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①魯迅先生就是採用“科學小說”的譯名的。】
以上提到的有關科幻小說發展的史實,在《科幻之路》中都談到了,我就不再在這兒贅述了。但正是美國的科幻雜誌確立了科幻小說的標準。而且,美國確立的這一科幻小說的標準被認為是正宗的,也獲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其原因是,有關科幻小說的一些概念,正是在科幻雜誌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在其他國家,科幻作家之間很少有聯繫,他們的創作只是作家個人的行為。個別的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也許閃爍著智慧的靈光或深邃的見識,但這些小說怎麼也不能與美國的科幻小說相比。只有美國的科幻小說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確立了標準科幻小說的地位。
科幻小說的美國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科幻小說是西方文明對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產生的變革力量所作出的反應。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首先發生在西方;在美國,殖民開拓的事業永遠給開拓者帶來新的希望,使美國人對變革總是抱著一種樂觀和歡迎的態度,因而這種反應就特別強烈。歷史悠久、傳統古老的國家,也曾把一些變革的思想表現在小說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因而,這些國家的小說總帶有一點悲觀主義的色彩。而美國,卻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家。
每一個經歷工業化強大衝擊力的國家,都像美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那樣,整個社會奮發向上,激勵進取。人們不是把科學技術的變革看作是對他們固有的生活方式的威脅,而是看作改善人類生存條件的機會。民族性不一樣,反應可能也不一樣。因為,在當今的資訊時代,工業化的到來迅猛無比,且方式也與以往不同。但基本情況沒有改變,即科學技術是變革的工具,科幻小說是變革的文學;科幻小說喚起了人們關注變革所產生的影響和人類對變革所作出的反應,並預見未來發展的方向。
《科幻之路》前四卷主要追溯了這一特殊的文學樣式發展的軌跡,從其最早的原型直至當代一些代表作。前三卷是以歷史年代安排的,回顧了科幻小說發展的道路,從最早的’旅行故事,包括月球旅行記,經歷了H·G·威爾斯的科幻小說、羅伯特·海因萊恩發展的科幻小說的新方法、新市場,直至喬·霍爾德曼的硬科幻小說。第四卷突出了科幻小說是一種文學藝術的手段,從1950年開始,經歷了埃德·布賴恩特“作為科幻小說的文學”的時期和格雷戈里·本福德“作為文學的科幻小說”時期。
《科幻之路》第五卷,是英國科幻小說。從這一卷開始,追溯了科幻小說在其他國家發展的道路,第五卷描述了英國科幻小說的發展史。像追溯美國的科幻之路一樣,也從其最早的代表作開始。英國的科幻小說是在英國的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表現了英國人對科幻小說的看法,因而有其英國特色。第六卷是世界各國的科幻小說。在我寫這篇前言時,這一卷尚在編輯中。此卷主要考察了非英語國家的科幻小說及其各自的民族特徵,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的科幻小說。
《科幻之路》在中國的出版,是一件令人高興的大事。科幻小說是一種變革的文學。我意識到,我自己也為科幻小說所改變。我認識的科幻小說界的朋友,也都為科幻小說所改變。我認為,對想從閱讀科幻小說中獲取知識的讀者來說,了解科幻小說的發展史是十分重要的。其實,要想從閱讀任何一種文學作品中獲取知識,都應了解其起源和發展。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閱讀作品,越多越好。今天,《科幻之路》能放到中國讀者的手中,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令人激動的經歷,因為中華民族人口眾多,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且,目前正經歷最巨大的改革,以迎接21世紀的挑戰。
用中文方塊字出版科幻小說,對我來說與科幻小說本身一樣充滿了驚異之情。但我完全相信,科幻小說的力量完全能跨越語言的障礙和民族的隔閡,使全人類成為一個民族。我也知道,《科幻之路》的翻譯工作,由我的好朋友和同事郭建中教授主持。他在1983年夏應我之邀,特地來堪薩斯大學出席了我舉辦的科幻小說講習會。講習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研討《科幻之路》前四卷中的作品(當時第五、第六兩卷尚未著手編輯)。故郭教授深得這套書之精髓。他又是翻譯科幻小說的好手。由於他在傳播科幻小說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於1991年授予他世界科幻小說恰佩克翻譯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中國人。因此,我對《科幻之路》中文版的出版感到特別高興。
歡迎閱讀《科幻之路》!通過閱讀,你們可以到宇宙中任何想去的地方!
寫於美國堪薩斯州勞倫斯市
1995年12月15日
(郭建中 譯)
關於詹姆斯·岡恩和他的《科幻之路》
郭建中
詹姆斯·岡恩,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編輯和評論家,堪薩斯大學英語教授,該大學科幻小說研究中心主任。他1923年誕生於堪薩斯市,二次大戰中曾在美國海軍服役。戰後就讀於堪薩斯大學,並於1947年和1951年先後在該校獲新聞碩士學位和英語碩士學位。畢業後曾在堪薩斯大學和西北大學搞過戲劇工作。此後在母校擔任編輯工作和公關工作,並獲得這兩方面的國家獎。他因文學上的成就獲得拜倫·考德威爾·史密斯獎;因教學上的成就獲得埃德華·格里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