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刀劍和皇威已失去作用,李世民忽然覺得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襲上心頭。
急促的腳步聲在深夜的殿外長廊上迴蕩,李世民心頭愈發沉重,仿佛壓了一塊重石般喘不過氣來。
深夜裡,如此急促的腳步,往往意味著又一樁禍事發生。
這幾日心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李世民只覺得自己快崩潰了,聽到腳步聲,心中的怒火徒然直衝腦門。
殿門外,一道戰戰兢兢的身影跪下,卻是一名宦官。
「啟奏陛下,尚書省急奏……」
李世民爆發了,狠狠拍了一下身前的矮几,大怒道:「又是哪裡出了禍事?每日不是瘟疫就是急奏,朕的大唐難道天人共譴,竟無一可取乎?」
「滾!給朕滾遠!今日朕一個字都不想聽了!」
宦官嚇得身如篩糠般抖了起來,額頭汗珠滾滾而落,心念電轉,壯起膽子道:「陛……陛下,這份急奏不,不是壞消息,是好事呀……」
「好事朕也不想……慢著,好事?什麼好事?」李世民回過神了,眼中緩緩升起一縷希望的光芒。
「陛下,尚書省接到涇陽縣令急報,言稱孫思邈孫老神仙已在太平村找到了一位能克制天花之人……」
「什麼?」李世民呆立片刻,隨即面露狂喜,當下顧不得君王儀態,三兩步跑到宦官面前,面目猙獰地瞪著宦官:「再說一次!孫思邈找到克制天花的法子了?」
「陛……陛下,不是孫老神仙發現的,而是涇陽縣治下太平村的一位村民發現的,孫老神仙親自驗證過,此法對天花有效,可使未染上天花者一生不染此瘟病……」
李世民喜悅的神情漸漸古怪起來:「孫老神仙都未能找到克制之法,卻被太平村的一個村民找到了?」
「正是,此村民姓李,名素,涇陽縣令奏報上說,孫老神仙對此子多有褒揚之辭……」
李世民渾不在意地揮揮手,多日陰霾的心情此刻終於放晴,至於李素是什麼人,對一位掌控千萬子民的皇帝來說,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都城長安的動盪人心終於可以安定了,朝堂和民間種種不利的傳言可以平息了,而他的皇位也重新穩固了。
一個籍籍無名的村民,解決了李唐帝國一次大危機,挽救了關中萬千子民,是大功德,也是大喜。
「國之大喜,焉能不論功而賞?下旨,召三省六部官員立刻入宮朝會,孫思邈心憂社稷,以老邁之身親赴疫區,解萬民於倒懸,雖無功卻有勞,老神仙曾經三辭為官,朕不勉強,賜萬金,帛百匹,涇陽縣太平村村民李……李……」
宦官小心翼翼地提醒:「李素。」
「李素為我大唐立此大功,此功非爵而不能賞也,欽封涇陽縣子……」李世民神情興奮,滔滔不絕,語速快如連珠炮。
宦官面頰抽搐幾下,見李世民興奮得不能自已,宦官欲言又止,躬身應是。
李世民心細如髮,發現宦官神情不對,頓時停下來,皺眉看著他:「你有話說?」
「奴婢不敢,奴婢無話。」
「賜爾無罪,快說。」
宦官冷汗潸潸,猶豫片刻,終於道:「啟奏陛下,那太平村的李素,今年才十五歲……」
李世民睜大了眼睛,吃驚地道:「十五歲?這……竟有這等本事?」
隨即李世民很快明白了宦官的意思,嘆了口氣,神情不知是遺憾還是喜悅,他終於從失控的狂喜中恢復了冷靜,苦笑搖頭道:「英雄出少年啊,朕老了……十五歲,尚未行冠禮,封爵殊為不妥,怕是朝中非議頗多,少年成名,木秀於林,封爵是害了他,改一下旨意吧,特擢李素為太醫署醫正,專授克治天花之法,另賜萬金,良田二十畝。」
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
孫思邈留在了太平村。
對孫老神仙的決定,李素表示很……嫌棄?
他越來越覺得這位仙風道骨的老道長很煩人,好像路邊撿到了金子似的,一個勁的圍著這塊金子轉悠,而且態度很霸道,規定他提問題時金子必須回答他,否則便是不尊老,不禮貌。
勿用置疑,李素就是那坨被他撿到的金子,實在是時乖命蹇,點背不能怪社會……
由此可見,和尚和道士果然惹不起,李素就是一個典型的惹到他們的下場。
陽光很舒服,唐朝的空氣比前世不知好了多少倍,李素和孫思邈慢慢走在鄉間的田埂上,清新自然的空氣里,飄散著一絲淡淡的人間煙火氣。
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應該坐在院子裡,泡上一壺茶,捧著一本書,舒舒服服地享受冬日裡難得一見的和煦陽光,而不是跟一個快飛升的老頭扯一些無聊至極的閒話。
然而,孫思邈似乎很認真,未將二人之間的話題當成閒聊,李素每回答一句,孫思邈總要沉默片刻,嘴唇喃喃蠕動,好像將他的每句話背下來似的。
「『細胞』此物……貧道聞所未聞,呵呵,小娃娃,莫非你故意捏造出來誑騙貧道的?」孫思邈捋著飄逸的白須,笑得仙氣繚繞。
「小子確實在胡說八道,老神仙莫往心裡去,村西頭還有兩戶人家要種牛痘,老神仙,他們需要你……」李素的目光充滿了哀求,哀求老神仙放過他,幹什麼都好。
類似把他支遠趕走的明示暗示,李素大概說了七八次,每次都被老神仙輕鬆推回來,很神奇,唐朝可能已經有了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