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多同盟會會員,要求同盟會變為公開的組織。
孫中山不同意馬上將同盟會改組為公開的政黨。他說:“臨時政府剛剛
成立,中國無所謂政黨,同盟會趁革命成功之勢,若及時擴充規模,改組政
黨,則風靡全國,亦意中事。同人等屢以是勸,而鄙人不為稍動者,知政府
之進步,在兩黨之切磋。一黨之專制,與君主之專制,其弊正復相等。”孫
中山反對將同盟會改組為公開黨,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一黨之專制”。孫
中山的這種主張顯然是錯誤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同盟會必然思想混亂,
並屢受挫折。
1912 年2 月底3 月初,中國出現了組黨熱潮,在湧現出來的許多政治
團體中,以立憲派人為主體,吸收部分舊官僚和從革命派中分離出來的革命
黨人所組成的政團,它們的基本立場是擁袁反孫,對同盟會十分不利。袁世
凱取得臨時大總統,同盟會又成為在野黨。這時,孫中山、黃興等才深感加
強同盟會的組織建設,使它成為全國性的大黨,十分必要,他們指定居正等
負責改組大會的籌備工作。
3 月3 日,同盟會在南京三牌樓第一舞台召開本部全體大會,四五千人
到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黎元洪為協理,並選胡漢民、汪精衛、張
繼、宋教仁、劉揆一、平剛、田桐、居正、馬君武、李肇甫為幹事,宣布同
盟會正式改組為公開的政黨。
同盟會改組後的宗旨是“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決定大為擴
張,以完成民國之最大政黨,號召各地支部實力推廣,以張黨勢。
孫中山又指定汪精衛、張繼為總幹事,馬君武、田桐任文書,居正任
財務。
同盟會改組為公開政黨後,在組織上得到迅速發展。不數月間,會員
增至十數萬人,支部遍於18 行省。但是,改組後的同盟會,在思想認識上,
仍存在著嚴重分歧意見,會員既有激進派,又有穩健派。這兩派各自利用自
己掌握的報紙,進行著公開激烈的論戰。
同盟會組織迅速發展,一批官僚,政客和投機分子被拉入會內,如黎
元洪被選為協理,造成組織嚴重不純,孫中山並沒有覺察。他在1912 年4
月初,應黎元洪的邀請,偕同胡漢民、汪精衛等人乘船到達武漢,黎元洪派
孫武、蔣翊武乘小輪至孫中山座艦迎請登岸,黎元洪則率文武官員在都督府
門前脫帽站立迎候,他是第一次見到這位蜚聲中外的革命領袖。孫中山力贊
黎元洪為中華第一偉人;黎元洪復頌孫中山功成身退,決非當今俊傑所及。
孫中山當面敦請黎作同盟會協理。黎心中不願,但仍未置可否。
顯然,黎元洪借孫中山抬高了自己在革命黨人的威信,但他不久便利
用革命黨人內部矛盾,去屠殺革命黨人。但總的來說,同盟會改組有重大的
意義。
其地位僅次於同盟會的共和黨於1912 年5 月9 日在上海張園正式成立,
它是由統一黨、民社、國民協進會、民國公會以及國民黨(江浙從事教育和
地方公益的學士所組織的政團)5 政團合併而成。選舉黎元洪為理事長,張
謇、章太炎、伍廷芳、那彥圖等4 人為理事,並選出幹事54 人。
他們是立憲派達半數,因此,共和黨的基本力量是原立憲派人。共和
黨成立後,其本部機構與各地支部、分部迅速發展。在本部先後設置了參議
員討論會、政談會、政務研究部等機構,又設置交際員100 餘人。共和黨共
有支部34 個,其中國內支部27 個,國外支部7 個。隨著組織的發展,黨員
人數迅速增加,全國人數不低於10 萬。
共和黨的擴張方針是:在中央,努力向權力機構滲透。先後成為閣員
的有:熊希齡、范源濂、張元奇、應德閎、章宗元。在地方,參加共和黨的
都督有黎元洪、蔣尊簋、朱瑞、莊蘊寬、呂公望、趙惟熙、楊增新、胡景伊、
程德全等人。
共和黨以國權主義來抵制同盟會的民權主義,以國家社會政策來抵制
同盟會的民生主義。共和黨與袁世凱結盟,與同盟會革命黨人處處作對,想
託庇於袁世凱以發展自己的勢力,待自己力量壯大後,來實現自己獨立執政
的素志,或者取得與袁世凱聯合掌權的資格。但這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
想。
民國初年,中國有兩大政治力量相互對立,即以袁世凱為首的封建買
辦勢力、以張謇等原立憲派人為主體的共和黨的擁袁勢力為一方;以孫中山,
黃興、宋教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為一方。
南京臨時政府北遷之後,革命黨人努力保留南京留守這個中心。黃興
改任南京留守,統轄南洋各軍。他便成立留守府,以李書城為留守府總參議,
府內設政務、軍務兩廳,以馬相伯為政務廳廳長,張孝准為軍務廳廳長,陳
嘉會為秘書長,何成浚為總務處處長,耿覲文為參謀處處長,曾昭文為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