們看,看完之後,楊俊民長舒一口氣,石星長嘆一口氣,趙志皋微微搖頭不言不語,張位則感嘆道:「蕭季馨不愧良將,深明朝廷之意也,此計,不失為以退為進之策。」

    大家的意思,蕭如薰早就知道了,他不是傻子,他也有自己的交際圈,對朝廷的一些風向標,他清楚得很,所以朝廷讓他打緬甸他就打緬甸去了,打完緬甸之後也就不回來了,他知道自己立下大功,朝廷官員不歡迎他回來,所以乾脆就自己提出不回來,擔心緬甸賊人死灰復燃,請求永鎮緬甸,不回來了。

    聰明人啊!

    張位就是這個意思。

    楊俊民則是著重看到了蕭如薰請求流民填充緬甸的建議,幫大明解決流民的問題,還能填充緬甸的人口,讓緬甸加速發展起來,成為大明新的領土,不失為一石二鳥之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