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國會自行召集,先開預備會議於上海,再舉行成立會於南京,認為這樣可以
保持立法機關的安全,預防北京的干涉,使議員可以自由議定憲法,選舉總
統。
袁氏一聞此說,即張皇失措,日夕焦慮,求所以消弭之策。首先出來
替袁世凱說話的是原同盟會會員孫毓筠。他發表反對遷移國會的通電。說自
行召集國會,自行擇定國會地點,即是變更國都地點,欲假國會之力,迫政
府使必遷南方而後已。自孫、黃入都後,南北意見已洽,今倡此議,徒今南
北人心又生一重惡感,影響所及大有全國分裂之憂,小則亦起亂公安之漸。
針對孫毓筠的通電,激進派進行批駁,雙方又展開了激烈的論戰。
袁世凱使出種種手段,力圖取消“國會歡迎團”。他暗中指使馮國璋通
電進行威嚇,說:“該團員競肆其無意識謬論,冀破壞我民國初基,其罪既
不容誅,其心尤不可問。
國璋嫉惡如仇,愛國如命,凡有敢簧鼓其僻辭邪說,冀以動搖國本、
盅惑人心者,惟有執法以隨其後。”袁世凱親自上陣,電令程德全取消“國
會歡迎團”,並通電各省:“謂人心甫定,倘再動搖,演成分裂局面,不啻自
求滅亡。”有人問袁:“上海歡迎國會團一事,甚為危險,總統當有以防其漸。”
袁答道:“這都是瞎鬧,本可以不理他們,他們若真幹起來,則穩健派必齊
到了北京,其餘暴烈派主張南都者,必不肯來,就一概不要他,一概除名,
令各地方另選。如果他們不服,我自有辦法。”上海歡迎國會團成立後,曾
派出代表到各地活動,並得到各地革命派的激烈進步分子的熱烈響應,繼上
海歡迎國會團之後,在北京成立了國會地點研究會。袁世凱想盡辦法,破壞
歡迎國會團。利用金錢收買,允以官爵加以引誘,是袁世凱的一貫手法。袁
通過孫毓筠用巨款收買了北京國會地點研究會赴上海代表石寅生,讓石寅生
到上海去活動,解散歡迎國會團。由於國民黨穩健派不支持歡迎國會團的活
動,它們的目的便不能達到。
憲法如何制定問題,袁世凱一再聲明,他反對制定限制總統權力的憲
法;國民黨人則反覆論述,憲法為一國基礎,一字之出入,或關係於國本之
安危,一語之增減,或關係於國民之消長,決不可忽視。袁世凱無視國會組
織法“憲法由參眾兩院各選同數委員起草議定”之規定,企圖另行成立憲法
起草機構,以便加以操縱控制。在袁的授意下,江蘇都督程德全發出通電說:
“夫憲法必由國會起草,表面雖似合共和原理,而實質上其弊甚大,因為國
會中立法事件,極為紛繁,再益以最重之憲法草案,其不能得寬閒之時間,
靜一以求之,是可斷言者。”他主張由各省都督聯合呈請大總統向參議院提
議,仿美國各州推舉代表之例,由各省都督,各舉學高行修識宏才俊之士2
人,一為本省者,一為非本省者,集為憲法起草委員會。草案既立,然後提
交國會,再行議決。
程德全的通電,遭到國民黨的猛烈抨擊,但得到許多都督的通電贊同。
袁世凱便利用這些通電,宣布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國務院選定李家駒、汪
榮寶、楊度等為委員。
袁世凱的這一舉動,立即遭到國民黨的反對,北京國民黨本部否認憲
法起草委員會。
不僅國民黨否認,連一向支持袁世凱的黎元洪也不贊成設立憲法起草
委員會。
袁世凱鑑於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確實沒有法律根據,便將起草委員會
改稱討論委員會。這事又遭到國民黨人的批駁,激烈抨擊袁世凱有心劫奪,
必欲將僅存一線之立法權摧殘之無餘而後快。袁世凱又將憲法討論委員會改
稱憲法研究委員會,但仍遭到批駁。
國民黨與袁世凱勢力的爭論,不限於憲法的起草權,而且涉及憲法的
內容。袁世凱先是一再表示反對限制總統權力的“弱國憲法”,後來又明白
地提出,憲法必須規定“國務總理及陸海軍總長委任之權,為總統專有,方
能為正式總統之候補員。”為適應袁世凱的要求,雲南都督蔡鍔、江蘇都督
程德全、貴州都督唐繼堯、四川都督胡景伊、直隸都督馮國璋、山東都督周
自齊、河南都督張鎮芳、陝西都督張鳳翽八省都督,致電袁世凱,提出制定
憲法的4 條要點,為袁世凱張目。這4 條是:1、組織內閣無須取得國會同
意;2、大總統任期7 年以上;3、大總統有解散國會之權;4、大總統有不
可裁奪之法律權。袁世凱接此電,喜出望外,立刻交給憲法研究會作為議題。
這個消息發表後,國民黨人立即發表文章抨擊,指責8 都督逢迎袁世
凱,實為無理取鬧。國民黨根本不承認什麼憲法研究會,聲言研究會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