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頁
後世評價能夠跟《音樂之聲》相提並論的音樂劇,席捲全球各個劇院的音樂劇竟然在此時才剛剛誕生!
「嘟嘟」
「嘟嘟」
紅綠燈後面的幾輛車駕駛員看見其餘車道都已經開始動了,可自己這邊竟然毫無動靜,只能按喇叭鳴笛。
伊芙聽見刺耳的鳴笛聲之後終於想起來,她立即回神,看見前方的指示燈立即起步,朝自己家裡開去。
她回到家之後,顧不得感慨家中冷冷清清的模樣,而是飛快跑到電腦前面查詢《媽媽咪呀》音樂劇的相關情況。
然而網絡上面關於它的消息屈指可數,只是倫敦那邊有報導說音樂劇版的《媽媽咪呀》在前年,也就是1999年的時候在倫敦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
但是一直到2000年5月的時候才正式在皇家亞歷山大劇院收費公演,此後每個星期一的晚上都觀眾爆滿。
可英國戲劇在美國擁有一定的文化隔膜,籌備了很久之後,原班人馬才抵達洛杉磯,準備在美國巡演,然後帶著美國觀眾的意見修改之後才會在今年下半年踏入百老匯,被挑剔的劇評家跟觀眾們檢查。
這部戲劇之所以選擇在貝弗利山莊的劇院進行北美首演,可能就是因為貝弗利山莊這邊的觀眾消費水平高,欣賞能力強,同時又不是影評人劇評人集中地,並且還能讓社會名流為音樂劇做宣傳。
貝弗利山莊最多的就是明星,雖然用明星效應來宣傳音樂劇在某些人看起來比較low,但效果絕對出類拔萃,帶動力非常強。
伊芙認真在腦海中回憶了一下,她自己當年跟風去看過中文版的《媽媽咪呀》音樂劇,就這還被劇迷朋友鄙視了,說中文版根本就沒有英文版的韻味。
不過劇情跟歌曲倒是聽得很舒服,講訴的故事也非常狗血。
希臘在地中海有一座風景優美的小道,中年女子多娜跟女兒蘇菲還有女兒的未婚夫在這裡開了一個小的旅店,專門供遊客臨時居住。
可是蘇菲跟未婚夫即將舉行婚禮,然而在婚禮之前,蘇菲一直都有一個心愿,那就是讓父親牽著自己的手走出來,將自己送到未婚夫面前。
不過母親多娜一直都沒有透露過自己父親的身份,從小到大都一直保密,根本不知道父親是誰。於是蘇菲偷偷看了母親的信,結果發現竟然有三個男人都可能是自己的父親。
嫌疑人一號山姆是一名商人,嫌疑人二號比爾是探險家,嫌疑人三號是一名銀行家。
二十年前的多娜跟這三位男士都有過一段感情,因此並不能確定誰才是真正的父親。於是蘇菲在閨蜜們的幫助下,以擴大旅店生意為理由,給這三位男士都發了邀請函,讓他們上島來看看。
於是修羅場就這樣出現了!
母親多娜幾乎要同時見到自己的三位前男友,這時候她也慌了,因為多娜自己都不知道蘇菲的生父是誰。
時間線這邊是女兒尋找父親,那邊則是多娜跟前男友們回憶過去的愛恨情仇。
好在那三位男士都很善良,表示不管蘇菲是不是自己親生的,都願意成為她的父親。
在整齣戲當中,洋溢著親情愛情還有友情,甚至還有眾多爆笑情節。最重要的是片名還有音樂劇裡面的歌曲全都是著名組合abba的金曲,包括《dang queen》、《money, money, money》等。
abba在全球的銷量僅次於披頭士,是真正的音樂傳奇。兩男兩女的成員最初是兩對夫妻,可是在之後的時間裡面卻各自離婚,成了最有名的離婚樂隊。
可以說他們的歌曲在全球內都有很強的知名度,並且音樂能夠跟劇情完美融合。很多人都覺得《媽媽咪呀》是abba樂隊的超強mv合集,因為製片人跟創作者完全就是根據音樂量身打造劇情,確保每段歌曲跟舞蹈都恰如其分。
音樂的魅力很大,不過負擔也大,幾乎每一場表演都需要給abba支付相應的版權費,電影改編也一樣,必須得到abba版權代理商的授權才行,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劇情有趣,歌曲好聽,演員表演跟唱功都在線,當然能吸引到觀眾們。
她清楚地記得百老匯評選出來歷代經典名劇中,代表21世紀頭十年藝術風格的作品就是這部《媽媽咪呀》!
三十年代是《萬事皆空》,代表六十年代的是《芝加哥》,《貓》從八十年代起就一直活躍在各家劇院舞台上,九十年代一部《為你瘋狂》讓觀眾們瘋狂沉迷。
如果能在所有人之前拿到這部風靡全球音樂劇的電影改編權,伊芙覺得永恆影業怕是能大賺一筆。
因為音樂劇的影響力實在太大,現在雖然還看不出來,不過等音樂劇在全球範圍內巡演一兩遍培養好觀眾之後,就拍歌舞電影。
很多舞台劇都被改編成了電影,就像伊芙曾經接到過《芝加哥》這個劇本,它也是從舞台劇改成了歌舞片。
現在電影應該還在籌備中,到時候《芝加哥》這改編的電影大火,肯定會拉高百老匯劇作家以及製片人們的心理預期。
到時候熱門舞台劇的改編費用肯定非常高,並且要求也會非常嚴厲,不是普通公司能承擔的。
伊芙現在就在考慮撿漏的事情,能不能趁著《媽媽咪呀》剛剛登陸美國不紅的時候將影視改編權買下來。
然而她卻沒有打算自己出演這部改編的電影,因為在電影裡面根本就沒有適合她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