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畫外音:
如果說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因為爭奪皇位失敗而死,還算是罪有應得的話,那麼上官婉兒的死就太冤枉了,她並沒有當皇帝的野心,而且她在政變之前就對李唐宗室暗送秋波,和太平公主一起起糙過讓相王李旦參謀朝政的遺詔,為什麼這一次她也沒能保住性命呢?
蒙曼:
上官婉兒呢,她面對政變其實是最沉著的,她的沉著來源於她在政變之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了,她做了什麼準備呢?上官婉兒的準備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以智自保,靠自己的智慧來保全自己,怎麼保全呢?就是隨時手握一份所謂的中宗遺詔,一旦李唐皇室造反,這份遺詔就是她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鐵證,就可以為她贏得支持,就可以挽救她的性命,毫無疑問,上官婉兒那是這三個政壇女性之中最聰明的一個了,以智自保絕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事實上婉兒的聰明,不光是我們說的,在當時她的聰明也是盡人皆知,怎麼個聰明法呢?咱們都知道,自從武則天時期開始就是文風大盛,所以唐中宗一朝也是附庸風雅,整天在宮裡頭寫詩,可是偏偏呢,中宗的妻子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都不善此道,這兩個人都不大會寫詩,那怎麼辦呢,她們兩個就都讓上官婉兒來替她們捉刀代筆,那婉兒也絕對是一個厲害人,同時替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等一些人寫詩,寫得都能符合她們各自的身份,而且是文才斐然,當時就傳為文壇佳話,那既然上官婉兒寫詩這麼厲害,所以,當時每次搞這個宮廷賽詩會,都讓上官婉兒去做主裁判,上官婉兒坐在這個裁判席上,手裡就拿著各路詩人呈上來的詩稿,一邊看一邊往下扔啊,隨著這些詩稿像雪片一樣飄下,婉兒頭腦中就已經把這個詩人的名次給排好了,而且每次都排得讓人心服口服啊,所以在當時的地位,那就是一個文壇女祭司。
當時人們對她的這個作用太認可了,當然我們也要清楚,婉兒在文學上聰明,但是她最聰明的地方,還不在於文學,而在於她的政治心機,每次遇到政治變革的時候,婉兒總能夠做到狡兔三窟,左右逢源啊。咱們可以回憶一下,當年在神龍政變之前,婉兒一方面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一方面又是武三思的情婦,同時呢,還通過太平公主跟太子李顯這兒有交往,所以呢,政變結束之後,她搖身一變,馬上從武則天的心腹秘書,又變成了唐中宗李顯的心腹秘書,這是她做的一次左右逢源的事兒,那麼這次唐隆政變之前,婉兒其實還打算這麼辦,她一方面繼續給韋皇后出主意想辦法,在遺詔之中體現韋皇后的利益,同時呢,她又在遺詔之中,寫進去一條讓相王參謀政事,體現出她對李唐皇室的擁護,那麼按照婉兒的如意算盤,就是無論是哪邊得勝,以後她都是有功之臣,還可以接著高升,那咱們就要考慮了,上官婉兒她想得如此周密,為什麼也會失敗啊?為什麼這份遺詔沒有能夠保全她的性命?我想這裡頭也有兩點原因,第一點原因,這一次政變的指揮者,他是李隆基而不是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固然跟太平公主交往很多,跟太平公主的關係也很好,以後政變真結束了,她沒準還可以成為太平公主的心腹,但是她跟李隆基畢竟沒有交往啊,而我們在上集也說到了,對於唐隆政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本來是各懷心腹事的,兩個人都有自己的野心,所以現在李隆基可不願意留下這麼一個聰明人,以後去輔佐太平公主,所以讓他決定的話,那就是殺,這是第一個原因。那麼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第二個原因啊,其實是婉兒聰明過頭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左右逢源,狡兔三窟,固然表現出她的聰明才智,但是呢,也暴露出了她性格方面的弱點,婉兒是一個沒有什麼政治立場和政治節操的人,跟她絕對不能侈談忠誠,但是咱們也要知道,任何一個皇帝,其實都是希望臣子忠誠於自己的,越是有為的皇帝,其實對於臣子的忠誠度要求還越高,那麼現在,李隆基其實他是懷著當皇帝的野心的,他就要考慮了,上官婉兒這個女人,聰明是聰明,可是如果這個聰明不能為我所用的話,那麼我還留她幹什麼,結果呢,婉兒面對李隆基這樣的一個牛人,她手中的遺詔就失靈了,這份遺詔非但沒有成為她的救命稻糙,反而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柄利劍,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那麼我們說了這麼一些,大家會不會想,婉兒這個人是不是就是一個水性楊花之人啊,要不她的政治立場怎麼總在搖擺啊?中國古代有一個說法,叫做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不是有才的女子就更容易沒有道德呢?我覺得啊,這話不能這麼說,我們也不能這麼想,為什麼呢?我們要考慮一下婉兒這種性格,它形成的背景是什麼?上官婉兒她生下來不久,就因為受她爺爺上官儀的牽連,被武則天的強權沒入掖廷,成了萬人之下的官奴婢了,後來又因為武則天的賞識,馬上被抬舉為萬人之上的皇帝秘書,這麼一升一降讓婉兒明白了,她是無從主宰自己命運的,但是,強權可以主宰她的命運,這權力可以讓人死,也可以讓人生,可以讓人賤,也可以讓人貴,這就使得婉兒形成了一種對於權力的膜拜心理,這種心理就使得她拋棄了心目中對於武則天的那種殺父之仇,心甘情願地為有權力的武則天服務,也使得她在武則天晚年,即將失去權力的情況下,迅速地拋棄武則天,轉而去投奔下一個權力主宰者,這是婉兒在非常險惡的政治鬥爭中所形成的一套生存哲學,其實呢,這樣的背景就使得上官婉兒和韋皇后母女有了顯著的,也是本質上的區別了,什麼區別啊?就是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母女,她們投身政治漩渦,更多的是一種主動性的行為,是出於自己的一種野心,可是呢,上官婉兒捲入這個最高權力鬥爭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叫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一個身處高層,自身又沒有任何依傍的宮廷弱女子,她除了隨時俯仰,利用自己的才智自保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
正因為婉兒有這麼一些具體的背景,所以在這三個政壇女性之中,她日後得到的同情是最多的,政變結束一年之後,上官婉兒就恢復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得到了一個諡號叫做惠文,聰明,有文才,另外呢,在李隆基,就是親手殺了她的李隆基,當了皇帝之後呢,還替婉兒把所有的詩文歸攏到一塊兒,給她出版了一個詩集,而且還讓當時的大文豪,也是大政治家張說,替她做序,這個張說在婉兒詩集的序言裡就講,上官婉兒是敏識聆聽,探微鏡理,既有文章之道,又有輔佐之功,對她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才幹作出了由衷的讚美,能夠得到這樣一些死後的讚美,也算是對這個以悲劇收場的曠世才女的一點安慰了。
畫外音:
繼武則天之後,唐朝歷史上,三位叱吒風雲的政壇女性都以失敗而告終,這三位美麗的女性就像曇花一樣,很快就消盡了芬芳,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已經達到了他們最初的目的,對李唐皇室威脅最大的韋皇后已經剷除,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計劃還沒有結束,那麼接下來他們會做什麼呢?
蒙曼:
那麼除掉韋皇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其實唐隆政變的主題部分,就已經算是基本結束了,現在剩下來的工作,就追殲韋皇后的餘黨,這一步由誰來完成的啊?這一步是由韋皇后當年的寵臣,反水的那個崔日用來完成的,這主意很好啊,他比誰都了解韋皇后的心腹是誰啊,所以就在李隆基還在宮裡頭廝殺的時候,崔日用已經帶兵出發了,他的任務就是清理支持韋皇后的那些宰相,還有清理一下韋氏宗族,那咱們看宰相平常都是儀衛森嚴啊,表現出一幅很威風的樣子,但是真到政變的時候,眼見著筆桿子,可就不如槍桿子了,這些宰相呢,有的被殺死在家裡頭了,有的就被殺死在逃命的路上,更可笑的是竇懷貞,不知道大家還對這個人有沒有印象?這個人當年為了巴結韋皇后,就娶了韋皇后的老奶媽,而且還得意洋洋地到處宣稱,我是皇后阿,可是他現在一看,政變發生了,跟韋皇后有瓜葛,這不是好事,是壞事了,怎麼辦?他就手刃了自己的老妻啊,親手把韋皇后的老奶媽的頭就給砍下來了,砍下來之後拎著這個頭就去見李隆基去了,人格的卑劣表現得是淋漓盡致,就靠這個竇懷貞活下來了。
那麼當然了,經過一番清理,崔日用就發現該清理的人都差不多清理乾淨了,點點數,就少了一個人,誰呢?大名鼎鼎的宗楚客啊,宗楚客我們是上集和這集都提到了,宗楚客是什麼人啊?他就是那個否決讓相王參政的遺詔的那個傢伙,可以說唐隆政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引起的,這時候呢,宗楚客不見了,那宗楚客可是大臣之中的頭號政治犯啊,跑了誰也不能跑了他啊,所以這時候,李隆基馬上就下令了,給我搜,全城戒嚴地搜,那萬騎將士就開始挨家挨戶的排查,可是排查了好長一段時間,就是找不到這個人,那麼宗楚客到底到哪兒去了?這時候長安城的一個門,叫做通化門,旁邊出現了一個情況,什麼情況呢?有一個傢伙騎著一匹青驢,披麻帶孝的就從城裡頭走出來了,來到了通化門旁邊,到門衛面前還在這兒掩面痛哭呢,說啊,家裡頭死了爹了,得趕快出城去奔喪去。那咱們也知道,中國古代號稱以孝治天下,奔喪可是硬道理,一般來講,無論如何得讓人出去,可是守城這個士兵,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下這個披麻帶孝的人,跟他說話了,說你別演戲了,我認得你啊,你就是宗楚客宗宰相啊,我們在這兒等了這麼長時間,等的就是你,說完之後馬上幾個小伙子就上去了,把宗楚客就給拿下了,然後當街問斬,那宗楚客一拿下,其實宰相這邊的問題,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