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7頁

    只不過,戰爭不是兒戲,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決定的。一旦開戰的話,就再也沒有退路了。如果打勝了的話,那自然好,德國將因此而一飛沖天,成為世界霸主。但如果打敗了的話,後果同樣不堪設想。所以,沒有人敢冒這個險。在沒有能夠準備充分之前,大家都不想開戰。

    不僅德國是這樣,協約國的各成員國,未嘗也不是這樣的。所以,國際局勢看似非常的緊張。但是,戰爭卻似乎一時半會兒根本就打不起來。當然,不排除會有突發事件爆發,從而引發戰爭。

    義大利王國,羅馬,王宮內。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正在和首相喬瓦尼·喬利蒂說話。

    「首相閣下,我們拒絕了德國人的請求,沒有表現出對他們的支持,這恐怕會讓德國人懷恨在心的。畢竟,我們和德國人是盟友,這樣得罪他們,恐怕有些不太妥當吧!」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憂心忡忡。

    「國王陛下,之所以沒有表態支持德國,完全是為了義大利王國的利益著想。如果德國和法國因為摩洛哥問題而爆發戰爭的話,後果將十分嚴重。同盟國和協約國,將因此而開戰。如果我們要履行盟約的話,那我們也會捲入到戰爭當中。這對於義大利王國,將是十分不利的。」喬瓦尼·喬利蒂首相說道。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點了點頭,和很多義大利官員一樣,他也是並不看好德國人的。畢竟,英法俄三國,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英國人,幾百年的世界霸主,可不是白做的。有那麼多的國家曾經想要挑戰大英帝國,但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如果義大利王國跟隨德國挑戰英國,勝了還好,他們將因此而獲得大量的利益。但如果敗了的話,後果也非常的嚴重。

    「首相閣下,如果戰爭爆發的話,德國人會獲勝嗎?」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問道。

    「陛下,這非常難說。雖然,德國人的軍事力量正在不斷的發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毫無疑問是處於劣勢的。」喬瓦尼·喬利蒂首相說道。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點頭表示認可這個觀點。

    「陛下,藉助這一次摩洛哥問題吸引了歐洲列強的眼光,我們準備已久的計劃,可以實施了!」喬瓦尼·喬利蒂說道。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頓時眼前一亮。

    「既然準備好了,那就進行吧!重現偉大的羅馬帝國時期的榮光,將從現在開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興奮地說道。

    第0158章 石油開採權  

    古羅馬帝國,統治區域橫跨亞歐非三個大陸,威震整個歐洲、西亞和北非,堪稱當世霸主。義大利王國,也自詡繼承了羅馬帝國的衣缽,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重現古羅馬帝國時期的榮光。

    儘管,歐洲強國林立,義大利王國想要崛起,非常的困難。但是,義大利王國的國王和政府,都在為此而奮鬥。為了進一步的向外擴張,以實現將地中海變成自己的澡盆的目標,義大利王國一直在積極的準備。而他們首先盯上的目標,無疑就是日漸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在歐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不是那個將歐洲各國打的丟盔棄甲的強國了。他們的領土面積,一再的縮小。雖然,北非名義上依舊是屬於奧匈帝國的領土。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各國覬覦和入侵的對象了。很多地方,都已經淪為了歐洲各國的殖民地了。

    義大利一直企圖奪取土屬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今屬利比亞),作為在北非擴張的前進基地。

    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是土耳其在北非的一片荒漠,經濟價值有限,但戰略地位重要。它與西西里島對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較狹窄的海面。1881年在瓜分土耳其波爾泰政府占有北非領地的過程中,阿爾及利亞(法國於1830年開始入侵逐步使之淪為殖民地)和突尼西亞(1881年)先後淪為法國的保護領地,因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北非的名義上的屬地也歸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國準備以此為由兼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這一企圖遭到歐洲國家,特別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義大利的反對。為此義大利積極進行政治外交活動,與各列強達成協議和默契(與德奧兩國結成三國同盟),承認了義大利在北非的利益。為了作好吞併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省的準備,義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間,不斷向兩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購買土地,積極擴充勢力;派海軍軍官換上漁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沿海捕撈海棉為名,進行海岸測量;指使義大利天主教神甫以傳教為名,深入內地收集情報。義大利吸取1896年在衣索比亞失敗的教訓,不斷窺測選擇時機。  

    「陛下,摩洛哥危機的爆發,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如果錯過這個機會的話,我們將很難再找到這麼好的機會了。所以,我們不能夠放過這一次機會。」喬瓦尼·喬利蒂說道。

    「嗯,我完全贊同這一點。不過,在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戰之前,我們最好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說道。

    喬瓦尼·喬利蒂首相點了點頭:「英法等國,應該不會有異議的。這一次我們沒有支持德國,他們投桃報李,也該對我們的行動表示默認。至於德國人,雖然對我們有所不滿。但我認為,德國人不會愚蠢的將我們逼的倒向協約國一方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