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我們印行單行本。現在出版第一冊,內容從第一篇到第八篇,由五四運動時期到孫中山先生
的逝世。以後的篇章將陸續成書出版,敬請海內外讀者垂注。
《明報月刊》編輯部
張國燾先生的略歷
楊子烈
張國燾先生所著《我的回憶》一書,刻劃出“五四運動”時一位急進青年的發展,也描
述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真實歷史。他在中共黨內所經歷的事,不僅局外人無由知其底蘊,即
他的同輩,如毛澤東、董必武、劉少奇、李立三、周恩來諸人,也因各人經歷不盡相同,所
以對組黨的最初策劃和早期中共中樞的動態等等,不一定確知其來龍去脈。更難得的是張先
生能客觀冷靜,所述力求其真。讀者從苦難的中國,看這位急進人物,再從這位急進的代表
人物,去看中國的種種,也許能獲得若干啟發,去領會今日中國之由來。
我覺得我是張國燾先生這一巨著的最好見證人,因為我也是中共的最初黨員。一九二一
年秋,中共湖北區組織成立不久,我即加入為正式黨員。一九二二年我與國燾先生在北京相
識,因常在一塊共同奮鬥,一九二四年春我們結婚,從此相依為命,歷盡艱險,直到現在。
不待說他的經歷我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我每次閱讀《我的回憶》,往事如昨,活生生的史實,
活躍於我的腦際,常常使我感慨萬端,有時為之流淚不已。我常想到中共的老同志們以及現
在千萬數的後進們,能夠讀讀這本書,當可體會中共當年締造的艱難,或會大有益處。即海
內外中國人士,不論反共親共,如能平心靜氣閱讀此書,也許對國事能有一種比較平實的看
法。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以及同情和關懷中國的人們,參閱一番,也可以鑒
往知來,促進世人彼此間的互相了解。
我在這裡不擬對張先生著作的內容加以評介,也許我會有機會出版我親身經歷的記載,
準備對同一史實有所補充。目前僅應《明報月刊》編輯的要求,說說張先生的略歷。
張國燾先生生於一八九七年。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自始即擔任中共中央的領導
9/151
----------------------- Page 10-----------------------
《我的回憶》第一冊
工作,達十八年之久。現在息影香江,不問世事已十餘年。他只想留下這本自傳,題名《我
的回憶》,供世人參考。
首先,張國燾先生是“五四運動”的健將。當年這位不滿二十二歲的北大學生,是人所
共認的一位奮發有為的青年。由於他的愛國狂熱,曾積極參與“五四運動”的發動,成為學
生運動的一位重要領導人;又由於他是傾向社會主義的激進分子,因而與當時任北大教授的
陳獨秀、李大釗兩位先生來往密切,而且熱心到群眾中去,隱然成為當時左傾青年的重鎮。
一九二○年夏,陳獨秀先生、李大釗先生等與張先生策劃並發起組織中國共產黨,隨即
展開建黨工作和職工運動。一九二一年夏,張先生參與籌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並被
推為大會主席,旋由大會選為三位中央委員之一。中共的職工運動,可以說是由張先生開創
起來的。當時這一運動吸收了中共內最大部份的精英,現在在中共任要職的毛澤東、劉少奇、
李立三、陳雲等人都是當年張先生主持職工運動時的戰友。一九二一年末到一九二二年初,
張先生被任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前往莫斯科參加遠東勞苦人民代表大會,是唯一會見過列寧
的中共代表。
一九二三年,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會上,張先生因反對中共黨員全面加入國民黨為黨員
的政策,曾被開除中央委員,但他仍擔任重要的職工運動工作。一九二四年初,中國國民黨
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時,張先生被選為中國國民黨北京市黨部代表前往出席,並被選為中國
國民黨第一次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中央委員。張先生之當選,主要是由於孫中山先生對他的
賞識。
一九二五年初,中共第四次代表大會,又重選張先生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從
此他參與中共的決策直至一九二七年中共的“八七會議”。當時由於中共許多活動的失敗,
尤其南昌暴動的失敗,張先生被指為右派機會主義,於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間再次被開除中央
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一九二八年夏,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重選張先生為中央委員和中央
政治局委員,並被委為中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曾在莫斯科停留兩年半之久。
一九三一年春,張先生回國,對挽救當時中共的嚴重危機有過很大的貢獻。那時中共的
工作轉移到蘇維埃區,張先生被任為中共鄂豫皖區中央分局的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又
被任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副主席。一九三二年,由他所統率的紅四方面軍轉移到川北地區,
張先生被任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以及蘇維埃中央政府的全權代表,即他所到之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