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畫外音:
重俊政變失敗,唐中宗李顯逃過一劫,我們可以猜測,接下來唐中宗李顯肯定對這件事情要追查到底,要把參與政變的人員來個一網打盡。那麼一直做縮頭烏龜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他們雖然沒有參與政變,但在這種形勢下,他們能夠置身事外嗎?
蒙曼:
那麼重俊政變失敗,眼看著一場危機過去了,唐中宗這兒抱著韋皇后那是淚如雨下。說皇后啊,眼看我們就要在陰間相見了啊,我們可不能饒了這伙暴徒,我們必須嚴懲。怎麼嚴懲呢?首先,太子重俊的這個首級就被拿下來放到祖廟裡,先去昭告祖宗,然後又把這頭再搬到武三思父子的靈前,去祭奠這一對冤魂,然後再把它懸掛在朝堂之上讓大臣都看看,叛亂沒有好下場。那你看,皇帝對親生兒子都下此狠手,那些隨從人員肯定是更不能饒過了。皇帝當時也是嚴令司法部門必須追查到底,那也叫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那司法部門接到這樣的命令他就得審啊,這些跟太子重俊政變有關係的人一個一個就審。那審的過程中,有一個犯人他受刑不過,他就交待了一件事,他交待什麼呢?他說啊,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跟這個太子同謀來著。這可不得了啊,咱們想,原來中宗和韋皇后已經在猜忌相王和太平公主兄妹了,現在再有犯人供認出來他們曾經連謀,那中宗肯定要把這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啊。馬上親自召見了當時的御史中丞,也就是相當於咱們現在最高法院的常務副院長,叫蕭至忠,跟他說,你就親自負責審這個案子,好好審一下,相王和太平公主兄妹。那咱們知道,一旦走上司法程序,這個事情可就危險了,因為很有可能就會屈打成招啊。所以呢,這時候無論是相王李旦還是太平公主又是遇到了空前的危機啊。有沒有什麼辦法避免呢?還真有。
咱們上一集講過,太平公主自從她得了中宗給她那些賞賜之後,就拼命地招才養士,樂善好施,好多士人都得過她的錢,都成了她的“粉絲”了,這蕭至忠也是其中之一。現在正好讓蕭至忠審她,那麼蕭至忠聽到這個命令,馬上眼淚都流下來了。他就跟皇帝講,說皇帝啊,你富有四海,難道就容不下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嗎?你想他們像是叛亂的人嗎?當年,您剛剛從房陵回到洛陽的時候,那時候相王可還是皇嗣啊,是他苦苦哀求則天皇帝,讓則天皇帝立您當太子,則天皇帝不允許,相王李旦他就幾天不吃飯,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實啊,您怎麼就忘了呢?他當年都不想奪您的權力,如今怎麼會愚蠢地參加什麼反叛呢?您這樣做不公平。那蕭至忠這樣說了之後呢,好多大臣紛紛上疏。那麼唐中宗一看,大臣反應如此強烈,他心裡也遲疑,想來想去,他覺得把這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以謀反罪論處,證據不足。為什麼證據不足?天下人都知道相王此刻已經是安國相王了,太平公主也是鎮國太平公主了,兩個人可以說都是位極人臣,就算是再參加一場政變,他們還能得到什麼好處呢?那任何人要是得不到好處的話,怎麼會冒生命的危險去白白給侄子打工呢?這條道理就說不通。再說了,這相王李旦也好,太平公主也好,這都是參加政變的老油條了,非常有經驗,如果他們參加政變的話,這個政變怎麼會組織得如此幼稚,如此亂七八糟呢?這樣一想呢,唐中宗也覺得不能夠給他們定罪,天下人也會不服氣。既然如此呢,他就繼續表現出一副友愛的樣子,就把李旦和太平公主都給饒過了。那太平公主也好,李旦也好,又是逢凶化吉,化險為夷了。可是雖然化險為夷啊,他們心裡其實也是“咯噔”一下。本來這對兄妹已經在那兒扮鴕鳥了,把頭拼命地壓得越低越好。可是沒想到,自己的頭壓得再低,該找上門來的事情還會找上門來。那麼太平公主還會遇到什麼問題呢?請看下集《韋後崛起》。
第6章韋後崛起
畫外音:
韋皇后和唐中宗李顯,當年被流放房陵的時候,不僅衣食不保,甚至連生命都沒有保障,但兩個人同甘共苦,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後來唐中宗李顯重新翻身,第二次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韋皇后和唐中宗李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都變得好了起來。但這個時候,韋皇后的所作所為,反倒顯示出她不願意和唐中宗李顯一起安安靜靜地過這樣的好日子,這是怎麼回事呢?韋皇后到底做了些什麼?她究竟還有什麼別的想法呢?
蒙曼:
咱們上一集不是剛剛講過太子李重俊政變,因為先期準備不足,政變過程中又連連失誤,所以就失敗了。可是,雖然整體來說這場政變以失敗告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取得了什麼成果呢?那就是把武三思父子給幹掉了。把武三思父子殺掉,對於太子重俊這邊,這叫做局部勝利成果,那對於唐中宗李顯那邊,那可叫重大損失了。所以呢,在政變之後,這個唐中宗李顯就隆重地給武三思父子舉行了葬禮,還把太子重俊的頭拿來做祭品,而且把這一對父子都封為王,還為他們輟朝五日,就是五天不上班,表示內心是極為悲痛,一副喪失良臣的模樣。
那咱們說唐中宗李顯他是這麼悲痛了,韋皇后她對於武三思的死是怎麼想的啊?有些人覺得韋皇后那肯定是更加悲痛,為什麼呢?因為韋皇后和武三思,那是一對閨中密友。雖然說最初韋皇后和武三思打交道,那是屬於工作需要,有點逢場作戲的性質,可是日後難免日久生情啊。現在武三思這麼一下子就死了,連句遺言都沒給她留下,這個韋皇后難道還不是心裡非常難過嗎?要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武三思一死,沒有人比韋皇后更開心了,為什麼啊?因為她終於可以有出頭之日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咱們前面說過,為了打擊功臣勢力,為了震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兄妹,唐中宗李顯先是和韋皇后通力合作,然後又一起拉弄武三思,其實呢,是組成了一個李武韋三家的政治聯盟。那在這李武韋三方聯盟之中,李家是有名分,那是皇帝。武家呢,是有實力,韋家呢,韋家在名分上不及李家,在實力上不及武家,所以在三方聯盟之中,韋皇后這邊是處於最弱勢的地位。雖然說韋皇后她當了皇后以後也是馬上就垂簾聽政,而且呢馬上就開始提拔自己的娘家人,提拔了兩個堂兄,還提拔了兩個妹夫,都當三品大官了,而且還把兩個公主也嫁到他們韋家去,沒少折騰。可是無論如何啊,在這三方聯盟之中,她還是處於劣勢。那咱們說處於劣勢其實也沒什麼要緊,因為她和李顯這是一家人,夫婦一體,她這方有點劣勢,再加上李顯這方比較強勢,夫妻結合起來,不還是強勢嗎?可是韋皇后她不這麼想,她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不想僅僅給李顯當什麼賢內助,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可是讓她明白了,權力這個東西太好了,沒有權力,甚至連生命都不能保證,她要權力。再說了,通過這麼幾十年一塊兒生活的經驗她也知道,李顯這個傢伙是個窩囊廢,自己比他強一大截呢,憑什麼去輔佐他,給他當賢內助啊!與其輔佐他,還不如自己稱王。所以韋皇后她是一直想要出頭。想要出頭,她的榜樣是誰呢?那就是她的婆婆武則天啊。雖然武則天當年害得她吃盡了苦頭,讓她父母雙亡,四個弟弟都夭折了。可是韋皇后一旦自己也當了皇后,還是忍不住把武則天就樹為自己的楷模,她也想當這個武則天第二。可是呢,如果說有武三思在,她當武則天第二這個念頭就屢屢受挫。現在呢,武三思死了,武家的勢力受挫了,而且三方聯盟的力量對比也就要發生變化,她終於看到機會了。所以對武三思的死相當地開心。那麼因為她對武三思的死非常開心,所以呢重俊政變也就成了韋皇后勢力崛起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她還比較收斂,在此之後呢,馬上就囂張起來。太子重俊政變之後呢,韋皇后和唐中宗李顯分別都得到了一個尊號:唐中宗的尊號叫做應天神龍皇帝,韋皇后的尊號叫做順天翊聖皇后,大家聽一聽,這多像當年唐高宗和武則天那個時代,雙方並稱天皇天后啊。所以韋皇后得了這麼一個尊號之後,馬上也是信心百倍,就高調出場了。
畫外音:
我們可以看到,太子李重俊的宮廷政變雖然失敗了,但卻削弱了武家的力量,間接促進了韋皇后勢力的崛起。而前面蒙曼老師為我們分析了,韋皇后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是想當武則天第二的。那麼韋皇后的勢力崛起後,接下來她還會做什麼呢?
蒙曼:
她呢,做了三件大事。這第一件大事就是積極培植親信。韋皇后她清楚得很,要想掌權,在朝廷里必須有自己的人。那麼重俊政變之後,高層出現了一些空缺,她馬上把自己的堂兄還有兩個族人都姓韋,都給安插到宰相的崗位上去了。安插了幾個族人當宰相,那麼韋家也一下子赫赫揚揚起來,就好比當年武則天當皇后,甚至當太后時候的武家的勢力。可是韋皇后她自己也明白,如果想要讓大家都服氣她,光靠安插自己的娘家人不行,她還得拉攏一些其他的能夠得到公眾認可的大臣。那這時候呢,韋皇后就想盡了各種辦法去拉攏大臣。怎麼拉攏的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當時啊,有一個大臣叫做竇懷貞,是讀書人出身,早年聲望非常非常地高,也算是士林領袖之一。韋皇后就想把這個竇懷貞也拉到自己的麾下。怎麼樣才能把竇懷貞籠絡過來呢?韋皇后她使了一條美人計。那是在景龍二年,也就是公元708年的除夕,當時唐中宗就召集一些親信的大臣一起跟他守歲,君臣一塊兒守歲就難免要喝酒,喝酒喝得非常高興的時候,中宗就跟這個竇懷貞說了,說我聽說你的妻子已經去世好久了,那你一定很寂寞吧,身邊也一定缺人打理吧。我覺得應該再給你娶一個新夫人了,今天就是良辰吉日,新夫人已經在裡面準備好了,現在我就替你們成婚。那皇帝這麼一說話,馬上帘子一拉開,兩隊宦官就出來了,舉著什麼蠟燭啊,錦帳啊,宮扇啊等等這些執事走出來。宮扇背後,就是一個新嫁娘。這新嫁娘身上穿著鳳冠霞帔,大禮服,臉被那個宮扇給遮住了,看不見,但是頭上能夠看見是戴滿了金釵。這竇懷貞一看高興壞了,真是樂暈了,皇帝給我親自挑選的夫人,那肯定是個大美人,趕緊就湊上前去。這時候宦官列著隊,走到竇懷貞的面前,閃到一旁,就剩下一對宮扇和這個新嫁娘了。竇懷貞也在這兒準備好了,瞪大眼睛就看著這對宮扇,宮扇“呼啦”一下子打開了,竇懷貞一看啊,差點沒背過氣去,怎麼回事啊?這宮扇背後,她不是一個大美人啊,她是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那臉上的皺紋比他本人還多啊,臉上的笑容當時就凝固住了。那麼唐中宗一看,這個竇懷貞變顏變色的,他也就在這兒說話了,他說竇愛卿啊,這位夫人,這是翊聖皇后的老奶媽,那是皇后做主,把她許配給你的。那竇懷貞一聽,來頭這麼大啊,他臉上的笑容慢慢又綻放開了,是啊,這老太太是老點,丑點,可是有後台啊,我要是攀上她這棵大樹,以後在朝廷裡頭那不也就坐穩了官嗎?所以竇懷貞馬上又歡天喜地了,拉著他這個老新娘,是一拜天地,二拜中宗、韋皇后,然後夫妻對拜,就成了一對老鴛鴦了。那麼唐朝人有一個語言習慣,管這奶媽的丈夫叫阿,這字是上面一個父親的“父”,下面一個之乎者也的“者”,叫阿,相當於咱們現在說阿爹、阿爸。現在竇懷貞他不是當了翊聖皇后奶媽的丈夫了嗎,以後他每次再寫上面奏章,他就不再寫臣懷貞如何如何了,他直接就寫翊聖皇后阿如何如何,這可讓朝里的那些正人君子太看不下去了。他們就諷刺他,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國,一見他面就說國。這竇懷貞他不僅不以為恥,反倒還洋洋得意,你們也想當國啊,你們還當不上呢!就這樣韋皇后通過這麼一個老美人計,就把這個竇懷貞給收服了。那當然了,她收服的還不是一個竇懷貞,通過她的種種努力,不光是她自己的原來的親信,甚至原來武三思的那幫親信,也都慢慢聚攏在她的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