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頁
沒有糧食,再強的軍隊也沒有戰鬥力,更何況蕭如薰麾下的軍隊一直都是大明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強行和蕭如薰開戰,還是在漢中那種多山的崎嶇地方開戰,騎兵的威力也根本無法展開,他有什麼優勢?
再說了,李如松的表態還不夠他參考的嗎?
李如樟明白自己遠不如自己的兄長,連兄長都不敢參合的事情,他還敢參合?
思來想去,李如樟決定和李汶虛與委蛇,出工不出力,用各種方法拖延行軍時間,反正李汶讓李如樟自己帶兵走褒斜道,那麼只要進入褒斜道了,怎麼走,怎麼前進,不還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汶自己帶人走連雲棧道,他還能遙控自己不成?
李如樟很快就決定這場戰爭自己的行動走向。
杜松顯然不明白李如樟的想法,他只是單純的想戰鬥,要和他說明一些事情現在有點複雜,還是等進了褒斜道之後再說,現在就先忽悠他。
「此戰,需要我們進入褒斜谷道和叛軍戰鬥,我軍多為馬軍,擅長馬戰而不擅長山地戰,若是驟然進入山地作戰,恐怕大軍會多有不習慣的地方,所以我想,我們可以走慢一些,讓士兵多多適應崎嶇地形,這樣更利於作戰。」
杜松皺了皺眉頭,沒聽明白李如樟的意思,覺得這個解釋有點牽強,明明走在關中大地上,算什麼崎嶇?
不過看到李如樟不耐煩的表情的時候,杜松也就明智的沒有繼續多問了。
這種氣氛他還是能稍微理解一下的。
十一月初八,李汶帶領牛秉忠和四萬軍隊抵達了寶雞,鞏固城防取走糧秣之後,繼續南下至大散關。
同一日,李汶的先鋒軍隊已經抵達了大散關進入陳倉古道,他們要率先進入谷路里為主力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索敵之類的,雖然探子走的更遠,不過眼下他們還不知道有沒有埋伏在前進的道路中。
他們的路線是越過散關走陳倉古道至鳳縣,再從鳳縣布上連雲棧道,過廢丘關和柴關之後抵達留壩,再從留壩南下直抵漢中。
道路險峻,不好行走,糧秣運輸困難,李汶只能盡力而為,比如下令每名士兵自行攜帶三天口糧,減輕車馬負擔,軍馬也要負責馱帶糧食和水,跟在散關附近尋找了熟悉道路的嚮導為大軍帶路。
相比之下,杜桐所走的路線就要稍微輕鬆一點,雖然路途更遠,但是沿途有不少河流可以利用起來,可以使用船隻運送糧秣,大大減輕軍隊的負擔,說不定他們走起來還要更快一點。
至於李如樟所部走的褒斜道,從眉縣起步南下,也是要經過留壩的,簡單來說,抵達留壩之後,完全可以順著連雲棧道走同樣的道路南下,雖然難度一樣不小。
對於擅長草原征伐和馬戰的西北邊軍來說,這的確是一次很巨大的考驗。
只是李汶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寄希望於邊軍相對強壯的身體了。
畢竟眼下軍隊缺糧,若不儘快攻取漢中收復四川得到糧食,軍隊會不會繼續聽話就很難說了,畢竟老話說得好,皇帝不差餓兵,不給軍隊吃飯,軍隊可不會和那些流民一樣乖乖餓死。
當然流民也就不一定會乖乖餓死。
十一月十日,李汶率軍抵達了散關,稍作整頓之後,他親自率領主力進入陳倉古道,開始往鳳縣前進,而就在同一日,馬千乘和秦良玉得到了來自於麻威的信件。
麻威希望藉助熟悉地形且善於山地作戰的白杆兵的協助,所以希望馬千乘和秦良玉可以帶領他們的白杆兵北上漢中協助他們對抗三邊總督李汶的進犯。
麻威許以錢財的好處,同時表示可以為他們向蕭如薰請賞,只要他們來了並且立下戰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軍職,比如奏請皇帝任命馬千乘為四川總兵之類的。
信里還說蕭如薰眼下已經封鎖了西北軍和朝廷的糧食來源,朝廷和西北軍都已經面臨無糧可用的情況,只要扛過這最後一波來自於李汶的瘋狂,沈一貫朝廷必然覆滅。
大家都是有功之臣。
馬千乘接到書信之後立刻和秦良玉商議起來。
「咱們要不要前去?」
秦良玉看著書信看了許久,開口道:「蕭如薰的進展,其實我也派人四處打聽消息,得到的消息差不多,蕭如薰已經占盡了優勢,把四川和京杭運河一封,朝廷就面臨糧食短缺的困境,這幾年北邊的收成一直很差,朝廷沒了江南和四川,一定缺糧。所以,麻威說的並不是假話,至於蕭如薰打敗沈一貫入京之後會做什麼,我們是不能預測的,只是如果我們支持蕭如薰打了勝仗,一定能得到一些好處,眼下朝廷勢頹,就算我們支持朝廷也無濟於事,但是到底是觀望還是支持蕭如薰,夫君,就要看你如何決斷了。」
秦良玉還是相當尊重丈夫的看法的,馬千乘也不是什麼沒有主見的小男人,拿出麻威的信看了許久,略有些猶豫。
「這些年來,朝廷待我不薄啊……」
這句話一出口,秦良玉已經知道了丈夫的想法。
觀望的話,只能一直待在這裡,無功無過,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了,但是如果孤注一擲相助蕭如薰的軍隊,如果戰勝,到時候論功行賞也能有大的突破不是?
朝廷待我不薄,就是馬千乘最後的心理障礙了。
「無論夫君做出何種選擇,我都支持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