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01頁

    傑克·威廉森(1907-)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家,他就是從科幻讀者成為科幻作家,從生理與心理上的孤立隔離中走出來的。威廉森出生於亞利桑那州,後全家遷移至墨西哥,再遷至德克薩斯州,最後在新墨西哥州東部一個乾旱貧瘠的農場上定居下來。他就在那兒長大,幾乎沒見過什麼外來的人,直到他在七年級時開始正常上學,這一情形才有所變化。他靦腆、笨拙,因此將興趣轉向了書本、學習和幻想,直到他發現1927年3月號的那期《驚異》。雜誌上的那些故事點燃了他的想像力,不久,他就湊足了錢訂了一份。

    在他以後的生活中,他對根斯巴克重印H·G·威爾斯作品之舉推崇備至,但最先使他景仰的是A·梅里特的小說。他開始寫作A·梅里特式的幻想故事,他給《驚異》寫信,參加了一個科幻迷俱樂部,他的一篇題為《科幻小說:科學的探照燈》的文章在一次徵文比賽中獲獎,最後他賣出了一篇故事《金屬人》。《金屬人》發表在1928年12月的那一期《驚異》上。他終於發現自己有了成就。後來,他與許多科幻作家特別是埃德·漢密爾頓結成了朋友,兩人一起在1931年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作了一次史詩式的旅行。

    威廉森在大學二年級時退學以從事他的創作。他鍥而不捨,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是,他之所以能夠繼續自己選定的事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能夠幾乎不依靠農場上的任何東西維生。他在家裡的農場上離開住宅搭了一座小房子,作為他的書房。他的創作日漸提高。30年代,除多種短篇小說以外,他還創作了一些長篇冒險小說,如發表在《離奇故事》上的《金色的血》、《驚奇》上的《太空軍團》(三部曲)和《時間軍團》、以及《未知》上的《比你想的要黑暗》。  

    40年代,他以威爾·斯圖亞特的筆名寫作了一系列帶有自然主義色彩的關於太空人在小行星帶開採反物質岩(反物質當時稱為非地球或非地)的故事,後來結集成書,題為《非地船》(1951),它的續集是成書於其前的系列小說《非地大衝擊》(1950)。這兩部作品使他成了《紐約每日新聞》一個題為《火星以外》的連環漫畫欄目的連載作家。

    二戰期間,威廉森在空軍服役,任氣象員。戰後,他退役回鄉,寫出了《平衡器》和《無所事事》等一類新的社會小說,其。中《無所事事》又有續篇,也發表於《驚奇》雜誌,題為《……與敏銳的頭腦》,後以單行本形式出版,題為《優人機器人》。

    60年代,他開始了與弗雷德里克·波爾的一系列合作,他們共同創作了數部長篇,同時,他還繼續單獨進行他出色的創作,包括《外星人》和《太空軍團》的續集《惡魔的兄弟,上帝的兄弟》(1979)、《人類的種子》(1983)、《生命的衝刺》(1984)及其續集《迷宮之路》(1990)、《火孩》(1986)、《灘頭堡》(1992)和《惡魔月亮》(1994),他學習新東西的能力與適應新形勢的能力一直就是他最大的長處。他的創作每隔幾年都有變化,以適應外在的與內部的新的需要。  

    40歲的時候,他第一次結婚。56歲時,他獲得博士學位,並在東新墨西哥州大學開始教授英文,直到最近才以傑出09教授之稱退休。70歲,他被推選為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協會會長。1976年,他被世界科幻小說協會授予科幻大師獎;1973年,被授予第四屆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朝聖者獎;後者是表彰他在學術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他的博士論文《H·G·威爾斯:對進步的批判》(1973)。

    《無所事事》發表於1947年,但威廉森最後影響09時代——當然並不一定是他的創作最為出色的時代——是在30年代。《無所事事》也許是對人與機器這一主題的處理上最具權威性的作品。

    《無所事事》[美]傑克·威廉森 著

    一

    那天下午,因為妻子用車,恩德希爾步行回家,他第一次見到了新型機器人。他的雙腳循著平素走的對角路線——平時都是他妻子用車的——穿過一個雜草叢生、無人居住的街區。他滿腦子想著怎樣償付在雙河銀行的貸款,但又——否決了各式各樣行不通的辦法。正想著時,一堵新牆擋住了去路。  

    牆並不是平常的磚石砌的,而是用一種光滑、明亮、奇特的東西建成的。恩德希爾抬起頭”注視著這幢長長的新建築。這幢閃閃發光的擋道韻建築讓他隱隱覺得有點惱怒而又驚異——上星期這裡肯定沒有這幢建築。

    然後,他看見了窗內的那個東西。

    窗子不是普通的玻璃窗。寬大的窗玻璃一塵不染,完全透明。只有貼在窗上的那些閃閃發光的字母才表明那兒有窗。字母組成了一個嚴整的頗有現代氣息的標牌:

    ┏━━━━━━━━━━━━┓

    ┃優人機器人研究所┃

    ┃ 雙河代理行 ┃

    ┃ 最完美的機器人 ┃

    ┃ 服務人類,服從人類 ┃

    ┃保護人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0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