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岡恩教授從1948年開始寫科幻小說,他的碩士論文就是論述科幻小說的。因此,他一直是一位學者型的科幻作家。他曾任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1971—1972)和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主席(1980—1982)。他經常應邀在美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科幻小說年會上發表演說。他也應美國新聞署的邀請,赴世界各國和各地區演講,足跡遍及丹麥、冰島》日本、波蘭、羅馬尼亞、瑞典、新加坡、南斯拉夫、前蘇聯和台灣。
作為科幻小說評論家,他獲得了幾乎所有有關科幻小說的各種獎勵。1976年,他榮獲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頒發的“朝聖獎”;同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授予他的《另一個世界:插圖世界科幻小說史》以“特獎”。他的專著《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的基地》獲1983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科幻小說成就獎”(即“雨果獎”)。1992年,他又榮獲“伊頓終身成就獎”。1978至1980年之間以及1985年以來,他一直擔任“約翰·坎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每年評選出當年最佳科幻長篇小說,授予作者“約翰·坎貝爾獎”。
作為科幻小說家和編輯,他至今寫了80余篇/部科幻小說,共19本書,包括短篇、中篇和長篇。他陸續編輯了7本科幻小說集。1988年,他主編出版了《科幻小說新百科全書》。他創作的4部小說被改編成廣播劇,由NBC電台播出。1959年,他的《黑夜的洞穴》被改編成電視劇。1969年,他的長篇小說《長生不老》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成為ABC電視網“一周電影”的節日。次年又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每集播出時問長達一小時。他著名的小說除《長生不老》外,還有《傾聽者》、《校園》、《快樂製造者》和近著《危機!》等。
他所編輯出版的科幻小說集,最著名和最有影響的當推四卷集的《科幻之路》了。這四卷分別出版於1977年(第一卷)、1979年(第二卷和第三卷)和1982年(第四卷)。集子一出版,立即成為美國大學中開設科幻課程的標準教科書,並不斷再版。最近,他又續編第五和第六兩卷。一卷是英國科幻小說,回顧了英國科幻小說發展的歷程;另一卷是世界其他各國的科幻小說,從中可以窺見科幻小說在非英語民族國家中發展的概況。
與其他科幻小說集相比,這套集子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所選作品均為已有定評的各時期科幻名家的代表作,並且按歷史發展的軌跡編排,使讀者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對科幻小說的發展歷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二是每卷都有編者詹姆斯·岡恩教授撰寫的長篇前言。這些前言合在一起,就是一部簡要而完整的世界科幻小說史,使讀者對科幻小說發展的歷史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三是在每篇作品的前面,都有編者撰寫的簡介,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作品在科幻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均有言簡意賅的說明,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所選作品。這對中國讀者理解這些科幻經典之作幫助尤大。讀者讀完整套《科幻之路》,將對科幻小說發展的來龍去脈有較全面、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詹姆斯·岡恩教授在專為中文版《科幻之路》撰寫的前言中指出:“對想從閱讀科幻小說中獲取知識的讀者來說,了解科幻小說的發展史是十分重要的。其實,要想從閱讀任何一種文學作品中獲取知識,都應了解其起源和發展。”因此,閱讀這套科幻小說選,讀者不僅能獲得欣賞科幻經典名作的享受,而且能獲得有關科幻小說的豐富的知識。
在閱讀這套《科幻之路》之前,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也許有必要了解下述一些事實。
一、如前所述,所選作品都是已有定評的科幻經典之作。這些作品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有的固然以其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取勝,可讀性較強,但更多的是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藝術技巧見長。在科幻創作史上,這些作品在上述兩方面或其中的一個方面,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如湯姆·戈德溫的小說《冷酷的方程式》(第三卷)就是一例。這篇科幻短篇,故事的線索較為簡單,應該說沒有什麼曲折離奇的情節。除了對偷乘飛船的姑娘的命運有一定的懸念外,談不上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整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飛船上,主要情節是姑娘與太空人的對話以及對他們兩人的心理描寫。但,正如詹姆斯·岡恩教授在其簡介中所說的,這篇小說最能體現科幻小說典型的模式,因為小說涉及的主要是人性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問題。
二、《科幻之路》第一卷的副標題是《從吉爾伽美什到威爾斯》,所選的是19世紀以前的作品。一般來說,科幻小說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詹姆斯·岡恩教授之所以編這一卷,就是為了追溯科幻小說的源頭。儘管嚴格地來說,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只可能在工業革命之後才能產生,但就這種文學樣式而言,決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些作品,尤其是較古的作品,與我們現在的欣賞觀有所不同,加之古代的敘事文學還處於萌芽階段,因此,不論是就這些作品的內容而言,還是就這些作品的藝術性而言,今天讀起來可能顯得平淡無奇。但閱讀這些作品可以使我們了解到,正是這些作品中孕育著現代科幻小說的因素,使我們認識科幻小說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