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不過柳世安現在雖然算是皇上看重的臣子,但是礙於年齡和資歷,他還沒有混成朝廷大佬呢。
因此其他的朝廷大佬雖然關注他,但是還沒有把他放在很重要的關注位置上,他們自有自己的政敵和對手,對一個皇帝看重的新人,在沒有確定為敵的情況下,是不會時時刻刻的盯著他的。對於柳世安的親友,他們知道大約情況,但是除非柳石也像柳世安那般的出眾,否則不會引起他們的關注。
但是當今聖上並非如此。
人和人相處的愉快與否要看緣分和氣場,看得順眼的人向你提意見你多少能聽進去一些,看不順眼的人向你提意見你恐怕會反感更甚。
皇上和柳世安就算是氣場相合了。柳世安視皇上為當世明君,皇上看柳世安是將來可以託付朝廷大事有操守的賢臣。
皇上不僅現在一步步的歷練柳世安,慢慢的把他提拔上去,考慮到柳世安的年紀,皇上還想把他留給下任皇帝繼續重用。
所以柳世安哪怕現在品級不算高,但皇帝對他的關注度是很高的。
因此皇帝也注意到了柳石。
之前柳石在翰林院從來沒有冒過頭,皇帝還和老鎮國公統一了意見,覺得他就是個會讀書的胸無大志的書呆子。
直到柳石被柳世安弄到了大理寺,在大理寺里他才展現出了與過去不同的另一面。
柳石在查案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精明果決,在斷案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剛正不阿,都讓皇帝非常滿意。
皇帝當然不喜歡權貴官員插手刑獄之事,可在這種人情社會,這種事情很難監督和預防。而且除了刑獄之事,朝廷里的大事還多著呢。正因為如此,除非是真正嚴重到皇帝都要插手的案子,或是有明顯證據也有人為了翻案努力調查的案子,有些冤案就沉寂下去,永遠是冤案了。
如今的柳石,在皇帝心裡雖然不是柳世安那種治世能臣賢臣,但也是品性能力足以託付刑獄之事的臣子。若是不出什麼岔子,那將來執掌大理寺的,就非柳石莫屬了。
因此哪怕有人想壓著柳石不讓他升品級,或是想乾脆把他調出大理寺,在皇帝的授意下,都沒有成功。
因此那些想對柳石使出手段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柳石背後是有人的。就算有氣也只得咽下了。
從柳石手中轉走的案子,有時只是常見的權貴欺凌普通百姓,有時卻可能是有關朝政和地方上的隱秘的案件。比如私販鹽鐵之類的。
無論案件大小,凡是在柳石這裡被轉走的案子,或是偶爾通過傀儡粒子刺探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得到的信息,柳石都會說給柳世安聽,誰知道他能得到什麼有用的啟發和線索呢?碰到和鎮國公府的政敵或盟友有關的事,柳石也會告訴老鎮國公一聲。
而對於朝廷大佬之間的博弈,則是由柳世安解釋給柳石聽,這種政治博弈和爭鬥,對柳石來說是很難完全理解的,他也並不真的感興趣。但是作為朝廷的一員臣子,還是知道的越多,越不容易成為朝堂爭鬥的炮灰。
這種政治博弈,對柳石來說很頭疼,但對柳世安來說,是遊刃有餘的。雖然他也厭惡那種無謂的朝堂爭鬥或者黨爭,但這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他很容易看明白,或是找到切入口去插手其中。
因此柳石給柳世安提供一些案件和人事關係的細節和線索,而柳世安為柳石梳理正在發生的朝政大事和背後的隱情。他們也算是互有幫助了。
碰到那種被大理寺壓下的事關朝政的案子,柳世安也會密報皇帝,然後皇帝自然會命人徹查。哪怕沒有人知道柳石在其中的干係,但是皇帝知道就夠了,皇帝還對柳石更滿意了。
等到柳晟通過了柳世安的考核,要回清河縣考功名的時候,柳石的爺奶坐不住了,他們年紀大了,非常思念家鄉。再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多麼可惜啊。他們也是有虛榮心的,現在柳石做了官,他們當然想要回鄉接受一波親友的羨慕。
柳石的父母可不放心兩個老人和孫子單獨回鄉,於是決定也一起回去,等到柳晟考中了舉人功名,他們再回京不遲。
這些年,有很多族人願意把孩子過繼給柳世安,那簡直是給自己的孩子鋪就了一番錦繡前程。可柳世安不願意為了香火傳承,就使得別人骨肉分離,一直是想要過繼一個沒有父母照料的孤兒的。柳秀才夫妻也是厚道人,他們認為柳世安還很年輕,哪怕一時沒有過繼子嗣,將來過繼個嗣孫也行啊。
倒是族長寫信來,說族中有一家有個孩子,雖然不是孤兒,但母親難產去世,家中有了後母之後,開始過得還湊合,等他後母也生了兒子,他就過得和孤兒也差不多。
哪怕族中警告了他家,但因為那婦人也生了兒子,他家男人就偏向了這個後來娶的女人。這種家事,哪怕族中說過他,但是沒鬧出人命關天的大事,族中也沒法深管。族人也覺得那孩子可憐,也就是經常給他點吃的,讓他不至於餓死。誰也沒法越過那孩子的親爹去管得更多。族長問柳秀才家願不願意過繼這個孩子,也算是給這個孩子一條活路。
此事柳世安是同意了的,能給那孩子一條活路,今後他的父母也不會再憂心他的香火子嗣,這是兩全的事情。
於是柳秀才夫妻也要和柳石的爺奶他們一起回鄉。至於李氏,因為不放心,他們也把她帶在了身邊。柳世安每天忙碌朝廷大事,哪有時間看著她,萬一她趁著公婆不在家,鬧出什麼事情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