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73頁

    明如何實現的具體步驟。我當時覺得他的這種批評很有價值,曾請就他所提出的各點擬具一

    些具體的意見,供大會討論參考。但他並未這樣做,也許他那時也沒有確定的主張。

    共產國際第二次大會關於殖民地問題的決議,當時還未到達我們手裡,只有少數代表從

    馬林口中和西歐共產主義出版物中知道一些簡略的內容。我們又找不到各國共產黨的黨綱黨

    章等做參考。因此,一般說來,大會的工作多半是由我們自己在摸索進行。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下午三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了。我被推為主席,

    首先宣布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接著通過原擬訂的四項議事日程,決定每日分上下午舉行

    兩次會議,並即開始第一項議程的討論。我向大會說明關於草擬黨綱政綱草案的經過情形,

    指出,負責起草和審查的同志們,認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宣言》的草案可以向大會提出,作

    為討論的基礎。但後來經過詳細研討,認為不夠成熟,主要是沒有確定一個顯明的政綱;不

    如由各代表先行就本問題自由發言,經過討論後再行推人釐訂宣言。於是我建議大會,由各  

    代表先行報告各地區工作狀況,並就議程的第一項發表意見。我的這個提議迅即為大會所接

    納。

    我和李漢俊、劉仁靜、周佛海等在會前曾就黨綱和政綱作過幾次商討,各人的立場都顯

    得更清楚,自然也發現了歧見。李漢俊首先表示了不同的意見,提出現在世界上有俄國的十

    月革命,還有德國社會黨的革命;中國的共產主義究應採取何種的黨綱和政綱,應先派人到

    俄、德國去考察,在國內成立一個研究機構如馬克思主義大學等,從事精深的研究後,才能

    作最後的決定。他並具體指出共產主義革命在中國既未成熟,目前共產黨人應著重研究和宣

    傳方面的工作,並應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成功後,共產黨人可

    以參加議會。與李漢俊針鋒相對展開爭論的是劉仁靜。他主張中國共產黨應信仰革命的馬克

    思主義,以武裝暴動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原則。他反對西歐

    社會民主黨的議會政策以及一切改良派的思想。他認為中國共產黨不應該只是馬克思主義的  

    研究團體,也不應對國民黨和議會活動有過多的幻想,應積極從事工人運動,以為共產革命

    的準備。

    李漢俊的意見成為大會討論的焦點,除陳公博有時對他表示一些含混的同情外,所有代

    表都給予他不同程度的批評。大多數代表主張中共應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原則。對於現

    實政治問題,有的主張中共目前不應參加實際政治活動;有的表示中共應站在共產主義的立

    場上,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運動予以支持。

    這樣,經過幾天的討論,後來由我歸納到會者的意見,提出幾點結論,內容大致是:一,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為基本原則;二,目前應著重馬克

    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實際的工人運動,擴大共產黨的組織與影響,為實行共產革命之準備;

    三,中國共產黨不否定議會活動和其他的合法運動,但認為這些活動只是擴大工人階級勢力

    的手段;四,中國共產黨站在共產主義的立場可以贊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但仍以實現共產  

    革命為主,並不能將共產黨的社會革命與國民黨的革命混為一談。這四點結論為大會正式通

    過,認為是中國共產黨黨綱和政綱的要點。

    當時討論這項議程,牽涉的問題是很廣泛的。在一般代表的心目中,似都認為中國應有

    兩次革命;一次是民族的和民主的革命,另一次是社會革命。對於國民黨能否擔負上述第一

    次革命的責任,大家頗有疑問,但也認為中國如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工人階級將

    可得到較多的自由。不過共產黨人並不以民主共和國為滿足,還應繼續社會革命,以期實現

    蘇維埃式的政權。至於國共合作從事國民革命,再由國民革命進展到社會革命等等的想法,

    那時是完全沒有的。其他如土地國有、農民問題、八小時工作制、反對列強對中國的侵略、

    62/151

    ----------------------- Page 63-----------------------

    《我的回憶》第一冊

    反對軍閥政治等等,都曾被代表們提到過。一般代表多以為共產革命是遙遠的將來的事,即  

    民族的和民主的革命現在也尚不能捉摸,因而無法作具體的規定。所以大會除否定李漢俊的

    改良派思想外,實際政綱就只是上述一些較抽象的要點。

    在討論由我所草擬的黨章草案時,李漢俊又提出了兩點修正意見。他指出中共未來的中

    央不過是一個聯絡的機關,不可任意發號施令,一切應徵求各地方組織的同意,須有共同討

    論,遇事公開的精神。對於徵求黨員也不可限制太嚴,不必規定每個黨員都須從事實際工作,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7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