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組織一個機關研究君憲,並反覆陳詞,袁世凱道:“你可與孫毓筠等談談。”
楊度退出總統府,即趕忙聯絡孫毓筠,策劃建立籌安會組織。這籌安會必得
找幾個名流列名發起,楊度找梁啓超不成,便設謀拉嚴復、李燮和、胡瑛、
劉師培,加孫毓筠和他自己,共六人,時人稱為“六君子”,其中孫、李、
胡、劉皆是同盟會變節分子;楊度曾留學日本,後為清政府出洋考察憲政五
大臣起草報告,任憲政編查館提調。1907 年主編《中國新報》,主張實行君
主立憲,要求清政府召開國會。辛亥革命爆發前後,依附袁世凱,並與汪精
衛組織國事共濟會。1914 年任參政院參政。楊度雖然為袁世凱恢復帝制策
劃,但袁死後,他的思想開始轉變,並投向孫中山,擁護聯俄、聯共、扶助
農工三大政策,為民主革命奔走甚力。以後又幫助和掩護共產黨人,192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堅持黨的工作。嚴復此人政治上的變化似
乎與楊度相反。即前期進步,後期反動。嚴在1879 年從英國留學歸國,至
辛亥革命前,較有系統地翻譯、介紹和傳播了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成為近
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但他在辛亥革命後,政治上主張復辟帝制,文化
上提倡尊孔讀經。晚年反對民主,厭倦科學,詆毀五四運動。
這六人聯名通電各省,發表組織籌安會的宣言,不惜大聲疾呼道:“我
等身為中國人民,國家之存亡,即為身家之生死,豈忍苟安漠視,坐待其亡?
用特糾集同志,組成此會,以籌一國之安。”接著,楊度、孫毓筠、劉師培
等人又連續作文鼓吹帝制。楊度在《君憲救國論》中道:“中國人程度低,
共和決不能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共和而專制,不如立憲而行君主,
且共和國選舉總統時容易發生變亂,國家永無安寧之日,計唯有易大總統為
君主,使一國元首立於絕對不可競爭之地位,庶幾足以止亂。”此文由夏壽
田呈送袁世凱,袁閱後讚賞不已,交徐世昌、梁士詒等傳閱,並親筆寫下“曠
代逸才”四字,製成大匾一方送給楊度。又把楊度的奇文寄給段芝貴,叫他
在湖北秘密印出,分發給各省軍民長官看閱。
“六君子”還電請各省將軍、巡按使以及各公法團體派遣代表到京,共
商國體。楊度等決意為天下先,即在15 天內正式成立籌安會,楊度為理事
長,孫毓筠為副理事長,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為理事。各省將軍巡
按使看出楊度等亮相,等於是袁氏父子亮相,多半派出代表入京,且填寫志
願書加入籌安會。加入籌安會自然都是些主張君憲制的人,於是籌安會發表
了第二次宣言,道:“中國而行前日之真共和,不是以求治,中國而行今日
之偽共和,更不足以求治。
計惟有去偽共和而行真君憲,乃能名實相符,表里如一? .憲法之條
文、議員之筆舌,槍炮一鳴,概歸無效,所謂民選,實為兵選。我國撥亂之
法莫如廢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廢民主專制而行君主立憲。”如此
猖狂的籌安會引起舉國輿論抨擊,肅政廳也覺不安,呈請袁世凱將籌安會迅
予取消,以靖人心。但袁世凱對籌安會不僅不予取締,而且悉心保護,派出
軍警到籌安會和楊度等私宅守口站崗,荷槍實彈,盤查出入;袁世凱對那些
反對籌安會的國體研究會、治安會等等,則設法不准立案。
籌安會在袁世凱的支持下,又通電全國;各省及各團體代表已經投票
議決,一致主張君主立憲。又張羅“各省公民請願團”向參政院投遞請願書,
要求改變國體,且派出專員到全國各大城市聯絡。籌安會哪裡還是什麼學術
研究團體,它是道道地地的政治機關。
此番勸袁稱帝,倒叫楊度占先,一旁急壞了梁士詒,再不動手,便要
與帝制大業無幹了。此時梁士詒所領之交通系正遭大禍,再不振作,形勢不
妙。原來數月前,都肅政史莊蘊寬等提出彈劾案,彈劾津浦路局局長趙慶華
貪污舞弊,袁見交通系尤其是梁士詒恃功而驕,自立門戶,便想警告他們一
下,令趙停職交平政院審訊,平政院院長周樹模立即呈復,此案與交通次長
葉恭綽有關,袁又令葉停職待審。梁士詒、朱啟鈐、周自齊與葉恭綽皆是交
通系首領,又牽涉下面五大鐵路局長。袁召梁見面說:“參案本有君在內,
我令划去了。”梁士詒遂醍醐灌頂,幡然有悟,明白自己是戴罪立功之人,
然所長仍在籌集帝制用費方面,其中一大財源便是煙土,遂著人去上海,把
滬粵關棧存鴉片6000 箱賣出,共得2700 余萬元,悉數供為帝制經費,收買
各方,策動各色請願團,一夜之間便冒出“商會請願團”、“人力車夫請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