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7頁

    授”。

    這一天,張勳身穿朝服,率文武官員300 餘人擁入清宮,跪奏自己“代

    表22 省軍民真意,恭請我皇上收回政權。”溥儀按照師傅的囑咐,先推辭一

    番:“不行不行。我年紀尚輕,無才無德,難當大任。”張勳領著眾人一再磕

    頭懇求,溥儀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我就勉為其難吧。”溥儀被捧上皇位,

    即發布復辟詔書。

    張勳和康有為文武兩聖以宣統名義,張勳副署,蓋上“御璽”一連發

    了19 道偽諭,宣布廢除民國紀年,改用宣統年號,捏造黎元洪“奏還大政”

    之奏摺,並大肆封賞,封張勳為忠勇親王、黎為一等公等。整個北京一律懸

    掛龍旗。

    黎元洪堅決反對張勳復辟,寫了一道起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的命令,

    責成他起兵討逆。又電請馮國璋副總統依法代行總統職權。  

    張勳逆歷史潮流而動,他復辟清室,只有短短的12 天,終於成為歷史

    小丑。

    段祺瑞在天津接到黎元洪重新任命他為國務院總理的命令後,東山再

    起的機會來了。

    他立即策動駐天津馬廠的第8 師師長李長泰和駐廊坊的第16 混成旅旅

    長馮玉祥,及駐保定的曹錕等部組織討逆軍,自稱討逆總司令。

    可巧,前司法部長梁啓超也來到天津,運動段祺瑞討逆,兩人一拍即

    合。段祺瑞與眾位將領商定進兵事宜後,又囑梁啓超代擬討逆檄文。這時,

    馮國璋發來電報,願與段祺瑞聯合討逆。於是,兩人共同署名,發一通電,

    數張勳八大罪狀。

    段祺瑞設討逆軍總司令部於天津造幣廠,任命曹錕為東路討逆軍司令,

    段芝責為西路討逆軍司令,吳佩孚為前敵總司令。馮國璋又任命倪嗣沖為南

    路討逆軍總司令,並下令褫奪了張勳兩江巡閱使和安徽督軍的職務。

    討逆軍兵分三路攻京城。張勳決心要背城一戰,可是那些復辟派大臣  

    卻都擔心害怕。

    他們知道張勳的辮子兵只有5000 人,而且戰鬥力差,不堪一擊。張鎮

    芳、雷震春、馮德麟3 人見此,出京逃生,統統被討逆軍截住拿下,就是康

    有為、萬繩鮓也準備逃走,背張勳而去。

    7 月12 日凌晨,只聽見北京城外“轟轟轟”,炮聲連天。炮聲響,辮子

    軍聞風喪膽。

    張勳指揮3000 辮子兵集結在天壇一帶,討逆軍攻進城後,在天壇一帶

    和辮子兵交戰。張軍寡不敵眾,雙方剛一交鋒,辮子兵立刻就土崩瓦解、舉

    旗投降。張勳一看大事不好,騎上一匹快馬,直奔南河沿自己的公館,帶著

    家眷跑到荷蘭使館,自己躲了起來,托人把家眷送進德國醫院。

    至此,討逆戰爭結束,從7 月6 日至12 日,歷時6 天,辮子軍被打死

    者僅70 餘人,討逆軍戰死20 餘人。

    溥儀於7 月12 日宣布退位,復辟鬧劇就此收場。  

    7 月14 日,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姿態回到北京,北京歡迎總

    理者,何等火熾!

    段一進北京,立即謁見黎元洪,表示慰問,並下令緝拿民國叛逆張勳、

    康有為、萬繩栻等人。

    黎元洪立即發表通電宣布自己要去天津養病,從此以後,隱居家園,

    不再過問政治。

    黎元洪去職,馮國璋帶領1 師兵力任代理大總統。馮任命親信將領李

    純調任江蘇督軍,陳光遠調任江西督軍,作為樹援。段祺瑞提出傅良佐出任

    湖南督軍,請馮任命。傅乃段氏弟子,使他督湘,一是據住長江中樞,抵制

    李陳;二是控制嶺南一帶,抵制滇粵。馮為直隸人,稱直系軍閥,段是安徽

    人,稱皖系軍閥。直皖軍閥為爭奪權力又開始鬥法。

    段祺瑞在梁啓超的協助下,國務院順利地通過了對德宣戰。所謂對德

    宣戰,並不是要真的出兵參戰,而是以參戰為名向日本借款。用大借外債充  

    作軍餉,擴充實力,實行武裝統一。

    財政總長梁啓超頗為段祺瑞賣力,他見段對舊國會耿耿於懷,深不願

    舊國會之恢復,在舊國會已解散、新國會尚未成立之際,建議召集臨時參議

    院代行國會職權。這個建議深合段意。於是,國務院在致各省的敬電中說,

    國會業經解散,斷無重新召集之理,有參議院行使立法職權,那無異於國會

    之存在。

    段祺瑞不以民主選舉而由地方當局指定臨時參議院議員的手段,造成

    一個由他個人控制的臨時立法機關。這一做法,受到孫中山和西南各省軍閥

    的反對,形成了護法鬥爭。

    孫中山在袁世凱死後,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表示願與段祺瑞合作,

    特派中華革命黨人蕭萱和葉夏聲到北京,徵詢段對處理反袁戰爭善後問題的

    意見,並主動提出收束中華革命黨的軍隊。與此同時,孫中山電令國內各地

    中華革命軍罷兵息戰,實現國內和平,一切俟法律解決。他分别致電山東的

    居正和廣東的朱執信說:“袁死政局一變,我宜按兵勿動,候商黎大總統解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