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頁
四皇子沒差事時做不出主動往皇帝身邊湊的事。
章萊雖然滿心楚王,但是她培養楚王和小鶴鶴的方式非常有效。程珮儀這次就借用了她的教育方法,培養四皇子和小鶴鶴,楚王願意來她也教,不僅楚王,只要有人願意來,她都教。
過完年,楚王忙著成親。小鶴鶴要準備科舉了。
意識到越多的人學會程珮儀的技術越保險的皇帝讓幾個馬上要下放的官員來神農莊學習,程珮儀和四皇子便帶著這些人研究他們未來轄區的土地特色,以及種植之法。
從前只是楚王和四皇子,外頭的說法還好,如今連年輕下放官員都去了神農莊,在許多長舌婦嘴裡,程珮儀已經成了不潔之身,傷風敗俗的代表。
只是皇帝開口這樣做,沒人敢大聲說。
被皇帝要求來學習的官員也不乏看輕視程珮儀的,鄙夷她沽名釣譽,看不起她所謂的種植本事。
程珮儀全都不在意,她住在神農莊,風言風語侵襲不了她,來的人願意學她認真教,不願意學,她不勉強。
不出三年,第一批官員的差別就出來了。
認真學了她傳授的知識並運用在自己轄區的官員,三年來糧食產量穩步增長,他們在轄區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快馬加鞭送信給神農莊,請程珮儀幫忙指導,若程珮儀三言兩語說不清的,四皇子或者楚王會親自過去。
而不曾把程珮儀放在心上的官員,縱然轄區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和別人一比竟然也不過如此,在如今格外重視農業收成的皇帝眼中,政績一般。
所謂上行下效,皇帝重視糧食產量,官員們就要在這上面絞盡腦汁。程珮儀突然成了香餑餑,誰都想要和她打好關係。也有更多的人,被鼓舞著開始研究農事。
程珮儀覺得自己有些太忙,把各項事務整理整理分了出去。教導官員的事情,楚王想做,但是程珮儀給了四皇子;她把楚王給了皇帝,有什麼外出公幹推廣新成果的事,八面玲瓏的楚王最合適;自己則專心研究新東西,農具也好種子也好,她要保證至少兩年有一次創新。閒了回復各地送上來的問題,順便了解各地風土。
皇子們也主動湊上來了,這次面子什麼都顧不上了,因為程珮儀不可小覷。
程珮儀把情況告訴了皇帝,經過皇帝允許,不再拒絕這些人的示好,神農莊遇到什麼需求,便接受這些人遞過來的好意,事後登記在冊報皇帝知曉。
所有人都默認程珮儀不會嫁人了,二十多歲的老姑娘,怎麼可能再嫁人呢?很多父母教導子女都以她為反例:「你看看,女子無才便是德,本事大有什麼用,程珮儀都嫁不出去!」
和她打交道的官員們幾乎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同僚,連性別都因為她幹練的性子慢慢忽視了。
第652章 穿越古代去種田14
然而事情並不是永遠一帆風順的, 早前說了,本朝讀書人看不起種地偏好風花雪月,雖然皇帝重視, 但是下面的人執行起來劃划水也是常態。
有一個陸姓官員,他三十五歲考上進士,高中後在翰林院做得鬱郁不得志, 某日攀上了個好門路, 一番運作後主動申請下放。這位陸大人非常擁躉朝廷的政策,聽說了神農莊的好處, 很認真地在赴任前來莊子聽了許多課程, 事無巨細地記了下來,只等著赴任後將這些法子一一實行。
他去了西邊一個叫梁州的州府,一年時間,打著神農莊的名義在百姓質疑聲中強力推行神農莊的種植之法,讓百姓播種神農莊的種子,結果一年過去,當地不僅沒有提高產量,風調雨順之年卻顆粒無收、民怨沸騰,到了秋收, 該地收不上一絲一毫的稅賦,百姓們紛紛聚集在衙門口鬧事,昌平盛世竟然出了民亂,這是幾十年都不曾有過的事了。
這位官員慌了,連忙上奏彈劾程珮儀, 指責她對農事一竅不通,教導官員的方法完全無用,如果再讓這個女子胡亂傳授什麼新種植之法,大魏危矣!
這事一出,對程珮儀的存在一直心中不滿的大臣紛紛站隊,開始討伐她這些年越來越出格的事跡。讓讀書人去向一個女人學習種地,就這一項,多少讀書人覺得是屈辱?
這些年借著推廣種子進入朝堂的四皇子當先站了出來力保程珮儀:「大魏各地因神農莊提高糧食產量度過幾次天災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次事件,兒臣願意親自去當地查看原委。」
皇帝心裡偏向程珮儀,別的不說,光土豆一項,讓多少人免於餓肚子?但是他兢兢業業執政一輩子,臨到老了鬧出了幾十年不曾有過的民亂,簡直是他為帝生涯的恥辱。見老四站了出來,他立刻答應了。
四皇子關鍵時刻的出頭讓皇帝對這個兒子更加欣賞,想起四皇兒這些年的遭遇,忍不住就有幾分心疼。
這事還是和程珮儀有關。
四皇子這些年上學習程珮儀的研究成果,下傳授官員農業知識,擔任著傳播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時不時各地出現問題還要外出公幹。因為事務繁忙,只要在京城的日子,他幾乎都泡在了神農莊,神農莊如今發展得非常大,除了程珮儀帶著僕從住的院子,又在不遠處新建了授課的「農學院」、儲存的倉庫、以及專門的培育室。
見他有時候忙得趕不上城門關閉,程珮儀便派人幫四皇子在授課的院子裡收拾了一間廂房,專門供他太過繁忙時過夜休息。不偏不倚,經常前來的楚王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