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紫紅色的岩石?」霍光看著輿圖有些意外:「那石頭有什麼特殊之處?」
劉談對著他眨了眨眼:「現在不能說,等找到你們就知道了。」
還能是什麼?
煤啊!
第140章 [二更]140
尋找煤炭這件事,其實是劉談臨時想出來的,原本他並沒有將尋找資源放在第一要務。
他想的是先發展經濟然後再將國都朔方城建得更加堅固一些。
至於怎麼發展經濟暫時還沒有頭緒。
但不論他有什麼方法這個時代最最重要的還是耕地。
在聽了江充的解釋之後他就知道樹木的事情必須解決。
然而擺在他面前的似乎是個死局。
天氣冷就需要燒柴取暖,要有柴就得砍樹,砍了樹就加重水土流失,土地就變得貧瘠百姓更窮,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想要跳出這個循環要麼發展經濟加大交通運輸力度,讓外地運進來的煤炭能夠降低成本,進一步降低售價。
只是這個辦法也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事實上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窮人占的比例更大。
想要解決就只能尋找新的能源。
劉談記得煤這種東西其實在漢代就有記載了,但具體到什麼時候卻不太清楚,現在看來要麼是這個時空歷史線的改變影響了很多,要麼就是在漢武帝時期的確還沒有開始用煤。
不管是哪一種,他先讓人去找就對了。
劉談記得在後世准格爾旗附近是有煤礦的,並且那裡地質構造簡單,煤埋藏淺,煤層厚,這幾個特點加起來對於開採設備的漢代來說十分合適。
唯一的缺點就是,朔方城在後世的地圖上大概是在烏拉特旗附近,距離准格爾旗還有個三百多公里。
再加上劉談也不太確定煤炭的具體位置,只能先讓人去找。
至於為什麼要找紫紅色的岩石,也是因為劉談曾經聽過一句順口溜:前有紅石嶺,後有煤炭岩。
紅石嶺說的就是那種紫紅色的岩石,只不過這種經驗被證實的時候是在棗莊煤礦,那是在山東,距離北境國可太遠了,也不知道這個經驗能不能試用。
劉談也知道想要辨別煤炭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植物化石來分辨,這樣能夠更準確一些。
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這個時候對植物化石的概念不僅不深入,甚至可能都無法找到當地的植物化石。
最主要的是找到了也沒用,劉談只是知道這麼個道理,他又不是學地質的,怎麼可能懂得如何分辨?
現在唯一祈禱的就是准格爾旗那邊的煤礦在漢代已經距離地表很近,畢竟地殼是時刻在運動的,在後世煤炭距離地表近,不代表現在也行。
劉談讓人做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多了去了,大家聽後也不是那麼奇怪,反正兵士也的確沒什麼事情做,去找就找唄。
唯一不太適應的就是桑遷。
桑遷在來之前已經做好了跟匈奴作鬥爭的準備,在他的想像中到了朔方之後就應該積極備戰,等到了冬天就來不及了。
可現在……他要帶著人去找石頭?
這落差也未免太大!
只不過桑遷已經發現在這個地方他基本上是孤立無援,所以也不敢開口說什麼,只是想著看看能不能多拉攏一些人過來。
要說他的素質的確不差,在劉談這個話題告一段落之後,他就開口說道:「殿下,如今國中官員尚且缺員不少,不知殿下有何章程?」
是的,這就是桑遷的想法,劉談既然在京里就帶了這麼點人回來,那麼剩下的肯定要從本地找,如今從京中來的都抱成一團把他排斥在外,那麼他就只好拉攏本地人。
劉談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轉頭看向霍光:「霍相怎麼看?」
桑遷臉上有些掛不住,知道劉談這是在提醒他這些事情都是國相的事情,他越界了。
不過沒關係,反正他都說出來了,只要等一等就好。
他作為都尉手下只有兩個校尉自然是不夠的,肯定要加人,這些人他總有話語權了吧?
霍光看都沒看桑遷一眼,沉吟說道:「朔方城人少,識字之人只怕不多,所以前期肯定還是要大家努力承擔一下的。」
劉談伸手叩了叩案幾忽然正色說道:「我願效仿父皇發布招賢令,不知是否可行?」
招賢令?
眾人面面相覷,以往沒有諸侯國這麼幹過,但是朝廷那邊也沒說不行,劉談這麼做多少有些越線的嫌疑,能不能行……就看朝廷怎麼看了?
桑遷也沒想到劉談要搞這麼大,頓時有些慌張,他本來還在思考等回頭去考察一下本地都有什麼大族,想辦法拉攏一下,可劉談這麼一搞的話,誰知道來的都是哪裡的人啊!
他輕咳一聲說道:「這……也太大動干戈了吧?以往並沒有諸侯國如此行事。」
一旁的江充冷冷說道:「以往還沒有皇子親自來守國門的呢,普通諸侯王能與殿下相提並論嗎?更何況朔方此地現在什麼情況大家都看到了,能說雅言的都沒有幾位,就連郡守的雅言都有些讓人聽不懂,難道你要和一群根本聽不懂他們說什麼的人共事?」
桑遷:……
劉談心中暗爽,表面上認真點頭說道:「這倒是了,回頭記得,招賢令上一定要寫好擅雅言者優先。」
霍光又問道:「可如何判定那些人是否有用?陛下雖下令徵辟四方士人,但能面見陛下之人並不多,如今朔方的情況恐怕不能做到將不合格的人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