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頁
早上,她站上了城樓誦讀詔天下書,除了通篇感恩之類的官話,頒布了幾條施恩的政令。一是北邊的疫區減免兩年稅賦,二是提高邊關將士軍餉,三廣納奇人異士,能創造出織女機那樣發明的,皆有重賞。
這是朝廷的政令,但是她是女皇,所以名義上這個好人由她做了。
城樓慶典後是國宴。
這樣的國宴無比盛大,皇甫楹和太后坐在上首,下面一排的臣子、名士,末席的人們只能看到女皇明黃的身影,是胖是瘦都看得模模糊糊。
楊鐧坐在中等偏上的位子,下邊還有很多比他官小甚至以沒有品級的人,他隱隱聽了一耳朵,裡頭不少人是皇夫候選人。
楊鐧頓時開啟了警戒模式,注視著場上的每個動靜。
太后坐在皇甫楹身邊,看著下面一大群人,悄聲問她:「哪個是楊鐧?」
皇甫楹自己都看不太清,哪裡能指出來?
太后想了想,朗聲說:「哀家聽說當年楊將軍的長孫如今也成了殺戎人的大英雄大功臣,當年得知楊將軍壯舉哀家還在閨閣之中,想不到如今楊家孫兒也長成了……哪位是楊小將軍,上前來讓哀家見見。楊家果然是虎將世家,一脈相承啊!」
楊鐧正審視著下邊那些年輕人,突然看到一個宮人走到自己面前,說太后召見,請他上前說話?
作者有話要說:環視滿場情敵的楊鐧:這幾個看著都不是什麼好人,這個,油頭粉面娘兮兮;這個眼神亂飄心術不一定正;這個,小身板又瘦又小沒安全感……
宮女:楊將軍,太后召您上前說話。
楊鐧:?太后?=未來岳母?
第572章 女皇22
楊鐧跟著宮女, 在滿場的注目下心懷忐忑地走到了太后太后、女皇面前。路不長,他想了很多。
太后為什麼單獨叫了他, 是她和太后說了什麼嗎?她對太后怎麼說的?太后會是什麼態度?如果太后不同意, 待會兒要刁難他……
在場眾人包括太后並沒有看出楊鐧有如此多的胡思亂想。從戰場回來的武將,哪怕跟著宮人低頭前行,依舊可見軍人意氣, 隨著他越走越近, 剛強沉穩之氣迎面而來,哪怕他什麼都沒說, 太后就下意識覺得這孩子靠譜。
楊鐧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太后叫起, 十分和善地問他家裡情況。
這也是常見的事情, 太后嘛,後宮中人,看到一個傑出的小輩, 肯定是問問家裡幾口人, 都在做什麼,然後再聽他說說自己的事情。
套路都一樣,但是這次太后聽得格外仔細。
楊鐧老老實實說了家中情況——父母早亡,自己還有一個小了七歲的弟弟,這些年他在邊關參軍,弟弟拜了皇家義學的院長為師,受院長照顧教導,如今已經是個秀才。
這些事太后早就從皇甫楹口中聽說了,只是如今聽楊鐧再說一遍, 心中有種命中注定的感覺,這兩兄弟真的是處處都和皇家有關聯,難道這就是緣分?
太后笑問:「弟弟年紀還小吧?可憐見的,哥哥不在身邊孤身一人在京城,小小孩子生活不易還能如此發奮,你們兄弟都是好樣的,不愧是楊將軍的子孫血脈。」
客觀上來說,楊鐧兄弟的確是勵志典範。一個年紀輕輕從小兵一路拼到副將,一個小小年紀寄宿義學,十多歲就成了秀才,即便是朝中大臣也要贊一聲,感嘆家中兒孫不如他們。
楊鐧不怕別的,就怕被人夸,還是當眾被誇,小麥色的皮膚上出現了一點紅暈,連忙說太后過獎。
太后又說:「你弟弟一人在京城,這次進京,是打算留下了嗎?」
楊鐧不好回答了,他想留下,但是還沒找到機會呢!
朝中大臣尤其是內閣,也都敏感地看向太后。
太后似乎意識到自己問得過界了,不等他回答就笑著說:「哀家多言了,楊小將軍這樣將才,在哪都是朝廷棟樑。」
皇甫楹這時笑著說:「母后如今就是喜歡別人家的好孩子,看到喜歡的年輕人,看不得他們受半點苦,孰不知『保劍鋒從磨礪出』,母后您呀,少操一點心,多心疼心疼朕,朕都要吃醋了。」
太后哈哈笑了,拉了她的手:「好好好,以後只關心我皇兒一人。」
這番覲見在皇甫楹的插科打諢中結束了,楊鐧含笑聽著她在上頭說笑,隨後跟著宮女退了下去。
之後的國宴不再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一切都安安穩穩進行。
國宴之後就是煙火大會,他們這些國宴的嘉賓可以站在城樓上——整個京城最佳的觀賞地點,欣賞煙火。
這天,楊鐧很滿足,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太后稍稍安心,覺得這個出身貧寒的年輕人的確如女兒所說,是個不錯的男人;皇甫楹作為這一天的主角,累了一些,但是也很愉快。
只有楊鉞不太開心。
「大哥,你是不是和姐姐都在城樓上看的煙火?」
楊鐧想到最中央的女皇,點點頭。
楊鉞沮喪:「只有我不在。」下一刻又充滿了鬥志,「我一定要考上狀元當上大官,以後也和你們一起在城樓上看煙火!」
楊鐧笑了,拍著弟弟的肩:「好,我等你。」
萬壽節後。
楊鐧趁著大家還沒離開京城,抓緊時間謀求京官。有這個想法的不止他一人,但是很幸運,因為太后的召見大家都知道了楊鐧的背景,他祖父當年殉城的事跡刻在無數人心上,尤其是武將們,對這樣的將領充滿了敬佩;楊鐧因此得到了一些照顧和認可,在了解他從軍六年的經歷後,他本人的能力也被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