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頁
若是陸懸插了一手的話,那麼之後在瓜分戰利品的時候,烏孫國是不是也要分過去一些?
按照道理而言這樣是沒問題的,但劉徹並不希望烏孫國繼續壯大下去。
陸懸現在還這麼年輕,文治不好說,但行軍打仗方面也就比衛霍差一些,這樣下去烏孫國做大之後會不會就反咬一口?
這個擔憂還真不是他小人之心,而是已經出過太多這樣的事情了。
繡衣使者低聲說道:「烏孫王說他願為北境王殿下的馬前卒,此次他除了親衛,未帶其他一兵一卒。」
劉徹的表情頓時好看了一些,這樣看來,陸懸更像是單純過去幫助和保護劉談的一樣。
劉據原本想說讓陸懸帶人回去,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瞬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從理智上來說,他覺得這種事情應該不會出現,但感性上來講又覺得似乎不是那麼意外。
他果斷轉頭看向他爹。
然後就看到他爹敲了幾下案幾之後說道:「既然如此,下旨封烏孫王為驃騎將軍,跟隨北境王出征。」
劉據:?????
第644章 [二更]644
劉據覺得自從遇到他弟弟開始,他仿佛就一直在顛覆自己的認知。
原本已經沒有任何實權的諸侯王,還是少年諸侯王拿到了諸侯國的軍政大權這也就算了,反正最多也只能說皇帝偏心。
但皇帝就是偏心自己的兒子你能怎麼樣?有本事你打他啊?不敢打那就忍著吧。
而且這件事情劉據也沒覺得任何不對,他弟弟到了北境國之後,他們全家都富裕了,大漢的國力也在緩慢增長。
這種增長現在看不出什麼,因為發展是需要時間的,但國庫的反應最直觀,最近他爹已經很少為國庫發愁了。
然後就是代管其他諸侯國的事務,說實話,大漢開國……算了,不說大漢,就說劉據知道的歷史,無論什麼時期好像都沒有聽到過這樣的事情。
原本應該很難,大家都反對的事,結果也就是零星反對,最後也順順利利地辦成了。
想一想燕國的情況,好像也沒什麼特別奇怪的,大家這是在甩燙手山芋呢。
然後現在他聽到了什麼?
讓一個諸侯王去給另外一個諸侯王打下手,還封了個將軍?
哪怕在大家心裡烏孫王的地位肯定是比不上北境王,但表面上還是要一視同仁的啊,按照正常順序來說應該是劉徹下旨讓烏孫王協助,雙方表面上看起來是平等的關係,但實際上因為是協助,所以還是有從屬關係,這才是最正常的。
結果呢?
一個敢封一個敢領。
陸懸接到這個封號的時候甚至還挺開心。
倒是劉談皺眉說道:「這不對,怎麼能給你這個封號呢?」
陸懸反問道:「這個封號有什麼不好?是大漢目前為止的最高軍銜吧?」
如果不討論其他僅從品級上來講,其實也不比諸侯王的地位少什麼,當初劉徹是專門為了霍去病搞出了這麼一個軍銜,位同三公,只是霍去病之後就再沒有其他驃騎將軍,現在給陸懸這個封號,陸懸還是挺開心的,自覺就算比不上霍去病也能摸到這位天降紫薇星的一點邊了。
劉談當然知道他的意思,但問題是當初劉徹讓霍去病當驃騎將軍是因為霍去病戰功顯赫,然後當時的大將軍衛青還活著,大將軍只有一個人,劉徹又不捨得讓霍去病受委屈,這就搞出了一個地位也就比大將軍稍微差一點的驃騎將軍。
而現在劉徹給陸懸驃騎將軍的封號顯然是因為除了大將軍之外,只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三個封號能配得上陸懸的身份地位,同時車騎將軍和衛將軍兩個現在都有人,那可不就只剩下一個驃騎將軍了嗎?
不過陸懸這個驃騎將軍明顯沒有霍去病當年那個特權多,大概就是給他一個職位意思意思。
而這個消息一出基本上大家都開始琢磨著自己是不是要改變一下對烏孫王的態度。
如果是以前的話,他們基本上都把陸懸當外人,如今陸懸有了這個職銜還為大漢征戰的話,那就是自己人啊。
大漢這邊始終是對文化認同而非對血脈認同,陸懸之前一直在努力往這方面靠就是這個原因。
等大家討論完畢之後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等會,不應該是打烏桓嗎?怎麼打上匈奴了?
實際上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劉談帶著的人都已經跟匈奴交手了!
他這次帶著十萬大軍直接過去,之前剛從上谷郡退出去還躍躍欲試的匈奴士兵都傻了。
原本左骨都侯被抓走之後,因為這邊本來就是右骨都侯的地盤,所以右骨都侯迅速過來接手,當然他也沒有多麼好心,只不過是想要接手左骨都侯的那些兵馬罷了。
只是這也不是好接手的,呴犁湖怎麼可能讓手下的勢力突然增長那麼多?尤其是左右骨都侯都是左屠耆王的手下,而左屠耆王就是左賢王也是他的太子。
自古以來無論是什麼地方,皇帝或者王在太子成長到一定年歲之後都會比較忌憚太子,尤其是太子能力強的。
左右骨都侯都是太子手下,但畢竟是兩個人而且有競爭,不可能做到完全一心,如果這些勢力都到一個人手裡,那就很危險了。
所以呴犁湖下令右骨都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漁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