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據歷史記載,十九世紀民眾對日益加劇的資本集中的怨怒之情尤為強烈。這一趨勢使人們相信,社會將面臨空前兇猛的專制統治的威脅,大資產者為勞工大眾準備的枷鎖將比以前任何時代的都要沉重。凌駕於勞工大眾身上的是一台非人性的、沒有靈魂、沒有感情,只有永不滿足的貪婪的剝削機器。回顧歷史,我們不能不同情那個年代民眾的絕望情緒。因為在那個暴政當道的年代,人性的命運降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悲慘境地。
“與此同時,金融資本仍在進一步積聚,絲毫也沒有因民眾的反抗呼聲有所減緩。行業壟斷在不斷擴大,從進入十九世紀最後的二十五年起,美國就沒有一個個體企業能夠在重要的工業領域立足生存,除非它有大筆資本的支持。在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中,尚存的一些小企業也只是在苟延殘喘,它們或者依附於大財團,或者在一些次要的工業領域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但由於行業的微弱地位而不能吸引大量資金的投入。它們的生存方式可與老鼠或耗子類比,只能活動在地洞和牆角一帶,還得時刻警惕來襲的危險。鐵路運輸的合併經營局面形成後,地面上每一根鐵軌都掌握在辛迪加手中。製造業方面也一樣,每一種主要商品的生產都被辛迪加壟斷。辛迪加、聯營公司、信貸公司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組織打破了所有的行業競爭,壟斷了產品價格.,除非行業內出現另一家可與之匹敵的大企業。壟斷局面因而又引發了更大規模的勞工鬥爭城市的商業組織兼併分布在鄉村地區的小型商店,在城市內部又兼併較弱小的競爭對手,直至某一個領域的工商業資本全部歸集在一家大集團的手中。許多小商業主成為大集團的職員,從而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產業,他們擁有的小股資金沒有了自己的投資場所,只有轉向股票和債券的投資。
“儘管反對的呼聲十分普遍也十分強烈,但都沒能擋住資本集中、行業壟斷的趨勢。這個事實說明必定有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原因在支持著這一趨勢:在歷史進入蒸汽動力、電報通訊和大規模生產的階段後,小規模經營已經失去了競爭力,最終要被大資產兼併,這是生產力發展提出的要求。如果要恢復往日韻秩序,就等於要回到馬車時代。儘管大財團政府施行專制高壓統治,但作為受壓迫的對象一人們在詛咒統治者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產業效益的巨大增長要歸功於全國性的行業壟斷;自從新的經濟體系取代了舊的體系,世界範圍內的財富增長進入了史無前例的高速車道。但必須說明一點:這種增長只能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雖然事實如此,但僅就物質財富的生產方式而言,資本集中創造了相應的效益。對此現狀不滿的部分人希望社會回到財富分配比較平均,個人享有更多的尊嚴和自由的時代里去,積聚的大資本又要分成小塊進行生產,如果有可能的話,實現這個願望是要以社會的整體貧困和生產力滯後為代價的。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社會既運行在大集團產業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的生產模式上,又不會被像迦太基那樣的財閥政府所統治?當人們提出這個問題時,答案已經有了:生產集約化與產業壟斷的趨勢在強大的阻力中得以鞏固,而它真正的意義卻是為開啟一個未來的黃金時代而經歷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步驟。
“到二十世紀初,工業革命的過程基本結束,資本積聚達到了國家化的程度,工商企業為多個私人控制的大財團或辛迪加創造利潤的局面發生了變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代表全民利益的j為大眾創造效益的辛迪加,全國大大小小的壟斷組織合併成一個龐大的全國壟斷產業,一個行業內只有一個總的僱主,人民共同享有利潤和效益。這就意味著,小規模信託投資時期過去了,社會進入了一個大信託經濟時代。總而言之,就像早一百多年前,美國民眾自覺地組成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一樣,美國人民又以主人翁的姿態承擔起全國性壟斷經濟的運行以前,他們為國家的政治前途聯成一體,現在,他們又為國家的經濟命運站在了同一個立場上。到後來,人們才認識到一個淺顯的事實——不知何故這個認識來得這麼晚——即只有人民生活所依賴的工商業才是真正必要的公共產業。因而將為大眾利益服務的公共產業交給私人經營為他們個人創利,這就與將政府機能交給國王、貴族把持,國家政治以他們個人的榮耀為目的是一樣的愚蠢與荒唐。”
“除非發動一場血腥大叛亂,否則像你所描述的那種巨變是不會發生的。”我接過他的話說。
“正相反,壓根就沒有暴力。事情的發展早一步就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了。公眾的意見十分成熟.,人們意願一致。要說有阻力,最大的可能是通過辯論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另一方面,人們普遍消除了對大財團.、大公司的憎恨情緒,因為他們認識到這個歷史轉折過程的必要性,認識到它必將引出一個真正完美的工業體系。私人控制的壟斷組織對國家化進程的反對尤為激烈,但他們現在也不得不承認正是通過壟斷的私人控制階段,才啟發了民眾的覺悟,提高了對歷史必然趨勢的認識.,從而自覺地參加到產業國家化的進程中去。可見對歷史進程來說,每個階段都有著禾可或缺的重要意義。而比那時更早五十年的時候,即使是在最激進的人看來,私人企業國有化是非常大膽的一個嘗試。經過了一系列的有目共睹的事實教訓後,國家壟斷企業的概念深入人心,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全面的變化。多年以來,他們看到擁有巨額資金控制著龐大資產的大辛迪加僱傭了成千上萬的工人,創造的效益和利潤都晷小規模企業所無法達到的。事實向人們證明一個公理:產業規模越大,其運轉的原理就越簡單,因為機器比人手更加可靠。大企業里用於監管生產的一套系統比小企業總管的眼睛更準確。由此可以想見,多虧有了資產小規模經營的一段準備時期,才會使民眾在生產力提出企業國有化要求時,主動地迎接生產模式的變革,即使最膽怯的人也沒有對新模式的可行性產生懷疑。確切地說,產業國有化是以前從未有過的一次大進步。看得見的事實可以說明,以前小型壟斷企業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對現在的全國性壟斷企業來說,其困難程度已大大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