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頁

    (戴鎦齡 譯)

    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嶄新的科學與古老的宗教

    在《烏托邦》完成之後的那一年裡,馬丁·路德①把他的九十五篇論文釘在威丁堡那座堡壘式教堂的門上,發動了宗教改革運動。但是別的方面的革新更具有革命性:步槍造出來了;哥白尼②發現了天體運行規律並宣布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喬治·阿格里科拉③首創了礦物分類法;墨卡托④首創了科學的地圖繪製法;李(Lee)發明了編織機;伽利略⑤發現了物體運動規律;詹森發明了顯微鏡;吉伯⑥對磁學的研究;利珀希發明瞭望遠鏡;克卜勒⑦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納皮爾⑧創造了對數表;以及笛卡爾⑨的解析幾何學。

    【① 馬丁·路德(1483-1546),德國人,是歐洲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發起人,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

    【② 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創立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日心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說。】

    【③ 喬治·阿格里科拉(1495-1555),德國礦物學家,首創礦物分類法。】

    【④ 墨卡托(1512-1594),佛蘭德地圖學家,發明繪製地圖的圓標形投影法。】  

    【⑤ 伽利略(1564-1642),義大利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現代力學創始人,證明地球繞太陽轉,否定地心說,遭羅馬教廷審判。】

    【⑥ 吉伯(1544-1603),英國物理學家,研究電學與磁學的先驅,提出地球是一個有南北磁極的大磁體的理論,是把物質分為帶電與不帶電兩種的第一人。】

    【⑦ 克卜勒(1571-1630),德國天文學家,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探討大氣折射問題,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了基。】

    【⑧ 納皮爾(1550-1617),英國數學家,對數發明者,也是設計計算尺的先驅。】

    【⑨ 笛卡爾(1596-1650),法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解析幾何學的奠基人。】

    科學上的發現已達到關鍵性的巨大規模,一項接著一項,而技術不僅表明它有能力改變人類的生活而且提供了基本資料,表明科學可以改變人類本身的形象以及人類在整個宇宙中的地位。人類世界朝著兩個方向同時在擴張:世界既在變得很小而同時又在擴大到其他星球上,比較之下人類所占的空間是大大地變小了。

    人類觀察世界所使用的度量方法對於科幻小說的創作歷來是至關重要的。  

    在文學上,阿里奧斯托①寫出了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最偉大的詩作《瘋狂的奧蘭多》,其定稿版本於1532年出版。他以史詩式的手法處理奧蘭的故事,主人公何斯托福駕車去月球,隨車把伊萊賈帶去,結果阿斯托福找回了奧蘭失去的智慧;月球上有城有鎮,有地球上失去的一切東西。塞萬提斯(1547-1616)於1605年出版了《唐·吉訶德》,該小說不僅可以稱得上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而且對幻想世界作了現實主義的處理,該書也可以在科幻小說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① 阿里奧斯托(1474-1533),義大利詩人,代表作長篇傳奇敘事詩《瘋狂的奧蘭多》。】

    但是,其時所有與科幻小說有關的重要作品仍都是烏托邦式的。其中一個作者名叫托馬索·康帕內拉(1568-1639),原是多米尼加僧侶,後成了義大利的哲學家兼詩人,他堅持從忠誠信仰為首要考慮,雖然他的作品強調的是理性、科學以及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條件的關切。由於他與義大利南部的統治者們(他們是西班牙人)意見不合,結果被投入獄中時間長達二十八年。在獄中,他創作了八十八部作品中的大部分(情況同塞萬提斯類似,據說他的《唐·吉訶德》的創作構思是在獄中完成的),其中包括《實實在在的城市——柏拉圖式的共和國理想)(1623)。《太陽城》是以對話形式寫成的,一方是“霍斯皮特勒騎士團體”的大頭領,另一方是他的客人,熱那亞的一個航海船長。  

    《太陽城》(節選)[義大利] 托馬索·康帕內拉 著

    頭領:現在請你給我講講此次遠行的經歷,好嗎?

    船長:我已向您講過我是如何漫遊整個地球的。途中,我經過坦布羅貝時在一個地方被迫上岸,由於怕被當地人發現只好在樹林中藏身。我走出樹林之耐驚奇地發現自己來到了赤道上的一片大平原中。

    頭領:那你在那裡碰到什麼啦?

    船長:我碰到了一大群男人和武裝的婦女。他們很多人不懂我們的語言,便把我帶進了太陽城。

    頭領:說說該城建造得怎樣以及如何管理的。

    船長:城市主體依山而建,而這座山兀立在一個大平原上,市區外環建築延伸得相當遠,超過了大山的基部,城市環形的直徑達二英里多,周長約七英里。由於山的形狀如駝峰,如果該城全部建在平原上,其直徑就不止上述數字了。

    整座城市分成七個環形區域,或者說是七個大小不等的圓周,分別以七座行星命名。區與區之間由四條街和四道門連接著,那形狀猶如羅盤中東南西北四個點。該城的結構還有更奇妙之處:如果最外面環形區域遭到攻擊而陷落,那麼敵人若想攻克第二個區域就得投入兩倍的攻擊力;若再往內攻打,投入的力量就得更大了,簡言之每往內城進攻一次,其難度均以幾何級數增加;據此推斷,欲攻占整座城市,需要七次猛攻。然而,以我愚見,該城連最外層區域也是難以攻克的,因為它的泥牆厚實,防禦工事完善,有胸牆、塔樓、炮台和戰壕。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