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頁
聽到張如鐵終於答應了,徐教授跪下去的身體終於陡然一沉,像一個突然泄了氣的皮球,瞬間就癟了下去。劉東胡八一兩人見這架勢,趕緊將老爺子從地上扶了起來。
北佬孫跟王館長連連搖頭,張義滿跟侄兒張如鐵兩人是瞅著中間人孫教授,特別是張如鐵一臉撓腮胡看著孫教授,這架勢就好像要把他給生吞活剝了一般。
“咳咳……這,這可不關我的事。”
孫教授眼神躲閃著,連連想要撇清自己與徐教授剛剛那番舉動之間的關聯。而張如鐵這貨,直接看也沒看他,而是盯著一旁剛剛坐下來的徐二爺。
“不是有事情要我幫你嗎?這會兒說吧。”
這回,張如鐵倒是難得的乾脆。
“好,那我可就說了。”徐教授心中暗喜,這傢伙終於是答應自己了。
“其實,老夫之所以老來從教,並當上這麼個藏文化研究者,無外乎跟當年老夫歸隱有關。”
喔……聽到這裡,眾人無不再次擦亮了眼睛,仔細盯著這老頭,看樣子,很有意思啊!
“當年,老夫縱橫江南八省,馳騁整個兩湖綠林的時候,無意間在洞庭湖邊撈到一口懸棺,這裡頭葬的竟然是一個來自藏區的喇嘛。”
“洞庭湖在兩湖相交一代,按理說,洞庭懸棺在歷史上確是出名,不過這裡頭埋的大多為當地漁民散戶,怎麼會有喇嘛呢?”
王館長看著徐二爺,有些不太相信道。
“老夫也想不通這裡頭的原由,不過,後來問了當地幾個土夫子,他們倒是給出了答案。
這洞庭湖一代,歷來為南北九省通衢的大要道,在宋元明清四朝,往來於洞庭湖的販夫走卒,商船佃戶,多數要路過這洞庭湖。而我們從後來陸續找到的洞庭懸棺來看,確定他們(土夫子)說的十分在理。
洞庭湖上的幾座孤島之上,那些懸棺主人,一些是當地人,一些則是外來的,在明清時期,藏傳佛教在內地得到傳播,所以,出了具喇嘛遺體,其實也不算什麼。”
“這喇嘛圓寂了不是要進行天葬嗎?要不就是直接火化,怎麼還整成了懸棺掛在島上了。”
這回輪到劉東疑惑了,他在**當工程兵的時候,見到那邊的喇嘛和尚,圓寂之後,大多數都是要送到天葬台上,由一位持戒喇嘛把這些圓寂的喇嘛遺體進行餵鷹處理。
而火葬的話,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了,這裡根本不用一一列舉。
“那是一名年輕的喇嘛,圓寂的時候最多不過三四十歲,他圓寂的時候,周圍就他一個人,當地人好心,所以匆匆為了收殮了一副棺材,就把他葬在湖中孤島上了。”
王館長點了點頭,接過徐教授的話說道:“這我知道,洞庭懸棺,有很多都是無人認領的,幾百年前的洞庭湖上,往來於湖面的來往客商很多。那些孤島上的懸棺,其實就是為了方便他們的家人朋友找到他們的遺體,然後把它迎接回去。”
第552章 機緣巧合
“那好,二爺,你還是繼續說說哪個喇嘛的事情吧!”
很顯然,王館長對徐二爺提出的要求也很感興趣。
“恩,那個年輕喇嘛在臨死的時候,身邊隨身有本經卷,上頭道出了他的來歷,原來他是一個到內地傳播佛法的加持僧人。本來是路過洞庭湖,不過他是初次到達內地,犯了熱疾,估計就是我們所說的熱傷風感冒之類的。總之,這喇嘛就這樣迷迷糊糊去世了。
按理說,死了個喇嘛也不算什麼,可是,在那喇嘛的經卷日記裡頭,說明了他的來歷跟教派,這才是老夫所震驚的問題。
這喇嘛俗家名字叫做仁則多吉,是一個紅教弟子,而他們的祖庭就在現在的納木錯一代。據他經卷裡頭講,他們紅教祖庭是建在一座雪山邊上。寺廟的下邊,有他們鎮壓邪靈的神宮。”
“神宮?”
聽到這,胡八一立馬反應了過來。他吐了口氣,略一沉吟道:“當年在藏區當工兵的時候,我們倒是無意間到過一處叫崑崙神宮的地方,那裡頭還出現了一座九層妖塔。不知道師父你說的這個神宮,跟我們遇到過的是不易一樣。”
“啵!”
胡八一剛把話說完,立馬便遭了徐教授一個暴栗敲在頭上,而他嘴中則是咬牙切齒說道:“好你個小子,我怎麼沒聽你說起這齣事來過?你竟把這麼重要的一處沒跟我講起過。”
這會兒大家總算是明白了胡八一這二愣子為什麼被他師父敲那一下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呀!
胡八一有些歉意並帶著一臉無辜表情回答道:“師父,在您收我跟胖子做弟子的時候,其實這事兒早就已經過去五六年了,我也沒什麼機會跟你說了。那時候,我都還才剛知青下鄉回來沒兩年,王胖子也還在內蒙跟一幫鄉下野丫頭整天打野味呢!”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大伙兒這會兒反倒有些為胡八一鳴不平了,你徐二爺是牛掰,可我在**經歷這件事情的時候,你都還不是我師父不是。而且,這種事情說起來都是可怕難堪的回憶,誰沒事跟你嘀咕這個。
胡八一接著把他在**的各種奇遇跟大家簡單說了一些,說他們這幫人總共十幾個人,最後從崑崙神宮裡頭出來的時候,就他一個人,另外還有一個左腿打殘了的戰友,在這之後,就只能聽到胡八一一個人在那低聲默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