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0頁

    隆美爾自從到達北非以後就漸漸的改了以前的作風。到北非以前隆美爾只是指揮一個裝甲師的部隊,那隆美爾可以說是對部隊了如指掌。隆美爾是常常的跟下級的官兵吃住在一起,官兵之間的關係是融洽的不得了。

    可是這一切在北非卻沒有辦法再做到了,隆美爾到北非是擔任的北非聯合軍團的司令官。手下10萬人馬。作為一個這樣級別的將領,再像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跑連隊裡呆著那可是不行了。所以隆美爾就開始修煉起了養氣的功夫。當然這也跟曼施坦因有很大的關係。說實話,隆美爾對曼施坦因那是崇拜的不行不行的。能在計劃中就預料到法國和英國怎麼樣慘敗的人,那簡直就是隆美爾的偶像標準。

    自從到北非以後隆美爾就在很多方面模仿起了曼施坦因的作風,隆美爾也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集團軍的司令官去考慮。每次在遇到難題或困難時,隆美爾就會仔細的想像要是曼施坦因在這裡會怎麼樣去做,然後自己慎重的制定那些計劃。隆美爾也感覺自己比以前更加的成熟了,那些一線的傷亡和損失數字也漸漸的不能再令隆美爾感到傷心和憤怒了。

    有句老話叫一將成名萬骨枯,指的就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將軍就要有硬如鋼鐵的心。只有這樣才會再戰爭的舞台上作出最好的演出。隆美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也不是說隆美爾就完全不去在乎部下的死活。只是如果每次見到那些傷亡數字都要心痛一番的話,估計指揮官也沒有心情去指揮好所有的部隊了,那樣將會是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隆美爾到北非之後就很少再干以前當師長那時幹的事情了。隆美爾就專心的當起了非洲軍團最高指揮官的職務。隆美爾每天都是在情報文件,軍事地圖,比例沙盤和參謀人員中度過的。隆美爾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才真正的成長成了一名合格的高級指揮將領。

    隆美爾是帶過兵的人,是深深的知道一個正確的命令對一線部隊的重要性。有的時候一道錯誤的命令往往會帶給前線部隊的滅頂之災。而戰爭的偶然性更是如此,與其說交戰兩個陣營的勝利是看那個方面指揮層的正確命令多,還不如說是看那個陣營下達的錯誤指令少。

    當然這不是幾十年後的伊拉克戰場,美軍能依靠先進的戰場單兵系統獲得即時戰場情報。現在還是科技比較落後的沒有人能夠做到對戰場情報的精確了解。德國不行,英國也不行,就連裝備了單兵無線通話設備的美國也不能。這樣就需要指揮官要對戰場做出一個預判,當然也是跟賭博差不了多少。隆美爾是屬於比較幸運的那一種人,在北非前幾次的作戰中壓對了籌碼的位置。

    當然這也跟隆美爾自己的個人軍事修養是分不開的。隆美爾在每次作戰之前都要根據情況做出預判,然後根據自己的預判下達各種軍事命令。可以說一切基本上都在隆美爾的掌控之中,不管是獲勝,或是戰敗,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在作戰之前,這位沙漠之狐往往都能預料個不離十。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讓隆美爾是有些心裡難受了。不是為別的,就是為眼前這些搞不懂的勝利。作為非洲軍團的最高指揮官,自己的軍隊取得這麼大的勝利按說隆美爾該高興才對。可是隆美爾卻始終沒有這個念頭。究其原因還是這次取得的勝利並不是在隆美爾自己的指揮之下取得的。

    隆美爾也是高傲的不行的傢伙,一向是看不起別的將領。在隆美爾的印象當中,除了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幾個少數德國將領以外,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超越自己。當然這也是隆美爾的一相情願的想法。要是真把隆美爾弄到俄國的冰天雪地里,也不見得會比別的軍事將領強上多少。

    可是現在的情況也有點太離譜了吧,隆美爾自從見到那些莊家學院的教官們以後,心裡就沒有平靜過。那是肯定的,這些人都是隆美爾以前學院裡面的同事。

    月15號,隆美爾已經是中校級別的軍官了,奉命調到新建的波茨坦陸軍學院任教官。

    波茨坦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搖籃,波茨坦衛戍部隊教堂更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聖地。希特勒上台後,波茨坦成了德國人追思昔日輝煌的聖地。陸軍學院深受影響,學院的元帥大廳里高懸著44幅普魯士和德國陸軍元帥的油畫像。隆美爾對能在此執掌教鞭備感得意。他自認為,“這標誌著我已經成了新的波茨坦陸軍學院一名成熟的教官。”  

    在當時隆美爾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步兵戰術教官,並沒有因為他在一次大戰中的表現而顯的鋒芒畢露。用句話說,學院裡面天才的教員多的大把大把。根本就輪不到隆美爾來出這個風頭。

    步兵學院裡面當然也離不開裝甲兵系,隆美爾就是那個時候才開始系統和科學的學習起裝甲兵的基礎知識。那時隆美爾一邊要給那些步兵軍官們上課,一邊還要去裝甲兵的課堂旁聽。當然這個時期對裝甲部隊的研究還是處於一個理論階段,所有的戰術還都是摸索階段。所以裝甲系的教員也沒有在隆美爾的面前表現出高傲的姿態,而是把隆美爾也是當成一個教官來對待。當然隆美爾也對裝甲兵的很多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也讓隆美爾在這些裝甲教員裡面相當的有地位。

    再後來隆美爾寫出了根據自己上課的講稿而改編的軍事著作《步兵進攻》。這本書貫穿了德事理論所倡導的進攻精神,提出了“進攻,進攻,再進攻”的觀點,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說理生動。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