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官渡之後,袁紹病死,袁尚繼位。袁氏實力猶存,曹操急攻不下。郭嘉指出"兄弟之間,權力相併,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提出"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而定也。"
於是曹操退兵,開始向荊州進兵。
袁譚、袁尚見曹操退兵,馬上開始了互相算計。袁譚鬥爭失敗,前來投降曹操。此時曹操軍面臨先攻荊州還是取河北的問題。
荀攸指出:"天下有事,劉表坐保江、漢之間,不敢展足,其無四方之志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數十萬,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勢窮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後觀其變,並滅袁譚,天下定矣。"
可見在曹操的戰略中,荊州並非沒在考慮之中,而是次序問題,主次問題。
辛毗也指出:"袁氏連年喪敗,兵革疲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讒隙,國分為二;加之饑饉並臻,天災人困:無問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滅袁氏之時也。今明公提兵攻鄴,袁尚不還救,則失巢穴;若還救,則譚踵襲其後。以曹公之威,擊疲憊之眾,如迅風之掃秋葉也。不此之圖,而伐荊州;荊州豐樂之地,國和民順,未可搖動。況四方之患,莫大於河北;河北既平,則霸業成矣"。
曹操採納了正確的戰略方針,繼續前進。直到收復并州。並商議西進烏桓。
曹洪等將領認為"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勢窮力盡,遠投沙漠;今引兵西擊,倘劉備、劉表乘虛襲許都,救應不及,為禍不淺",請求回軍。郭嘉極力反對,認為"沙漠之人恃其邊遠,必不設備;乘其無備,卒然擊之,必可破也。且袁紹與烏桓有恩,而尚與熙兄弟猶存,不可不除",以免後患。另外指出"劉表坐談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劉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所以縱然曹操大軍在外、遠離國都,卻不必擔心。
西進之路極為艱難,"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曹操有回軍的打算,郭嘉堅持"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終於破烏桓,袁熙、袁尚逃往遼東。當時天氣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糧,殺馬為食,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條件惡劣之極。
曹操回易州時,郭嘉病死。留下遺書,這就是郭嘉的遼東戰略。
"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
曹操停兵耐心等待。不久,公孫康獻上二袁首級。
至此,北方完全平定。
縱觀曹操的北方戰略,令人嘆服。在曹操這些重要戰略中,竟然大部分時候都需要不攻才能取勝,的確是難以想像。曹操面臨的局面之艱難,對手實力空前的強大,實在是超過了三國任何一個君主,包括劉備。可以說,在戰術層面上,曹操並不比對手強大,也沒有占到很大的優勢。可是曹操有一個強大的智囊集團,進行戰略方面的策劃,這點才是曹操傲視天下的絕對優勢。而曹操本人能夠採納正確的戰略,並且不錯過可乘之機,的確是三國最優秀的軍事人才,更是三國最傑出的君主。
北方安定,接下來就該南下。
曹操輕鬆的得到了劉表荊州,卻遭遇到了赤壁的慘敗,從此三分天下之勢形成,統一天下的戰略功虧一簣。
曹操不是不可能在戰略上實現收復南方的。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賈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回過頭來看,賈詡這個看似普通的戰略,正是符合了不戰而勝的道理,這才應該是正確的戰略。
可惜曹操荊州得來太容易,對自己戰術層面的能力過於自信,已經聽不進去這些勸說了。
我們可以噹噹事後諸葛亮,來分析這個戰略。
當時,為什麼曹操集團的其他戰略家沒有提出這個戰略呢?
首先,在曹操的天下戰略中,荊州並不是最重要的。但荊州是東吳的要害,所謂敵之要地即我之要地。曹操和謀士們都有所疏忽,沒有認識到鞏固荊州的重要性。其次,曹操的謀士們多來自北方,他們熟悉、了解北方的情況,更了解曹操的北方對手,但是對南方的了解就相對不足,他們缺乏必要的"知彼"條件來做出正確的戰略。
如果曹操按照這個戰略執行,留曹仁、滿寵守荊州,並且鞏固荊州,訓練水軍。回軍許昌,開始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另一方面,保持大軍的"引而不發",充分利用"挾天子"的優勢,從政治和軍事上威懾對手,並且開展以外交為主的戰略,等待時機。
而這個時候的南方,最難過的恐怕是劉備、諸葛亮了。劉備軍手頭上只有劉琦那兒騙來的萬餘水軍,而且沒有生存空間。搞不好真的要去投奔吳巨了。
吳蜀聯盟也會徹底不存在。劉備不敢去投靠孫權,縱然可能因為受到曹操的威脅,劉備和孫權會有結盟關係,但此時此刻,占據聯盟地位主導的必然是孫權,孫權和部下如周瑜、張昭等人都清楚的知道劉備是"虎",不能收為己用就要除掉。只要曹操不進攻,使得孫、劉同盟的基礎不存在,劉備根本沒法從孫權這兒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