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5頁

    主持人沒想到高定背後還這麼有內涵底蘊,忍不住從頭到家一通夸,夸完後突然又發現了新大陸:「兩位今天戴的掛飾也好像很呼應?」

    這問題繼續在寧淵的知識盲區里,除了微笑地看向喻景平,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喻景平挺身而出,得意地說:「我們今天這個波洛領帶也是設計師給我們搭配了,為了陪他的西裝。這在西方叫bolo tie,是一種金屬掛飾,我覺得和衣服還挺搭的。」

    主持人趕緊說:「今天兩位的著裝讓我們大開眼界,即使我什麼都不懂,也覺得看起來十分養眼。現在學到了這麼多,更覺得兩位在著裝上是十分重視這次紅毯秀了。現在請兩位到這裡拍照。」

    寧淵乖乖地跟著喻景平走到了鎂光燈前,擺出人畜無害的笑容供大家反覆拍照。

    拍照的時候,有攝影師大叫:「兩位能不能站近一點,有更親密一些的姿勢?」

    寧淵手頓了頓,不知道該往哪裡放,正在糾結著,喻景平大喇喇地把手臂掛在了寧淵的肩頭,頭也側向了寧淵。

    寧淵感到一股清爽的海洋味席捲而來,他下意識笑得更燦爛了。

    喻景平也很開心地笑了。

    攝影師們爭先恐後地按著快門,燈光閃爍之下,寧淵覺得有些不真實了。

    接著就是首映式,一眾主創齊齊亮相,不知道大家是有意還是無意,誰都沒有特意cue寧淵。寧淵只有在必須說上兩句的時候,才需要拿起話筒。

    記者問答環節,喻景平特意站到了寧淵身邊,所有記者提出的問題,喻景平都會搶著回答。

    寧淵有些感動,他知道喻景平怕自己太累了,回答不動,把活兒都搶了過去。

    畢竟喻景平在公開場合不是很喜歡說話的人,他喜歡裝得酷酷的,特別話少的樣子。

    只是今天盡數破防了。

    最後還是有記者忍不住問:「今天我們問寧淵的問題,喻總怎麼都搶著回答呀,我們還想聽寧淵多說兩句呢,給我們講講法制也好呀。」

    寧淵人畜無害地笑了笑:「這部電影喻總投入的心思和心血比我多多了,所以他比我更有發言權。剛才我聽他的回答,才知道我們幕前這些表演真不算什麼,喻總做了那麼多幕後工作,了解得更清楚,確實應該讓他回答才更權威。」

    說著,寧淵側頭看了一眼喻景平:「喻總是我見過少有的,在娛樂圈能夠親力親為的總裁,他的事業高度無可限量。」

    畢竟別的霸道總裁不會在微博上訴苦連天還要自己給自己打雞血。他這麼接底氣的款確實娛樂圈裡獨一無二。

    這話聽得喻景平心花怒放,在旁邊笑得跟朵花兒似的。

    隆重而熱鬧的首映式就這麼結束了。和這時候大家都綻放著燦爛的笑容不同的是,電影結束後,整個影院哭成一片,大家這才明白了入場時候主辦方贈送的那一包紙巾是有多貼心。

    《永慶里》講的是清末民初在永慶里的一家老字號點心店的少東家樊野,在國家危難、民族存亡的風雨飄搖之際,如何通過一己之力,守住永慶里,並且見證了大時代命運的變遷。

    電影以小小的永慶里作為切入點,從樊野接手一家入不敷出的曾經輝光但現在已經非常艱難的百年點心店開始,講樊野在大時代的背景下經營點心店的一路艱辛。他想改革點心店的產品,店裡老員工重重阻攔;他想送年輕的大師傅留洋學習新的技術,被同行百般阻撓;時局動盪、官府刁難,在內憂外患之下,樊野偶爾認識了進步人士鄧小星,鄧小星給他傳播南方來的革命理想和新鮮思潮,讓他在暗無天日的陰暗中,看到一線光明。

    哪曉得官府想要抓鄧小星,樊野為了救出鄧小星,和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廖蘭雨分道揚鑣。然而看到了一線曙光的樊野,再也無法回到陰暗的過去,他一邊積極改革老舊的點心店,一邊以點心店作為據點,幫助鄧小星傳播消息組織力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放到大的社會洪流里都是微不足道,但在他個人而言,每一段心路歷程的轉變都異常艱辛。在大變革的年代裡,樊野迷茫過、彷徨過、無所適從自我懷疑過。最後,他認清了社會的現狀,摒棄了種種不現實的念頭,紮根在永慶里,在那個異常動盪的大時代里,牢牢守護住自己自己的一方天地,並且不斷在進步和付出。

    電影的結局,樊野將點心店和永慶里安頓好後,別了永慶里的鄉親們,和鄧小星一起投入了革命的浪潮里。

    這部電影沒有煽情感情線,沒有炫技的特效,但是在點滴處,將那個殘忍而破敗的舊社會的描繪得非常真實,樊野的矛盾和轉變也非常自然。樊野最後到熱血激動處,觀眾們也都跟著熱淚盈眶,然而他面臨的依然是吃人而麻木的舊社會,前路依然困難不堪,樊野明知這樣卻依然決然做出如此決定,更令人佩服不已。

    電影散場後,從記者到影評人再到觀眾,都一路討論了起來,為什麼這部電影沒有花式的感情,沒有炫技的追車,也沒有反轉驚奇的結局,卻偏偏讓你哭到不能自已?

    因為這是一段你即使沒有身處,但能體會到其中難處的歷史。

    因為沒有這段困難的歷史,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因為樊野的轉變如此細小而真實,就好像我們每個人年輕的時候也會有諸多不屑和反叛,最終才意識到現在生活是多麼來自不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