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頁
李素苦笑應是,世上為何那麼多人對權力無比熱衷?這就是原因了,自己辦不了的事可以推給下面的人辦,下面的人沒辦好,很簡單,一刀剁了,再換個人繼續辦。
淡淡看了李素一眼,李世民道:「今晚,你還是老老實實蹲在大理寺吧。」
李素愕然。
李世民哼了哼,道:「你入獄這幾日,吐蕃大相祿東贊發了瘋似的上躥下跳,求朕嚴懲破壞兩國和親,挑起六國使節惡鬥的罪魁禍首,這個罪魁禍首,當然就是你了。朕若將你從大理寺放出去,你怕不怕祿東贊找你拼命?」
李素頭皮一麻,急忙道:「臣住大理寺,臣喜歡大理寺,那裡幽雅怡人,令人流連忘返……」
……
李素又進了大理寺。
這次是心甘情願進來的,而且是李素主動要求的。
對大理寺的獄卒們來說,今日顯然是大起大落的一天,早上剛把這尊瘟神恭送離開,沒過幾個時辰居然又回來了……
你真把這裡當成了第二故鄉了麼?
李素大搖大擺地住進了專屬於他的牢房,獄卒們滿臉苦色,神情黯然地侍侯他,穿衣吃飯,掃地倒水,獄卒們幹這些活兒時不僅要手腳麻利,而且還要帶著笑容,笑容是李素要求的,按李素的說法,獄卒屬於人民公僕,是為人民服務的,既然是服務,就必須拿出敬崗愛業的態度,對任何人都要微笑服務。
獄卒們不約而同有了告老還鄉的念頭,並且深情地思念起自己的父母,在他們的記憶里,對自己的父母都未曾如此孝順過,反而把一個年輕小混帳當成了祖宗,侍侯得舒舒服服,實在該被雷劈一百次……
……
李素回到大理寺繼續當大爺時,長安城又發生了大事。
李績行動了。
李績並不知道李素被召進太極宮後,君臣之間到底說了什麼,他只知道李素從宮裡出來後又被關進了大理寺,這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李績與府中門客商議半天,大家得出一個結論,恐怕李世民仍未息怒,否則李素出宮後不會仍蹲大牢,照此判斷,李素多半還是要被流放黔南的。
李績急了。
第二天朝會,以李績為首,包括李靖,程咬金,牛進達,段志玄等武將,甚至還有幾個連李素都未曾有過交往的諸如蕭瑀,唐儉等文臣一同聯名上疏,求赦李素之罪。
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
猝不及防間,李績忽然向世人展示了肌肉。
在朝堂君臣的印象里,李績領兵打仗的手段很毒辣,與敵交戰的風格是一環套一環,大環套小環,往往事先便給敵人布下一個異常龐大的局,就像給籠子裡的老鼠畫下了一個超大的迷宮,老鼠好不容易從一個死胡同里鑽出來了,一步踏錯又進入了下一個死胡同,跟程咬金大開大闔的作風不一樣,李績用兵就像屠夫用刀割肉,一片一片的割,交戰時先斷其糧草,再削其側翼,最後一刀一刀將中軍凌遲碎剮,可以想像,與李績為敵是一件多麼可怕且憋屈的事,戰場上的李績簡直就像一個冷靜的變態殺人犯,令敵人生不如死。
然而,戰場之外的李績卻是個很老實的人。
既老實又低調,從不像程咬金那樣搶功勞,而且死不要臉的把三分功勞吹噓成十分,要軍功要戰利品要土地要官爵,李績從來不爭也不搶,李世民下了旨他便領軍出征,得勝還朝後朝兵部把帥印一交,便安心在家中休養,軍功官爵什麼的,從來不計較,李世民給他,他便欣然接受,李世民不給,他也不爭不吵,渾若無事,怡然自得。
一個低調又老實,而且為人處世非常豁達的人,這些年下來在朝中攢下了不小的人脈,都說入朝為官等於一腳踏進了是非圈子,縱然不招惹是非,是非也會主動找到頭上,可李績卻是個特例,從早年降了李淵後,二十多年來官路順風順水,人脈越擴越廣,甚至連朝堂里的敵人都極少,幾乎所有人都與他有交情,或深或淺而已。
這樣一個人脈甚廣,為人和善的老實人,忽然發起飆來,能量往往是非常驚人的,像被逼急了的兔子,咬人特別狠。
程咬金,牛進達,李靖,段志玄,唐儉……
朝堂上有名有號,德高望重的重臣名將全被李績招呼過來了,一份厚厚的求情奏疏擺在李世民面前,落款處十幾個熟悉的名字,令李世民目瞪口呆。
李世民太震驚了,他到現在還處於懵然狀態,腦子裡嗡嗡作響。
任何事都有規矩,凡事要按規矩來,朝堂事尤甚。比如李素下獄這件事,案子其實並不嚴重,李世民的處罰嚴厲了一點,李素這小混帳這幾年仗著年輕,嘴也甜,見人便叔叔伯伯一通亂叫,逢年過節給每家送點新奇的小心意,兩車綠菜,幾十壇烈酒,幾盒包裝精美的香水等等,在他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經營下,滿朝文武對這個小混帳委實非常疼愛。
若說因為疼愛李素這個晚輩,李績進宮面見李世民為他求情,這個是很正常的,也是人情道理之中,如同牛進達那樣,盡了自己做長輩的心意,為他奔走了,求情了,最後被拒絕了,黯然嘆口氣,接受這個無法改變的結果,痛快地離去。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啊。
可是李績這次為了救李素,居然毫無徵兆地將多年積攢的人脈都發動起來了,冷不丁地搞了個聯名上疏,這無疑便令李世民萬分不解了,李績突然搞了這麼一出,顯然是壞了規矩,遊戲不是他這個玩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