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根據國共和解方案,國民政府只允許中共在陝北設立一個特區行政公署,其首長的名銜
為行政公署主任,屬陝西政府管轄。首長人選由中共推薦,其編制則按國民政府法規辦理。
七七事變前,中共曾向國民政府要求,這個特區應歸國民政府直接管轄,但未得到允許。抗
戰爆發後,中共更進而要求陝北特區政府組織應等於一個省政府的組織,也未得到國民政府
的允許。這個案件始終是一個糊塗案件,我極力考察也找不出任何有關的文件為憑。中共中
央在洛川會議前,就決定了自行組織陝甘寧邊區政府,其編制完全按照國民政府屬下一個省
政府的編制。據說這樣做蔣介石氏會默認。
因為改組的原則沒有確定,陝北這個政府機構,還保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的老
模式,但它已殘缺不全,大門口沒有招牌,印信還是老式的,原任主席林伯渠,已經半年沒
有視事了。邊區政府屬下,有秘書處、內務、財政經濟、教育三個委員會和政治保衛局等五
個機構。秘書處之下,只有交際科有工作,由伍修權負責,直接由中共中央領導。內務委員
會委員長蔡樹藩(他因受傷失去了一隻手),只做些撫恤和優待軍人家屬的工作。財政經濟委
員會的委員算是林伯渠兼任,那時因他不在,由其副手曹菊如代理,每月的經費收支,概由
中共中央組織部指導。中央政治保衛局由周興負責,事實上直隸中共中央,邊區政府不能過
問。只有徐特立所主持的教育委員會,有些工作可做,較為活躍。
徐特立這位老教育家,在我們同志中是較年長的一位,提倡新文字極為積極。他和林伯
渠等人鑑於中國聞之的艱難複雜,力主將中國文字拉丁化,並在陝北施行了近兩年。他們認
為在陝北這個文化落後的區域,正好推行拉丁化運動。徐特立為了推行文字拉丁化,曾和毛
澤東多次糾纏;我任邊區政府主席後,便成為他糾纏的主要對象。他一面編印拉丁化教材,
訓練教師人才,督率陝北各初級學校實施,一面以“傳教士”的精神向我宣傳,希望我積極
支持他的主張。如果我向他說到拉丁化尚未十分成熟,一時不易推行等類的話,那他非跟我
148/166
----------------------- Page 485-----------------------
《我的回憶》第三冊
辯論一個通宵,是不會停止的。
除了徐特立的理想主義而外,邊區政府的內政困難不勝枚舉。我只要舉一個例子就足以
說明當時的一般真象。徐特立屬下的一位得力助手,原系延安地方上老辦教育的人,他有一
位太太,兩個孩子,新近又生了一個孩子。他在教育委員會工作,除吃飯以外,一向是不支
薪的,因而他的太太和小孩們均在家裡無以果腹。但邊區政府窮得要命,沒有津貼職員家庭
生活的辦法。結果還是由徐特立在教育委員會職員伙食尾子中抽出少數的金錢,來暫時津貼
他。
毛澤東也曾說過要是使邊區政府成為國民政府下的一個模範單位,它的設施須作為許多
敵後游擊根據地抗日民主政權的指南,但他並不了解政府機能的範圍和內容,實際上只想使
邊區政府能在某些方面裝點門面(這也許是毛氏不能很好統治一個國家的基本原因之一)。毛
澤東等中共要人在這個問題上有許多錯誤觀點,大別之為下列各點:一、他們忽略了許多歷
史教訓乃至列寧的遺訓,不將政府機構看作最重要的和最有效能的工具,或者換句話說,只
有奪取政權的抱負,沒有好好運用政府機能的知識。二、他們太重視黨的權力,而又不了解
黨與政府的正確關係,因而黨部對政府工作干涉太多。三、由於革命實行中養成了許多粗糙
的革命觀念、游擊思想、不合理的平等觀念等,無法深刻認識法律和制度等的重要性。
當時邊區政府的改組可不容緩,在許多重要問題上都無法澄清,在十分草率的情形下,
組成了新的陣容。九月中旬在中共中央認可下,邊區政府實行改組:張國燾任主席,陝北老
幹部潘自力任秘書長,馬明芳(陝北老幹部)任民政廳長,曹菊如任財政廳長,劉志丹之弟
劉景范任建設廳長,新由國民黨區域來的文藝作家周揚任教育廳長。從這名單中,人們可以
看出陝北色彩加重了,編制則大體仿效國民政府的法規。
改組後的邊區政府立即召集一次限制縣長會議,所有陝北二十二個縣長都參加了。當時
我和我的同僚們,都很注意研究當地實況,但結果一切都茫茫然。原來陝北只存在一些游擊
區域,毛澤東等到陝北以後,也只掛起了一塊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招牌,為了解決軍隊的
供應,一切現炒現賣。因此這個素來不平靜的區域,從國民黨到中央,歷來都是一團糟。沒
有人口統計,甚至誰也不知道較真實的人口概數;從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去看,都找不出一些
可靠的成規。因此我們只有縮小範圍,研究一下陝北老百姓的負擔。以前收稅的方法極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