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頁
周瑜認知的孫策,明果獨斷,志在天下,怎會如此執著內力氣感?毫不猶豫捨棄有地域限制的內力氣感,才應該是孫策應有的風範啊。眼前這位後悔這後悔那的孫策,根本不是周瑜熟悉的孫策。
第491章 養寇自重
第491養寇自重
可惜,周瑜已經沒有時間和孫策溝通暢談。
孫策迴光返照囑咐周瑜四件事之後,瞳孔很快散去光彩,變成一具冰冷而又僵硬的死屍。
孫策終究還是死了。
癱坐孫策屍體之側,周瑜三分悵然七分迷茫。腦海迴響孫策臨終前語無倫次的生死之間有大恐怖感慨,周瑜莫名地有些失望:孫策何時變的這樣脆弱?什麼叫做沒有意義?討定揚州,躍馬荊徐,曹操、袁紹爭相拉攏,難道這還不夠?
……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
死去的人已經永遠逝世了,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下去。
周瑜固然感情上不願意接受孫策死亡,理智上卻在討要3枚異寶之前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既定計劃里,假設孫策沒有活命希望,周瑜準備效仿孫策放棄所謂的內力氣感,率軍返回吳郡,竭盡所能保住孫策的基業遺產。
另外,孫策之死疑點叢叢。孫策遇刺時,不僅出行路線泄露的清清楚楚,貼身佩劍也被人做了手腳,極大概率是陰謀者處心積慮所為。而在孫策遇刺之前,一些知情者就曾委婉建議孫策注意安全,可惜孫策卻小覷了陰謀者的手段,最終才有此禍。周瑜因為在吳郡信誓旦旦保證能夠救活孫策,結果果如周瑜預料,返回廬江郡途中,周瑜連續遇到四五次刺殺。刺客或者自稱前揚州刺史劉繇門客或者自稱廣陵郡太守陳登門客,但是這些自稱,恐怕和許貢門客一樣不可信。
種種跡象表明,孫策遇刺並非偶然事件,而是某些人精心策劃的陰謀。
誰是幕後黑手呢?
周瑜心中有懷疑對象,卻不敢肯定。
無論如何,周瑜發誓一定要調查出真相,梟首賊子叛臣為孫策復仇。
可憶及孫策臨終前的悔恨,周瑜突然遲疑起來。純粹分析政治局勢,督軍回師吳郡奪取最高軍事指揮權,無疑是此時最好也最恰當的抉擇;可考慮到長生種子的存在,這一策略就值得深思熟慮了。
斟酌數日時間,周瑜放棄總攬朝政誘惑,毅然決定繼續鎮守廬江郡。
至此,歷史有了較大偏轉。
現實世界歷史裡,孫策逝世後,周瑜無視各地官員留守本地政令,以奔喪名義率兵回師吳郡,並留在孫權身邊,是謂“內事有疑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早期,周瑜權勢極高,地位幾乎可以當得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評價。千年殺戮世界裡,周瑜卻主動放棄了督軍回師吳郡,孫氏政權格局自然演變成全新局面。經過數月時間妥協,孫權舅舅吳景取代了現實世界歷史裡的周瑜,暫時總攬江東諸郡軍事權柄。
孫策到孫權的權力交接期間,宗族有異心,權臣有貳志,形勢非常惡劣。孫權倘若貿然率軍征戰四方,勝利也就罷了,一旦慘敗收場,必將演化成無法承受的全面內亂。為了保證江南數郡基業,孫權不得不主動放棄淮南三郡,任由揚州刺史劉馥招撫賊兵潰將。
這時候,曹操與袁紹的中原大決戰如火如荼,曹操間或贏得局部戰術小勝利,不斷阻遏袁軍;袁紹則穩步推進,牢牢占據戰略總優勢。總體而言,曹操明顯處於劣勢,無暇支持劉馥趁亂進攻孫權。曹操和袁紹決出勝負之前,劉馥也不敢在南方輕啟戰端。
此時此刻,和平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劉馥依託淮河固本,以合肥為揚州新治所,從容安撫地方武裝;孫權努力維持長江防禦體系,在長江之北僅僅實際兼併了沿江諸縣。具體到廬江郡,魏東生站隊劉馥陣營,從容扶持陸康就職廬江太守,對壘由孫策任命的廬江太守周瑜。陸康實際管轄陽泉縣、蓼縣、安風縣、安豐縣、雩婁縣、六安縣、灊縣、龍舒縣等地,周瑜實際管轄襄安縣、臨湖縣、舒縣、居巢縣、皖縣、尋陽縣等地。
陸康這位廬江太守,是由絕聖門遙控的傀儡。儘管魏東生沒甚爭霸念頭,他卻實質獲得了半個廬江郡。俗話說,在其位,謀其政,魏東生自然不會浪費北廬江郡地盤。魏東生匯總十世轉生經驗,結合長生種子體系影響力,有條不紊地在北廬江郡內進行軍事改革和政治改革實踐。混亂無序的北廬江郡,一點一滴地在魏東生手中散發勃勃生機。
與魏東生相比,周瑜管轄的南廬江郡,卻不甚樂觀。
權力就在那裡,你不去搶占,就會被別人搶占。吳景和張昭扶持孫權稍稍穩定時局不久,某些官員斷斷續續開始攻訐周瑜“恃孫策餘威恣意妄為”“隱然有不臣之心”,要求周瑜立刻回返吳郡解釋清白。
輿論霎那間把周瑜逼到兩難絕境。
經過數月時間緩衝,吳景和張昭已然建立孫權時代新秩序,軍政民事各有歸屬。孫策剛死時候,人心未定,周瑜可以趁機督軍回師吳郡,奪取輔政大權;而現在,周瑜再敢率軍返回吳郡,吳景和張昭立刻視之為仇敵,集結兵馬鎮壓周瑜。率軍覲見孫權這一條路,已經堵死。
孤身回吳郡,情理並茂向孫權請罪呢?這一條路,恐怕也不可行。孫權繼位之前缺乏功名威望,純粹以孫策恩蔭統轄四方,小朝廷里充滿了妥協氣氛。此時此刻,孫權既沒有孫策的威望,也很難如臂使指控制地方權臣。無論孫權想殺周瑜還是不想殺周瑜,一些敵視周瑜的政治派系,都能從容構陷缺乏後援的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