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頁
如果這還不保險的話,在軍中以掃盲和處理軍中財務法務為名加入大量的「文書」一職就是神來之筆了。
很多武將還不自知,只有極少數聰明人知道皇帝是如何利用文書教導士兵們識字的機會給他們洗腦給他們植入忠於蕭某人的思想的,建國之後,則改為了忠君愛國思想。
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和大環境的影響之下,每個士兵都不由自主的成為了這樣的人,軍隊成為了一個大熔爐,每一個進來的人都成為了一樣的人。
李如梅和李如樟沒那麼聰明,沒意識到皇帝的手腳。
李如松比較聰明,但是沒在緬甸時期接觸蕭如薰,對此也不是太了解。
李成梁足夠聰明,可是年紀大了,膽子小了,在大清洗時期直接被嚇破了膽,不敢妄自揣測。
只有建國之後急流勇退的人才真正看出了蕭如薰過去做了什麼,現在做了什麼,未來還將做什麼。
但是有什麼用呢?
這樣一個大熔爐的火一旦點燃,相要熄滅就沒那麼容易,蕭如薰用了五年的時間點燃的熊熊烈焰是那麼容易熄滅的嗎?
這把大火不僅將軍隊鍛造成了一塊精鋼,讓華夏神州浴火重生,這熾熱的溫度還將大秦周邊所有國家的不臣之心給灼傷了。
不臣之心越強烈,被灼燒的就越痛苦,直至死為止。
眼下日本的京都城就是在這熾熱的火焰的灼燒之下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的。
裡面人出不來,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以為裡面有秦軍,外面的人以為外面有秦軍,裡面的人覺得外面是安全的,外面的人覺得裡面才是安全的。
到底哪裡是安全的?
到底哪裡才有生路?
李如松深吸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沒有哪裡是安全的,從大秦皇帝盯上你們開始,你們就再也沒有安全兩個字可以說了。
京都城的毀滅,日本的毀滅,可以說從今日開始,但是也可以說早就開始了。
不過不論如何,真正完成這決定性的一擊的,是李如松。
是我李某人!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秦軍入京都
隆武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李如松下令全軍進擊無差別攻擊一切的命令的時候,正好是京都城內外難民激戰正相當激烈的時候。
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這不知怎麼的就變成了一場內外城的對攻戰,城外的人用各種工具撞擊城門,而城內的人則搜刮各種武器從城牆上殺死城外的人。
也分不清敵我了,也分不清戰鬥的原因了,就是這樣戰鬥而已。
李如松下令軍隊製造爆炸聲,給城外的難民以巨大的驅動力,驅動著他們想方設法的要進入城池裡面,也驅動著城內的人拼命的想要進入城外,城內城外一片混亂,根本分不清敵我。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只有極少數人選擇了離開京都城繼續逃難,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繼續莽撞的在這裡浪費時間。
巨大的恐懼之下,人的視野會變得相當狹小,只看的到眼前的事物,而看不到其他的東西,更不可能進行理性而又縝密的思考,只知道從眾,隨大流,遵從本能的召喚。
李如松知道,時候到了。
兩萬鐵騎厲兵秣馬,李如松下達了格殺勿論令。
從沿途城市的武庫里李如松繳獲了不少攻城器械,如今已經具備了將完全亂掉的京都城輕鬆拿下的條件,只要更加輕鬆的驅散城外的人們,讓城內的人嚇到肝膽俱裂不敢抵抗就可以了。
之後,這座城池將會成為李如松的獵場,想殺誰,就殺誰。
當然皇帝不允許軍隊破壞京都和奈良兩座城池,說這裡有不少唐朝古蹟,值得保護,這倒讓李如松有些遺憾,但是皇帝的命令是絕對的,李如松不會也不敢違背皇帝的命令。
鐵騎奔馳,戰馬嘶鳴,戰鼓隆隆,戰號嘹亮,秦軍的衝鋒開始了,面對這些手無寸鐵的喪失理智的平民,李如松等人充分的感受到了北虜南下襲擊中原漢民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面對手無寸鐵且失去防禦能力還身處平原地區的人,哪怕是新兵蛋子都能將之輕而易舉的殺死,還不只是殺掉一點點,而是殺掉很多很多。
秦軍鐵騎分做數列齊頭並進,像是幾支離弦而出的利箭一般穿插入了難民群落,難民數量極多,遍布京都內外周邊,只要縱馬奔馳揮刀劈下就能帶走無數人命,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猶豫。
這支騎兵大多數都是新兵,大秦立國之後建立起來的騎兵隊伍,並未實際上過戰場和敵人拼殺,此番隨著李如松遠征倭國,目的就是練兵,用弱小的敵人和平民來餵養自身的殺氣。
而在此之後,這支騎兵將會面對最為強大的對手,那些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
他們每個人都知道皇帝陛下的雄心壯志,知道皇帝陛下想的是什麼,知道皇帝陛下要做什麼,他們自己也知道,如果可以完成那樣的功績,他們必然會隨著皇帝陛下一起得到後人永久的敬仰。
自商周之際就存在於華夏北境周邊隨著華夏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華夏的延續而延續,就像是某種詛咒一般陰魂不散,給華夏帶來了無數劫難和死亡的北虜,大秦皇帝陛下決定傾舉國之力一舉解決他們。
皇帝陛下要把北虜殺的連種都不勝,要把北虜殺到徹底的滅亡,乾脆的滅亡,再也不能成為華夏的危機,使得北虜這個詞語都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