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頁
南玉讓秦豫收集學子們在客棧的各種言論,打聽他們的性格為人學識。
秦豫不多問,非常出色地完成她交代的任務,每日帶厚厚一疊紙過來,上面是當日書生們發表的各種言論,以及相應的人員生平。
這段時間,南玉和太子的課後小學堂不再是南玉給太子講歷史故事,而是一起看這些資料。
秦豫拿來的東西非常詳細,仿佛紙質版錄音,將眾人的神情、言語全都詳細地記錄在案,太子和南玉只要看文字,就能看出各人是什麼性格內涵。
一邊看,南玉一邊引導太子分析這些書生是否可用,然後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她不著痕跡地指引著太子,讓他忘記從前師傅們教導的迂腐思想,引導他開拓思維,學著海納百川,聆聽不同派別的思想。
戰國至今,百家爭鳴已成為獨尊儒術,甚至這個朝代類似於某個世界的明朝,文人開始走向一個畸形的儒家禮教之中,對人,尤其是對女人的要求極為苛刻。
南玉不希望永遠杯水車薪地救一二人,她希望改變整個國家。
改變的第一步,便是開拓這個國家的思想。
她想要重現百家爭鳴的盛景。
當然,一個完整的國家,必須要有一個一以貫之、整體統一的思想進行指引,儒家的確適合入世,適合做這個統領的思想,而同時法家、墨家……這些其他派別的思想觀念在相應的領域可以大放異彩。
所以,更準確的說,她想打造一個一家領導多家輔助的文化盛景,讓這個雖然在盛世,但國力止步不前的王朝轉個彎,走向更強更自由的未來。
第一件事,便是選各個派別的種子。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有人邏輯思維強有人敏感多思有才情,科舉導致所有人都學文科,學儒家思想,但是南玉相信,必然有人擅長術數有人擅長格物、有人推崇法治有人熱愛兵法……
而這些特質,在他們日常討論政事、甚至討論生活小事中都會有所體現。
南玉帶著太子通過這些日常記錄去發現書生們的品性特質,以便未來收錄手下,安排到合適的崗位。
太子和南玉一呆就是一天,瀟瀟感覺自己被冷落了,明明從前自己比太子哥哥更親密母后才是,現在他們說的東西自己完全聽不懂,竟然成了被排斥在外的人——雖然這個排斥是小姑娘自己內心的想法。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小公主大驚,手裡的娃娃也不好玩了,宮女送來的糕點也不好吃了,邁著兩條小短腿蹬蹬蹬跑到南玉身邊,扒著她的膝蓋:「母后,你們在說什麼,瀟瀟也要聽!」
南玉並不嫌棄她打擾自己,反而伸手將她抱起來放在膝頭,溫聲解釋她和太子正在討論的事情。
說完,還問她的意見。
為了融入母后和太子哥哥的自成一體的氛圍,瀟瀟不再嫌棄這些事情枯燥了,開始轉動著還很單純的小腦袋,發表自己的意見。
南玉對她的意見很上心,並沒有敷衍隨意,還會像教導太子一樣引導瀟瀟深入思考。
太子有了瀟瀟這個小學伴,雖然有時候嫌棄她幼稚煩人,但是也經常被她看似天真的問題問得啞口無言,甚至因此陷入沉思,竟然多了許多啟發,對機靈地舉一反三的妹妹漸漸丟掉了輕視之心。
在暗自觀察學子們的日子中,科舉終於來臨。太子很緊張,他和南玉已經挑選好了此次看重的幾個書生,但是這些書生能不能考上卻全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太子想要讓主考官直接錄取這些人,對南玉的阻止很不理解:「如果他們落榜了怎麼辦?」
南玉:「我會讓秦大人另想辦法,但科舉沒有改變規則前,不能作弊,哪怕你是太子。」
她望著不甚明白的太子:「你是規則的制定者,如果你帶頭破壞規則,旁人再也不會對你定下的律法規定產生敬畏感。」
太子懵懵懂懂,並沒有完全理解到自己帶頭作弊的後果會有多麼嚴重,但是他記在了心裡,告誡自己不能帶頭做不好的事情。
南玉挑中的人不全看應試的才氣,所以待到春日融融,科舉放榜,有三分之一的人落榜了。
南玉把這份名單交給了秦豫:「他們都是舉人,是可以為官的,若有人願意通過舉薦入官,你帶他們去吏部登記,若有堅持科舉的,也尊重他們的意願。」
秦豫接過名單,上面每個人姓名籍貫特質都寫的很清楚,還註上了南玉對他們任職的安排。
這是南玉派給他的任務,卻也是讓他與這些未來會受到重視的人交好。
秦豫心領神會,出宮後,便開始「偶遇」名單上這些落榜失意的書生。
三年準備一朝落空,這些人都覺得心情低落甚至前途無望,秦豫這個戶部侍郎偶然出現,並且平易近人地與他們相談相交,沒有半點架子甚至對他們十分讚賞,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未來謀劃,幫他們疏通關係去吏部掛名等官職安排,這讓書生們感動不已,也對學識淵博氣質清雅的秦侍郎崇拜不已。
秦豫的傳說傳遍了全國,直至真正相交,他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多麼優秀的人,縱然他們功名在身,卻也對秦豫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官員甘拜下風。
太子沒想到還能這麼來,失去三分之一人才倍感挫敗的他頓時恢復了心情,興致勃勃地等待著殿試,想要親眼看看剩下三分之二的「心儀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