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頁
至於高句麗對華夏的「愛」,自然是華夏的文化,服飾,建築,橋樑,在高句麗國中,漢字,中原先古聖賢的著作等等,這些東西只有貴族有才資格學習,高麗的貴族們皆以寫漢字,說漢話為榮,將其當做高人一等的象徵。
兩國之間如此複雜且纏綿悱惻的愛恨情仇,如果擬人化的話,能寫一本三百萬字的言情小說,肉麻得死,中間還要加上百濟新羅這兩個小三小四,以及倭國這個綠茶婊……
……
三日後,唐軍兵臨遼東城下。
遼東城方圓地勢平坦,這裡是高句麗國西面僅剩的一片平原沖積地帶,適合騎兵衝鋒,大軍剛到城外,便馬上紮營戒備。
李世民的帥帳還沒搭建好,馬上便派人向遼東城射去招降書信。
遼東城的守將名叫趙惠公,聽起來像是春秋戰國時期某個諸侯國的大王,這個人倒有一副硬脾氣,李世民派人射進城裡的招降書很快到了他手裡,然後這個傢伙膽子不小,估計也覺得自己在幾十萬敵軍的圍困下命不久矣,索性破罐子破摔,沒過多久居然給城外的唐軍大營也射了一封書信,這封書信跟李世民的招降書幾乎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把名字改了一下。
李世民氣壞了,這是給臉不要臉了,憑城裡區區幾千兵馬,居然敢招降數十萬大軍統帥的大唐皇帝,還要李世民脫去衣裳,坦胸負荊,面城而拜……
李世民氣得差點原地爆炸,然後,雙方和平的最後一條通道徹底切斷。
既然無法招降,那就刀兵相見吧!
……
李素這幾日待在營房裡,心情越來越憂慮。
數十萬大軍勢如破竹,直擊高麗邊城,看起來確實是好事,士氣如虹,高歌猛進,多麼提神醒腦。
可是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一切太順了,而且直到現在李世民也絲毫沒有將兵馬分散開的意思,三十萬兵馬圍在遼東城周圍,看似是獅子搏兔之勢,實則隱患太多。
打仗這種事不是做算術題,比如敵人殺你十萬兵馬,你還剩二十萬,打仗不是這麼算的。
也許在自己的十萬兵馬中了埋伏被殺之後,剩下的二十萬兵馬軍心已然動搖潰散,那麼這二十萬人基本就沒有了戰鬥力,只要稍微嚇唬一下,這二十萬人就會扔下兵器掉頭逃跑,這不是誇張,而是事實,華夏上下幾千年,類似十幾個敵人追殺潰逃的上千將士,漫山遍野到處跑的奇葩畫面舉不勝舉。
如此多的軍隊集中在一起,很容易會出現這種現象,數十萬大軍,與敵軍作戰後,勝利並不足為奇,一旦稍有小敗,敗績就會被無限放大,恐懼和怯戰的心態將會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全營擴散,最後稍微遇到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全軍潰敗的導火索。
此時唐軍正是春風得意之時,這些隱患沒人看得見,但李素能看見,正因為如此,李素才會覺得分外憂慮。
更煩心的是,偏偏這些憂慮還不能向李世民勸諫。如今李素眼裡的李世民已經完全魔怔了,仿佛中了邪一般,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他只相信自己,他要將滅國報仇之功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他已經被得勝還朝之後百姓的叩拜和歡呼聲沖昏了頭腦。
左思右想,李素悲哀的發現,只有冷眼旁觀李世民在高麗遭遇一場大敗之後,他才會清醒過來,或許那時,他才聽得進忠言勸諫。
……
大軍圍困遼東城,李世民還未下令攻城。
李素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想的,或許這位英明的帝王也有拖延症吧。
圍城三日,李素無所事事地整天在大營里晃悠,無聊時便調戲貶損一下新收的丫鬟高素慧,毒舌刺激得高素慧白眼直翻,怒不敢言,李素便由衷感到一陣快意。
跟這位抖M姑娘相處久了,李素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個變態了……
難道這位姑娘激活了自己骨子裡的隱藏屬性?
清晨醒來,李素向方老五問了時辰,發現已過卯時,再聽聽大營內靜悄悄的氣氛,於是暗嘆口氣。
圍城第四日,看來今日李世民仍然沒有攻城的打算。
洗漱過後,李素在大營內繼續遊蕩,一邊漫無目的的走,一邊猜測李世民的用意。
按說兵貴神速,數十萬大軍進入敵國境內,更應該速戰速決,小小一座遼東城,李世民竟拖延了四天,難道他在等待高麗援軍到來,然後將他們一舉全殲?
胃口不小呀。
孤魂野鬼般四處遊走,李素不知不覺發現自己已走到轅門外,再往外走就是大營外了,敵國境內最好老實點,誰知道附近有沒有埋伏棒子的兵馬呢?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李素立馬往回走。
走了幾步,靠近轅門的一間營房內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李素好奇地停下了腳步。
「幾十萬大軍,全部停滯在同一個大營里,這樣下去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那就是全軍覆沒的大事!」
「薛禮,咱們這一火里就你聰明,就你能耐,別人都是傻子是吧?連陛下和諸位將軍都沒覺出問題,偏偏你看出來了,看來你遲早是當大將軍的料,將來發達了可別忘了咱們這些貧寒袍澤呀!」
冷嘲熱諷的話音剛落,營房內傳出一陣轟然大笑。
那個名叫薛禮的人顯然生氣了,卻無法解釋清楚,只好長嘆道:「爾等鼠目寸光,我實不願與爾等多言,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