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他們在短短的時間裡把朝鮮鑿了一個對穿,創下了戰爭史上一個相當出彩的戰例,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場「閃擊戰」,為他們日後的徹底敗亡埋下了伏筆。
於是蕭如薰根據這份珍貴的情報,在這幅朝鮮全圖上畫了幾條線。
這是他前世每次戰鬥之前養成的一個習慣,按照敵軍前進的路線徐徐推斷敵軍的目標和可能使用的戰術,然後做出對應的策略,絕不貿然出兵迎敵。
第一條線和小西行長的行軍路線,一直到漢城為止,第二條線是加藤清正的行軍路線,一直到漢城為止,目前的情報只能到此為止。
接下來的情報里,探子只給出了兩支部隊一支往西北一支往東北而去,沒有具體的消息,情報就沒有更多了,探子更無法探明這兩支軍隊的實際數目,只是推斷人數不會太多,否則無法競速趕路維持秩序。
蕭如薰很清楚,這成了明軍入朝第一敗的主要誘因之一的輕敵!第二個誘因是情報不足,以及負責擔任嚮導的朝鮮人內部出了岔子。
朝鮮人再蠢再無能,也不會被日軍用區區幾千人從釜山打到漢城而不去反抗,就算是路上的義軍都能吞掉這幾千日軍好嗎?怎麼可能只有幾千人?遼東軍的自大和被誤導,是明軍首敗的原因,如果換作蕭如薰率軍入朝,這一戰,他根本就不會動用騎兵,要動用也不是用遼東軍,而是努爾哈赤的騎兵!
努爾哈赤自己上書明廷請求率兵入朝助戰,這是他自己找死,結果因為朝鮮人的反對而作罷,一直讓蕭如薰相當不爽,這一次,如果有機會,蕭如薰一定會拉著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騎兵一起進入朝鮮!
天賜良機不取,必為其害!
第五十八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
很快,蕭如薰就分析完畢,把自己的分析結果展示給了朱翊鈞。
「陛下請看,這是目前所知的情報里臣所匯總出來的所有信息,臣以為,此戰若大明加入,進攻日軍,則日本必敗,大明必勝。」
朱翊鈞聞言笑道:「沒人會說大明會輸,你且說說原因。」
「首先,日人從釜山登陸,再到兩路進軍攻打到朝鮮王都,一共費事十九天,將整個戰線拉長到了朝鮮全國一半的地步,這就會讓日軍的後勤補給陷入困難,而且縱觀朝鮮地形,多山,多小道,能通行大軍的道路就那麼幾條。而日軍也正是控制了這些交通要道,就往前繼續推進,把朝鮮正規軍打垮,如此快的進軍速度,臣猜測日人一定是打下一座城池立刻就走,根本不去管城池周邊的居民地,根本不注重控制地方。這些交通要道的周邊,散居著無數朝鮮民眾,一旦日軍進行殘暴行為,必將激起朝鮮民變,朝鮮人必然會在這些地區結成民兵,到處襲擾打擊日軍交通要道,甚至切斷之,使日人糧秣運輸補給陷入困局,前線軍隊一旦缺糧,而又無法從當地獲得足夠的糧食,便不能繼續前進,乃至於撤退,日本國小,資源不足,一旦出兵過多,後勤必將崩潰。日人看起來兵鋒銳利不可一世,實際上早已奠定敗局,出兵越多,後勤壓力越大,若不能就地取材補給,必將斷糧,國內也會因此而陷入危局,時間越久,日人敗面越大,總而言之一句話,從他出兵之始,就註定敗局!」
「他當然會敗!」朱翊鈞神色傲慢的撇著這幅地圖:「方寸之地,蕞爾小國,也敢撩我大明虎鬚,豈非夜郎自大?蕭如薰,假設日人出兵十萬攻打朝鮮,你要多少兵馬才可剿滅日人,揚我國威?」
「如果日人出兵十萬,臣,需要四萬戰兵,如果日人出兵超過十萬,臣至多需要五萬戰兵。」
蕭如薰毫不猶豫的報出了這個大概的數目,日本第一次侵朝出動了十五萬左右的陸軍和九千海軍,算上運送糧秣和修理戰鬥器具的民夫,大約有二十萬人左右,如果可以得到大明和朝鮮海軍的相助,蕭如薰完全有把握在朝鮮把這二十萬人全部留在朝鮮,讓豐臣秀吉直接氣死,沒有第二次進軍的可能。
「太祖時,有人說日本民不過百萬,兵不過十萬,二百年過去,日人想必也有人口增長,真要全國出動,怕二三十萬兵也還是拿得出來的,如果日人出戰兵二十萬,你也只要五萬戰兵嗎?」
朱翊鈞挑起了眉頭,他不喜歡吹牛的人。
「如果日人出戰兵二十萬,那就要看看臣領兵打到他們面前時,他們還有多少人沒被餓死,臣有大明作為依靠,無需擔憂糧秣,而日本,蕞爾小國,兵越多,敗得越快!隔斷朝鮮、對馬海峽,則日人生機立絕!」
蕭如薰斬釘截鐵地說道,他倒不是說這樣就相信朱翊鈞會任命他做主帥進攻朝鮮,明前期以公侯伯領兵出戰的制度已經被文官集團撕的粉碎,一旦出兵,一定是以文官作為主帥,武將只能為其輔助,蕭如薰無論如何也拿不到主帥的位置,至少現在來說的確是這樣。
蕭如薰甚至有理由相信皇帝還是會派遼東軍先期入朝,遼東軍自己都會要求先期入朝,因為這場戰爭從始至終,豐臣秀吉都沒有一絲勝算,大明的勝利是必然的,只是戰果多少耗時多久值得商榷而已。
但是加深皇帝對自己的印象,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等到事情的發展真的如自己所料,皇帝必然會相信自己的話,以自己作為主將率兵入朝。
萬曆皇帝一輩子幹了不少荒唐事,卻從未在軍事行動中遙控指揮干涉前線,一旦被他信任的統帥就會得到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支持,任何彈劾都會被留中不發,三大征的勝利少不了萬曆皇帝這種用人不疑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