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日下午退往漢陽,當天夜間,漢口終於淪陷敵手。
漢口戰事結束,漢陽之戰開始。
經過漢口戰役的殊死戰鬥,革命軍人數銳減,調到漢陽的兵力,總數
不足5000 人,另有湖南來援的兩個協,總共亦不過一萬三四千人。來自湖
南的兩個協援軍,是訓練精良的新軍,和那些漢陽前線作戰的衣衫襤褸,裝
備低劣的新募士兵大不相同。他們的到來,使漢陽的守軍增添了信心,黃興
十分高興。
正在這時,在武昌的一些同盟會會員討論讓黃興取代黎元洪作為湖北
軍政府的首腦問題。
同黃興同來的同盟會領導人宋教仁、田桐、李書城等,以及湖北革命
黨人居正、蔣翊武、楊王鵬等人力主擁護黃興為兩湖大都督,或稱南方民軍
總司令,地位和職權均在黎元洪之上。11 月2 日晚,宋教仁、居正、田桐
等部分黨人及軍政府有關人員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居正提議推舉黃興為兩
湖大都督,受到革命黨人的熱烈擁護。但是,那舊派人物吳兆麟卻提出反對
意見。他站出來滔滔不絕地羅列了6 條理由,反對黃興為兩湖大都督,引起
一場激烈的爭論。
革命黨人不敢堅持原則,在辯論中顯然也沒抓到要害,他們既不敢公
開揭發黎元洪、湯化龍等排擠革命黨人的反動企圖,又不敢公然為革命爭奪
領導權。相反,吳兆麟強調更換都督將引起軍隊內部分裂和帝國主義干涉的
指責,倒是觸動了革命黨人的隱憂。吳兆麟這麼一說,宋教仁馬上退縮了,
於是大家決議,推黃興為戰時總司令,所有軍隊均聽其節制調遣。
對戰時總司令的職權和出任方式又出現了爭論:黨人主張與黎元洪分
權,總司令的名義由“公推”產生,不經黎元洪委任。舊派人物則以“統一
事權”為理由,力主由黎元洪委任。那湯化龍、胡瑞霖道:“黃興由黎元洪
委任,就是團結一致的最好機會,不可更張,以生內亂。”這種主張獲得通
過。
次日,黎元洪以最高權威、開國元勛的身份,在武昌閱馬場“拜將台”
上,效法漢朝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故事,授予黃興戰時總司令的印信、委任
狀和令箭。
黃興在壇拜將典禮後,即於當日率領有關人員渡江,在漢陽西門外昭
忠祠設戰時總司令部。在籌劃戰守方針時,軍政府參謀部副部長吳兆麟、軍
務部部長孫武同戰時總司令部黃興、李書城等發生分歧。黃興、李書城等人
主張乘漢口清軍立足未穩,集中兵力反攻漢口,而對於孝感、新溝、蔡甸一
線,則憑堅固守。吳兆麟、孫武則認為民軍新兵多,缺乏大炮、機槍,且漢
口挫折後,元氣尚未恢復,只能憑藉漢水固守漢陽,以疲清軍而待各省響應。
由於黃興沒有採納吳兆麟的意見,吳便到都督府向黎元洪反映,希望
黎能親自出面阻止黃興。黎元洪沉吟道:“據黃興派李書城來言,現在攻擊
計劃已定,頗有把握,我亦不便阻止。”黃興也到武昌見黎元洪道:“現在各
地紛紛響應,宣布獨立的省份已超過全國半數以上,如能攻下漢口,起義的
省份將更多,清廷勢不能支,非垮台不可。”那黎元洪對黃興的說法心裡雖
不盡然,表面上卻唯唯稱是。
反攻戰鬥非常激烈。16 日下午,隊伍待命出擊。當晚,他們渡過漢水,
勝利地建立了灘頭陣地。但是,遇到了敵人的猛烈抵抗,經過24 小時的連
續戰鬥,革命軍損失慘重,800 余名傷亡。黃興在撤退中也幾乎喪生。一個
敵兵在離黃興很近處準備向他開槍,被跟隨黃興的日本友人萱野長知發覺,
向黃報警,黃興迅速轉身,一刀把那個敵人砍死。這次反攻失利,使黃興極
為沉痛,幾不欲生。
黎元洪派蔣翊武到漢陽慰勉黃興,謂漢陽有襄河之險,且系武昌保障,
仍要固守。
此時之敗不足慮也,一俟各省援軍齊到,再圖恢復可耳。
黃興召集軍事會議,確定憑藉漢水之險,固守漢陽。從此,革命軍完
全處於被動的防禦地位。
在革命軍謀攻漢口之時,清軍除留主力部隊守在漢口龍王廟至玉帶門
一帶防止革命軍強渡漢水外,另派出兩支部隊迂迴進攻漢陽。琴斷河以東,
依次密布著美娘山、仙女山、鍋底山、扁擔山、湯家山和磨盤山,居高臨下,
形勢險要,成為漢陽城兩側的天然屏障。革命軍在這一帶設置了防守漢陽的
一道防線。但是,馮國璋調動了3 萬人的精銳部隊向漢陽發動了進攻。從21
日至26 日,革命軍同清軍雙方為爭奪這一帶險要山地而展開激烈的戰鬥。
革命軍付出重大犧牲,與優勢火力的清軍展開艱苦的拉鋸戰,幾個山頭失而
復得,得而復失,最後終於落入敵手。25 日,湖南援軍第1 協統領王隆中
擅自率部撤離前線,後又擅自率部潛回湖南,第2 協統領甘興曲,則率部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