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頁
由於海路遙遠,定都南直隸的魏夏王朝管理南洋諸島的政治成本高到不可思議。魏安昊索性破罐子破摔,也把南洋分封了事,先把蘇門答臘島給了偽帝魏修文,國名為“佛齊”;而後把爪哇島給了親兒子,國名為“順塔”。
一則為了遏制魏修文後裔威脅魏安昊直系後代,二則為了遏制南洋誕生類似魏安昊的新威脅,魏安昊又匯總馬來半島少數直轄領地,立一藩國“海星”;匯總加里曼丹島沿海少數直轄領地,立一藩國“婆羅”;匯總菲律賓少數直轄領地,立一藩國“呂宋”。順塔、佛齊、海星、婆羅、呂宋等南洋五藩國從此互相制約,誰別想憑藉海洋地理威脅皇室。
異姓五國公,南洋五藩國,內地八親藩,魏安昊把魏東生的帝國夢肢解的七零八落。
1366年,魏安昊逝世,嫡長子魏晟英繼位,是為魏夏王朝第三代皇帝。
同年,魏東生再次降臨異世界。
魏東生的第二世歷練身份是他的重孫子。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兒彆扭,卻是事實存在的玩笑。劣品明日環以不可思議威能抹除了“魏東生”三字的痕跡。魏東生第一世歷練痕跡,無論順塔國王期間的所作所為,還是逐鹿中原時期的典故遺命,都變成了“魏漢生”的功業。
這種抹除,就像word文檔的替換功能,作者搜尋魏東生三字,全部替換成“魏漢生”。替換之後,魏東生就可以繼續以“魏東生”名字延續第二世歷練。
劣品明日環已經把第一世魏東生替換成了魏漢生。
世人而今聽到魏東生三字,只會把魏東生當成魏漢生的後裔。
於是乎,魏東生第二世歷練身份就成了世人眼裡的魏漢生次子的孫子。
對此,魏東生囧然無語。
魏夏王朝第三任皇帝魏晟英是魏東生的孫子,海外五藩國和內地八親藩的各國國王,也要麼是魏東生的兒子,要麼是魏東生的孫子或重孫子。想到自己的同僚或上級真實身份竟是自己的血親後代,魏東生不禁泛起尷尬情緒。
閒話暫且不說。
魏晟英分封諸國時,第一世魏東生的孫子,第二世魏東生的名義父親,奉命守土山西,是為晉王。
1357年,第二世魏東生的名義父親去世。
內地八親藩、南洋五藩國、異姓五國公等王公,近些年為了令後代順利繼承爵位,一致態度刪改了繼承者法案修正繼承人必須年滿二十四周歲的約束條款。因此,第二世魏東生名義父親去世之後,魏東生立刻以九歲之齡繼承晉國國王。
為了行文方便,而後第二世魏東生縮寫為魏東生,第一世魏東生縮寫為劣品明日環修正之後的魏漢生。
魏東生繼承晉國國王之後並沒有前往晉國統領朝政,而是客居開封接受教育。
之所以沒有及時歸國,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第二任皇帝魏安昊為了拆散實權兵將威脅,把他們零散分配給內地八親藩管轄,晉國也因之駐守一些驕兵悍將。皇室無法管束的實權兵將,空架子式晉國小朝廷自然更難約束這群驕兵悍將。魏東生監護人害怕驕兵悍將暴起發難脅迫魏東生,索性留在臨近晉國的河南行省,遠距離遙控晉國朝政。
其二,蒙元只是被北伐群將趕出了中原,元帝妥懽帖睦爾逃亡草原之後,仍然不死心地持續侵擾邊疆諸藩國。為了合力抵禦蒙元或者說北元的威脅,李姓唐國、魏姓周國、魏姓晉國、毛姓魏國、魏姓趙國、魏姓燕國、朱姓樂浪國等邊疆藩國締結了針對北元侵擾的長城同盟。晉國之所以拿驕兵悍將沒辦法,亦是因為王室需要他們配合長城同盟諸藩抵禦北元時不時的侵擾。
當然,最遲弱冠之年二十歲,魏東生必須回到晉國梳理朝政。
第二世歷練危局和第一世有相通之處,都是主幼臣強,被架空了權力。但是,有了魏氏宗親外援,有了分封制繼承者法案約束,哪怕晉國誕生了比楊新寧還要權勢滔天的跋扈權臣,他也極大概率不敢泛起謀朝篡位心思。而有了第一世政治博弈實踐經驗,魏東生假借皇室及內地八親藩、異姓五國公外援,很容易就能奪回屬於晉王的合法權力。
可是,魏東生的上進通道也僅限於此了。
與孤懸爪哇的順塔王國不同,晉國西邊是魏姓周國,北邊是毛姓魏國,東邊是魏姓趙國,南邊更是由皇室直轄的河南行省,四面八方鎖死了晉國的擴張空間。魏東生稍有武力擴張領土的意圖,就會迎來皇室率領十八藩國的征討聯軍。
那麼,第二世做什麼呢?
總不能困在山西一輩子吧!
奪權期間魏東生慎重思考一段時間,決定完成上輩子未完成的夙願,終結十八藩國並存的亂世。
話說,魏東生親自感受碎片化的帝國版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第四子魏安昊。就一名君主來說,魏東生滿意魏安昊的抉擇,因為如果魏安昊不願妥協簽署尊王攘夷盟約,魏夏王朝極大概率敗落在魏修文手中。可因為現實世界裡的華國傳統教育,魏東生又天然推崇六合諸侯的大一統理念,希望國內別無藩國,最少中原不能這樣的零零碎碎。
想大一統,首先要奪權。
奈何當代皇帝是魏東生的親孫子魏晟英。第一世歷練時,魏東生立魏安昊為太子,常常把魏安昊的嫡長子魏晟英帶在身邊。想到魏晟英小時候的可愛面孔,魏東生就不忍心陰謀政變篡奪他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