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頁
李素坐在人群里,心中卻湧起無比敬佩之情。
不愧是天可汗,不愧是胸襟如海的盛世明君,這一番話里已透出太多的政治智慧了。
首先是不迴避不推諉,直面兩國事端的態度值得讚賞,其次,堂堂正正的認錯,不論犯的錯多麼離譜,當著各國使節的面,至少能體現大唐皇帝是個公正無私的皇帝,將來各國與大唐發生任何的外交事件,這位皇帝陛下的公正態度都能給各國強大的信心和好感,第三,作為天可汗,我都主動認錯了,接下來的大殿比試,你們吐蕃總該給我也留點面子,莫讓我在各國使節面前難看,否則便是給臉不要臉了,那時我就算發飆,各國使節們的面前我也有充足的值得被理解的理由。
短短一句話,透出好幾層意思,順手還給對方挖了個坑,不跳都不行。李素終於明白,皇帝這個職業,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那些諸如李承乾等草包似的野心家,只顧著造反當皇帝,卻沒想到那皇帝寶座就算讓你坐上去了,你適合幹這份職業嗎?凡事只想著「當肆吾欲」,這個皇帝的位置你能坐幾年?
……
李世民的話輕飄飄扔出去了,現在輪到祿東贊左右為難了,萬萬沒想到,這位皇帝陛下開口第一句話便猝不及防的把他懟到牆上動彈不得,現在該怎麼辦?繼續與五國比試,便說明吐蕃氣量狹小,不過一個女人的事,人家皇帝陛下都主動認錯了,還不依不饒的跟別人爭?若主動放棄比試,吐蕃就此退出,傳回吐蕃國內,那些原本恨他恨得牙痒痒的吐蕃貴族們還不得拼了命給他安罪名?最輕也是「喪辱國威」,至少這個吐蕃大相是當不成了。
左右思量,進退兩難,良久,祿東贊狠狠一咬牙。
吐蕃氣量狹小便狹小吧,傷的是吐蕃國的名聲,但主動退出傷的可是自己的利益,甚至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孰輕孰重?
當然是自己的老命更重,祿東贊可沒有視死如歸的勇氣。
於是祿東贊沉默許久後,終於垂頭道:「陛下,和親之事或可不提,但難得與各國使節有見面的機會,外臣還是想與各國使節切磋一番,請陛下成全。」
李世民絲毫不見異色,祿東贊的回答原本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從沒指望幾句話能勸得祿東贊主動退出,剛才那番話的目的其實也只是搶先占住道德制高點而已。
含笑看著祿東贊,李世民點頭道:「各國切磋的機會確實難得,朕也想見識一下各國俊傑與我大唐相比斤兩幾何。罷了,這便開始吧,李素,便由你來出題……」
李世民話沒說完,祿東贊忽然道:「慢著,陛下請恕外臣失儀之罪,為公平之見,外臣以為,出題之事可不勞大唐出手,由我們五國使節各自出題,考量對方,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李世民和李素的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
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
玩遊戲肯定不是一個人的事,至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參與,人多了,難免出現紛爭,於是世上便有了「遊戲規則」這個東西。
任何遊戲都必須有規則,大到國與國之間驚心動魄的博弈,小到小孩撒尿比誰尿得遠,勝負都由規則決定,違反了規則便代表出局,實力強大者則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
人類數千年的歷史,遠從上古先賢決定部落首領,近到國家憲法的制定,「遊戲規則」四字貫穿始終。
當然,也有不願服從規則的,這一類人的結局很極端,不是被規則制定者滅掉,便是揍翻制定者,由自己重新制定規則,國,家,個人,皆是如此。直到後來,出現了「道德」這個東西,從此以後,遊戲規則變得更複雜,被制約的律法也越來越多,數千年改朝換代無數,期間遊戲規則也改變了無數,但「道德」這個東西,始終沒變過,無論什麼遊戲,「道德」總歸是一根不可能改變的標杆,一切更迭變遷,「道德」是永遠不能變的。
此時此刻的太極宮千秋殿內,所有人的神情都很詫異,因為吐蕃大相祿東贊忽然提出要更改遊戲規則。
一言既出,滿殿皆驚。
心情最糟糕的莫過於李世民和李素了,今日這場比試,君臣二人心裡清楚是怎麼回事,所謂「比試」,其實原本只是走個過場,大家決出勝負,場面上各自能下台就行了,原以為祿東贊既然服了軟,今日大殿之上自然會默契的配合,大家演完這齣戲,大唐和吐蕃接下來繼續和平友好,李世民甚至覺得另外再許個公主給吐蕃也未嘗不可。
沒想到祿東贊的腦迴路跟普通人不一樣,服軟歸服軟,該爭的面子也必須爭。
李世民的臉色已然陰沉下來,面無表情地看了李素一眼,這一眼,大概相當於一萬柄飛刀刷刷刷,李素臉色發白,冷汗順腮而下。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趕緊把祿東贊出的么蛾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李世民事後一定會咬著牙把他剮成一片一片的,一半清蒸,一半燒烤……
很顯然,祿東贊是個很懂玩遊戲的人,遊戲最重要的是公平,規則和玩法終歸不能由一方說了算,大家一起定下規則,讓結局變得有懸念,遊戲玩起來才有意思。
比試招親是李素提出來的,作為主場,由大唐出題似乎也說得過去,可是祿東贊的邏輯不一樣,哪怕是走過場,這個過場也必須精彩一點,所以出題不能由大唐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