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畫外音:
具備雙重身份,腳踏兩隻船,既是太平公主的優勢,但同時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這種狀態不穩定,終非長久之計,太平公主繼承了母親武則天的智慧和性格,又通過耳濡目染,學會了武則天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權謀,那麼,面對李武兩家,聰明的太平公主,會傾向於哪一家呢?
蒙曼:
咱們要想知道,太平公主屬於哪一方啊,咱們就得看一看,在這一個時期太平公主都參與什麼政治活動了?太平公主在這個時期,參與的政治活動一共是三件,第一件是在聖歷二年,也就是公元的699年,這一年武則天召集太子李顯,相王李旦還有太平公主,以及她的侄子武三思,另外一個侄子,也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還有一個侄子武攸寧,召集這麼六個人,讓他們一起到明堂來,跪在地上,跪成兩排,對天發誓,發誓的內容是什麼呢?就說這兩家以後永遠和平共處,互幫互扶,誰也不拆誰的台,發完誓之後呢,她還把他們這個誓言,給寫到鐵券之上,就是刻到鐵板上,把這個鐵板珍重地,收藏到了當時的國家最高檔案館史館之中,這是太平公主參與的一件大事,那咱們說,這件事它有意義的地方在哪兒呢?它的意義,也是它最好玩兒的地方,就在於太平公主和他的丈夫武攸暨,雖然是一家人,但是這時候啊,眼看著他們分成了兩個陣營,在武則天心目中,太平公主那是屬於李家這一邊的,而她的丈夫武攸暨是屬於武家這一邊的。雖然他們是一家,但代表的恰恰是兩個陣營,這說明啊,在武則天的心目中,太平公主還算李家人,這是第一件事。
那麼太平公主在這時候參與的第二件事是什麼呢?第二件事是在長安二年,也就是公元702年,這時候太平公主和她的哥哥太子李顯,還有相王李旦,三個人聯合給武則天上表,要求武則天封她最寵愛的張昌宗為王,那這時候呢,其實武則天已經從洛陽遷到長安去了,看起來武則天是想要在長安,把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李顯,可是雖然武則天表現了回歸李唐的態勢,可是二張兄弟在政治上的力量不可小視,如果說他們這兒,惹出什麼麻煩的話,可能導致政治上不穩定因素的增多,因此李顯、李旦,和太平公主三兄妹,這次聯合上表,其目的就是為了討好這個張昌宗,藉助討好張昌宗,再去討好武則天,讓武則天趕快定下接班的事,就別再猶豫了,這件事也是在歷史上,李顯、李旦、太平公主,這李家三兄妹第一次聯合行動,那說明在太平公主自己的心目中,她也應該是跟兩個哥哥站在一起的,她自己也明確了自己的歸屬,太平公主參與的第三件事呢?就沒這麼好玩兒了,也沒這麼輕鬆了,她不是主動參與的,是被動捲入的,是什麼事情呢?是在長安三年,公元的703年,這張昌宗他就狀告當朝宰相,同時也是太子李顯手下的一個官員,叫做魏元忠,說魏元忠和太平公主的情夫,叫做高戩,兩個人在那兒一塊兒議論,說皇帝已經老了,我們不如侍奉太子長久一點,什麼意思呢?當時的皇帝還是武則天,說武則天老了,這時候呢,我們不如跟著太子做打算,以後前途更光明一些,這事兒呢,看起來矛頭是指向了魏元忠和高戩兩個人,可是誰心裡都明白,他們背後指責的對象是太子李顯和太平公主,張昌宗這麼一告狀,等於就跟武則天明示了,你的兒子李顯和女兒太平公主,這兩個人想要聯合反對你,那這事兒說明什麼問題呢?這事說明啊,在政敵的心目中,太平公主也是被算成李家人的,她這個身份非常明確,那咱們把這三件事結合在一起看,就能得出結論了,雖然說太平公主第二次婚姻嫁給了武家,雖然她從第一次到第二次婚姻的轉折,是以脫離李家,融入武家為旨歸的,但是在關鍵時刻,她還是被各方力量,視作是李家的女兒,而不是武家的媳婦,這其實呢,有唐朝的這個時代背景的因素,因為在唐朝啊,女兒仍然被認為主要應該從屬於父親,而不是丈夫,從屬於父親那是她們的先天身份,這是終生不可改變的身份,所以太平公主在最關鍵的時刻,被認為是李家人了,當然做李家人,也是太平公主本人的選擇,那麼太平公主這個選擇,對於當時的時局可是至關重要,這對於李家的實力提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李家呢,當時正在籌劃著名一個大的陰謀,什麼陰謀呢?這個陰謀就是我們在《武則天》系列中所講過的《神龍政變》。
畫外音:
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聯合太子李顯等人發動兵變,殺死了二張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復位,這就是“神龍政變”。
蒙曼:
因為神龍年間,武則天已經臥病在床好久了,身邊侍奉的人只有二張兄弟,那這樣的局面讓人太緊張了,無論是太平公主兄妹,還是當時朝廷里的大臣,都非常害怕二張兄弟他們在武則天極端衰弱,甚至是突然死亡的情況下,假傳聖旨,挾天子以令諸侯,另立中央,自己當皇帝,那麼他們不僅怕二張兄弟,假傳聖旨當皇帝,他們還害怕二張兄弟和武家再勾結起來,因為二張兄弟,雖然和武家也有矛盾,可是到武則天晚年,武家的一個侄子叫做武三思,和二張兄弟勾結得特別緊,說張昌宗是神仙王子晉的化身,這個提法就是武三思提出來的,那麼武三思既然這樣說了,這二張兄弟也投桃報李,說武三思就是當代十八高士之首,兩家走得很熱絡,那如果這時候張家兄弟和武家結合的話,傳位方向有可能再次發生逆轉,那如果說傳位方向發生逆轉,無論是傳給二張,還是傳給武家,對於李家這三兄妹來講,那都是滅頂之災啊,所以啊,這時候太平公主兄妹,他們合計來合計去,覺得要想順利接班,就只能是除掉二張兄弟,正好在這時候呢,朝廷裡頭以張柬之為首的一些大臣,他們也覺得二張參政實在是太過分了,整天陷害忠良,無法容忍,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就導演了一場以誅殺二張,恢復李唐統治為目標的神龍政變,這場政變當然提前結束了武則天的統治,對於神龍政變呢,我們在《武則天》這個系列裡面就分析過,這場政變其實是以張柬之等等五個大臣為主導力量,而太子李顯擔任了旗幟,相王李旦呢,率領著他的南衙衛兵維持首都治安,那整個這個過程中,太平公主她發揮了什麼作用?
畫外音:
神龍政變直接導致了大周政權的覆亡,同時也宣告了武則天正式退出政治舞台,而身為武則天心腹,在武周一朝,一直非常得寵的太平公主,又是如何面對朝廷的變故呢?在變故中她會扮演什麼角色?又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蒙曼:
我覺得啊,太平公主當時至少發揮了三方面的作用,哪三方面的作用呢?第一個作用,是監控武則天的動向,武則天的身體狀況如何?她對傳位的態度有沒有改變?這是當時政變一方非常關心的問題,可是他們雖然非常關心,他們還得不到這個情況,為什麼呢?因為武則天不願意見人,好多大臣當時給武則天提議,說“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湯藥,宮禁事重,伏願不令異姓出入”,大臣向武則天提建議,說你這兩個兒子,無論是太子,還是相王都非常友愛,非常孝順,他們足可以伺候你,希望你讓他們伺候你,別讓外姓,就指張易之、張昌宗他們再在你身邊混了,可是武則天聽沒聽這個建議呢?她沒聽,太子和相王這兩個人,常常是一兩個月都見不到母親一面,那其他的大臣想要見武則天就更難了,那這時候在政變一方,誰還有可能經常地接觸武則天呢?其實只有太平公主,為什麼啊?因為太平公主,首先在武則天的三個兒女之中,她一向是最得寵的,從聖歷年間以後,她經常幫武則天出謀劃策,武則天也覺得離不開她,另外還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太平公主她是一個女孩子,她是女兒,女兒就沒有繼承權,不能繼承母親的皇位,那武則天這時候,一看太子和相王來了,這兩個人是要接我班來的啊,咱們想想老年人心裡有這個忌諱啊,一看到這兩個人就想了,我一死,我現在的一切可就是他們的了,這時候呢,對這兩個人就很不看好,不願意看見他們,可是太平公主沒有這個問題啊,所以母親呢,還經常願意跟她聊一聊天,因此呢,在政變集團之中,太平公主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近武則天,也就由此擔任了監控武則天動向的工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那麼太平公主做的第二項工作是什麼呢?她的第二項工作,是監控武家的動向,那咱們說過,當時武家的實力非常強大,雖然說武家最有勢力的那個武承嗣,當時已經死了,但是呢,武三思又崛起了,武三思根據史料的記載,說他善事人,特別善於討好別人,那武則天晚年嘛,一個老太太,最需要就是別人討好,武三思很快把他的姑姑,也是哄得團團轉,武則天晚年是不輕易出門的,但是幾次出門都是到武三思家裡去,那對武則天來講,這叫回娘家,另外呢,武則天晚年的幾項大的國家工程,也都是讓武三思主持的,那現在武則天是老病在床,政變集團他也得考慮啊,武三思這時候有沒有什麼舉動啊?他跟他的姑姑有沒有什麼勾結啊?他的姑姑,也就是武則天,有沒有可能在這時候一糊塗,又忽然想讓他接班了啊?他們也得監控一下武家的動向,那監控武家由誰去完成呢?還得是太平公主,因為太平公主是武家的媳婦啊,她有這麼一個天然的身份,她跟他們走動,這個事情顯得比較合理,那如果說相王就是李旦,或者是太子李顯,這時候也派人去,那人家一看就是諜報人員啊,這是探子,我不能告訴你我的真實動向,太平公主就有可能了解到一些真實的情況,所以呢,監控武家的工作也交給她了,那我們說到這兒,就不得不佩服一下太平公主,當年挑選丈夫的眼光,這個眼光非常準確啊,你看她挑選的武攸暨,眼看著妻子在這兒忙裡忙外,一會兒跟這邊接觸,一會兒跟那邊接觸,他沒有做任何干涉,也沒有把太平公主的動向報告給他們武家的任何其他人,他的不作為,其實就成全了太平公主的作為,這個婚結得非常好,這是太平公主幹的第二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