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頁
作為一個有著政治頭腦的軍人,艾森豪當然要比巴頓看的要遠的多,所以艾森豪就給了巴頓一個預備隊指揮官的閒職,愣是把巴頓放在摩洛哥吃起了乾飯。
美軍走三步退兩步,把英國人的鼻子都差點沒有給氣掉了。可是人家美國人又不受你英國人的指揮,你就是再生氣也只能忍著。這下可好,邱吉爾費勁千辛萬苦老鼻子勁才算是把美國人弄到了非洲,仗倒是沒有打幾次,這英國本土的牛肉罐頭倒是吃了不老少,這不是活生生請了一個爹來嗎
但是邱吉爾也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蒙哥童鞋像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一樣,不但再一次讓大英帝國丟足了面子,還順帶連二十萬人的第八集團軍也都給搞沒有了,搞得英國兵力是極其的緊張。更重要的是那條會下金蛋的鵝蘇伊士運河的丟失,更是像一根魚刺一樣深深的扎在大英帝國的喉嚨之上。讓邱吉爾簡直徹夜難眠。
邱吉爾很想一口氣武裝起一百個師,然後一口氣像捻死一隻螞蟻一樣,把盤踞在蘇伊士運河上的隆美爾給活生生的碾死。但是事實卻是,英國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部隊。
大英帝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和澳大利亞抽出的幾個師已經都隨著第八集團軍一起被關進了德軍的戰俘營。而由於過度抽調亞洲的兵力,結果又被日本人在南亞地區給占了便宜,香港,緬甸,新加坡都被日本給打了下來,眼看印度這個英王頭上最閃亮的明珠就要不保,這戰事也是吃緊的很啊
本來加拿大還可以再組建幾個師來解一解燃眉之急的,但是迪耶普登陸戰的慘敗似乎已經嚇住了那些移民,一時之間參軍報名處的跟前冷清的連匹馬都見不到。
沒有辦法,現在邱吉爾也只能寄希望這些美國大爺們能拿出一些純爺們的骨氣,拿出無比的勇氣來替大英帝國當槍使了。
當然邱吉爾究竟還是在政治上要比艾森豪要高明一些,很快邱吉爾就通過羅斯福狠狠告了艾森豪的叼狀。邱吉爾威脅羅斯福說要是美軍在這樣出工不出力,那麼大英帝國就要與德國進行談判,然後退出這場戰爭。羅斯福雖然知道邱吉爾這只是說說而已,但是還是退了一步。把在非洲的美國第二軍的指揮權交給了邱吉爾。羅斯福知道,相對於美國正在進行的全球戰略來說,一個軍的代價還是相當值得的。
當時在摩洛哥的法隊的最高指揮官達爾藍海軍上將已經跟美國達成了協議。同意帶領北非的法隊加入到以艾森豪作為最高領導的盟軍一方。但是卻因為最高指揮官換成了英國人而產生了極大的牴觸情緒。
而美國第二軍被併入了英國第一裝甲軍協同作戰。英國第一裝甲軍的指揮官是肯尼斯-安德森上將。肯尼斯-安德森上將在一戰是曾獲得過皇家騎士勳章。一戰結束後一直在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服務。二戰時肯尼斯-安德森帶著地英國第十一步兵旅參加過法國戰役。敦刻爾克之後,肯尼斯-安德森就升任了當時英國為數不多的裝備齊全的步兵師的師長,緊跟著第二年又稱為了軍團指揮官。
這美國第二軍一落到肯尼斯-安德森的手裡,兩種截然不同的軍隊風格立刻就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在美國第二軍的眼中肯尼斯-安德森上將是一個‘沉默寡言但是性格頑固的蘇格蘭人’。和肯尼斯-安德森上將相處十分的艱難。而英美指揮官指揮風格上的差異更是讓這種艱難變的難上加難。
英軍指揮官通常更加注意他們盟友的具體作戰計劃,而美軍指揮官則更留意作戰責任的分配,至於具體的戰術計劃則習慣留給英國人去制定。當英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指揮風格在非洲大路上相遇時,美官就不停的開始抱怨英國人有點TM的多管閒事了。
就這樣,當德國三個裝甲師剛趕到突尼西亞,連口氣都還沒有喘呢,美國第二軍的部隊就已經在肯尼斯-安德森上將的命令下,發動了突然的進攻。
當時在突尼西亞組織防禦的是德國第五裝甲集團軍的軍長漢斯-于爾根-馮-阿尼姆上將。阿尼姆是從俄國東線戰場調到突尼西亞的裝甲指揮官。經歷過東線戰場洗禮的人自然面對美英聯軍這種非常人性化進攻相當的從容。阿尼姆上將悄悄的把德軍中的裝甲部隊都藏了起來,只是靠步兵遲滯這美國第二軍的進攻,然後估計放棄了一些陣地迷惑美軍的進攻,終於在美軍數個師的部隊都分散開之後,阿尼姆上將才猛然趁著黎明前德夜色讓四個裝甲師進行了反擊。
而這時阿爾及利亞的沙漠中卻無緣無故的颳起了一場沙暴。早已經習慣了沙漠惡劣天氣的德軍藉助著沙暴的掩護,一口氣切入了美軍的戰線。德國裝甲師擊潰了已經驚慌失措的美軍,然後一口氣就朝著美軍的後方穿插了起來。
美軍那裡見過這樣的陣勢,當時嚇的腿都發了軟。但是由於風暴的原因,美軍並未得知德軍這次發起攻擊的力量。於是整個盟軍高級指揮官都篤定的認為德軍這次可能是趁著風暴發起的小規模反擊。於是倉促之間,英國安德森上將從美軍中拼湊起了一支反擊部隊,對著德軍的裝甲部隊就殺了過去。
這支反擊部隊由一個裝甲營和一個機械化步兵團組成,另外還有兩個營級規模的自行火炮作為支援。
可想而知,僅僅靠一個裝甲營和一個步兵團就去與四個武裝到牙齒的久經沙場的德國裝甲師去對抗,這結果要是能好的了才怪。最終美軍的這些攻擊部隊都像是肉包子打狗,一去再也不能回了。杯具,完全是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