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92頁

    的做法。楊虎城已在自作打算,準備將他的部隊,向安全地帶移動。東北軍更是群龍無首。

    少壯派軍人與失望之餘,遷怒於中共,說中共害了他們的“少帥”。如今張楊共三角聯盟是完

    全解體了。主要是沒有人作主,我們也找不出商談的對象。

    果然,東北軍的少壯派鼓譟起來了。五十幾個少壯軍官,以死來威逼周恩來,他們持著

    武器,在一個會場中向周質問他們的少帥那裡去了?他們說西安事變是中共挑動起來的,事

    後中共又提出和平解決的辦法,出賣盟友,與蔣系人員,秘密妥協,犧牲東北軍,以圖自身

    的私利。從前共方老是說蘇聯援助,結果竟是騙人的,現在張少帥去南京,當然凶多吉少,

    東北軍人也將死無噍類。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由罪魁禍首的周恩來負責。

    周恩來面臨著這種險境,施展出全身解數,幸而應付過去了。他態度鎮靜,措詞誠懇,

    向會眾說明:張少帥隨蔣赴京,實出意外,他不贊成,但來不及阻止。他又說到如果我們內

    訌,張少帥的生命就沒有機會了,東北軍也會完蛋的;如果我們團結鎮靜,蔣對我們的力量  

    將有所畏懼,不敢為難你們的少帥;三角聯盟也能繼續存在,發揮作用。周並向那些憤怒的

    軍人們誓言,中共絕不出賣三角聯盟,始終與盟友站在一條戰線上,決不讓少帥和東北軍一

    方受害。那些暴躁軍人終於在無可奈何之中不得不顧全大局。

    至此,西安事變一幕便告結束了。被拘禁的蔣介石安然回到了南京。這一事變的首腦張

    學良,從此渡著長期不見天日的生涯。當事人之一的中共,由與張楊共同反蔣,一變而為西

    127/166

    ----------------------- Page 464-----------------------

    《我的回憶》第三冊

    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調停人,再進而南京談判,以期達成國共間的和解。張楊共的三角聯盟,

    因內部的混亂,再也不能有一致的行動了,西安事變的眾多關係人都在洗刷自己的責任,以

    期蔣介石那根報復的棍子,不會打在自己的頭上。更重要的是剿共的戰爭事實上是停止了,  

    代之而來的是抗日戰爭。

    ① 我在一九三八年發表的告國人書中,曾提到我是在西安事變以前十八天到達陝北的,那應當是十二

    月二日。

    ② 關於“一二九”運動的詳情,可參看中國現代史資料叢書《一二九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四年版

    ③ “雙十二”張楊等十餘將領發表的通電全文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馮玉祥著,第四十九——第

    五十頁,香港文化供應社,一九四九年再版。

    ④ 西安事變前,蘇聯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係已有改善這一點,David Dallin 在其所著《蘇聯與遠東》

    一書中(見第五章——國立編譯館民國三十九年版)曾加闡述。而西安事變時,英美各國與蘇聯對遠東的外

    交態度,漸趨接近一點,也可從王明這些話中窺其梗概。

    第二章 延安百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蔣介石氏脫險,由張學良陪同自西安飛返南京,此舉使西  

    安的張、楊、共三角聯盟立即陷於混亂,也令陝北中共內部大為震動,幾乎無人不覺得將有

    大禍臨頭。乘此時機,毛澤東氏玩弄其“買空賣空”的手腕,拋棄一切道德思想和共產主義

    的原則觀念,不擇手段,甚至無所不為的企求達到他的目的。這種目的,是防止蔣介石返回

    南京後繼續剿共或逼降,以求中共的生存和乘機發展。這些又與毛氏奸詐地追求個人獨裁的

    勾當糾纏在一起。應當說毛氏的努力,獲得了相當的成就,中共終於喘過一口氣,但從此毛

    氏也真正建立了個人獨裁的基礎。

    只要約略研究一下當時中國的處境,人們就能了解,西安事變的始末,及其以後法上的

    種種情況,都是不足為奇的。當時日本的侵略,及其嚴重和迫切,使一切看來不可能的事,

    都成為可能。這其中主要之點,是中共得慶起死回生。換句話說,蘇維埃運動,是中共瀕於

    死亡的邊緣,抗日不僅解救了中共的厄運,還給予它自有向前發展的機會。

    這些事說來話長,恕作者不能一一論及,只能就個人所接觸到的扼要敘述。大體說來,  

    在西安事變以前,處於偏僻地區的中共,是被動的接受抗日的影響。譬如說,中共曾主動的

    聯絡張學良,但也從這種聯絡,中共才從張學良那裡了解了許多反日情況,特別是東北軍人

    的反日情緒。當時少數美國記者,訪問陝北,也使中共的要人們對國際友人同情中國人抗日

    的情況,略知一二。此外還有一些抗日消息和書刊流傳到陝北,使張聞天輩模模糊糊的了解

    到,陝北以外的情形是進步了。

    西安事變以後,中共的抗日運動,開始由被動轉到主動,能夠逐漸脫出偏遠的地區,滲

    入到抗日的實際活動中去。這些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便是中共遷都延安,從此延安成為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9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