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是以,除了南方一些小作坊會印刷些小話本,大部分的書坊都不會使用活字印刷。
畢竟書的質量就是書坊的招牌,深淺不一可是大忌,大書坊印刷的書籍大部分又是傳統的書籍,做完一份雕版之後可以長期使用,其成本反而不高。
現場注意到這點的木白當即提出改變一下印刷姿勢,以前是字躺著紙蓋上去,現在改為和蓋印章一樣,紙躺著,字往下壓。
如此改動一方面可降低工匠的勞作難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印章的固定。
下壓的印章自身就有重力在,不管小字背後的木料長短有何異常,在帶著壓力印到紙面上時都能保證其正常顯形。
這麼操作唯一的困擾便是給印章上墨,但這難不倒東宮匠坊已經很有改裝經驗的匠人們。
幾個匠人過來轉了一圈,敲敲打打一番後,立刻給這個簡易的印書器做了升級——他們給盛放小字的盤子加了一個翻轉器,讓它在從紙張上離開後會自動翻轉。
然後翻轉的小字們在上升到頂端的時候,就會變成正面朝上,隨即和墨盒相遇,完成上墨的工作。
簡單的說,這麼一改動之後,這個印刷機對於人工的需求就只有兩步:1、下壓,2、換紙。
其餘的理字和上墨都可以在作業板塊外完成,其印刷的速度提高了不是一點兩點,最重要的是,如此操作之後基本不存在差異,只要墨水足夠,第一張紙和最後一張紙的發揮是一樣的。
羅老先生的《三國演義》後幾冊全都是採用了改裝後的印書機,印刷速度是前半部分的兩倍不止。
到後來,工房還琢磨出了適合金屬使用的油性墨水,印到最後,幾乎所有的活字都換成了金屬字。
此舉讓人工成本大大降低,原材料耗費卻急速上升。好在金屬字的造價雖貴,但使用時長和磨損都比較小,只要書坊能夠保持一定的印刷量,還是能夠挽救的。
咳咳,其實這點開銷對於掌握了太子和太子妃小金庫的木白來說,壓力還真不算太大,不過木白至今都沒忘了年少時候那給弟弟掙錢的願望,而且他也覺得太子妃的遺產給他不太合適,所以木白儘可能得不想要去動用那部分財產。
於是他走上了印刷業的邪道——用陽春白雪的東宮藏書來哺育他真正想要印的眾多小說書。
是的,眾多。
終元一朝,多少學子含恨潛入民間,不得不以文學創造為生,不說別人,羅貫中老先生的老師施耐庵先生當年是和劉伯溫同榜中的元朝進士,後期不也被腐敗的元政府逼得潛入鄉間,寫下了借宋罵元的一冊著作《江湖豪客傳》。
木白看完此書之後很想認識一下這位施先生,不過很可惜,老先生在洪武三年的時候就已經仙逝了,他將沒有完成的稿件留給了最疼愛的學生。
羅貫中將其收尾並校正之後,把《江湖豪客傳》改名為《水滸傳》,現正是春和書社第二熱門的書籍。
《水滸》和《三國》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小說,一個講的是山河豪氣,另一為家國天下,正好頗為互補,也不怕彼此搶占市場。
事實上要搶也搶不到,因為字數龐大,印書的時候是連載的來著,一冊發完熱度剛剛歇息,另一冊立刻追上,無論是水滸粉還是三國粉,都有充足的爬牆空間。
是以,幾乎每個走進春和書社的文人都是一臉的痛心疾首,在他們的眼中這家書社一定是由一個學富五車又心懷天下的老文人所開,然而讓人惋惜的是,這個老文人有個不學好,喜歡看話本的敗家兒子。
介於誰都查不出春和書社背後的老闆底細,加上部分知情人士的緘默,這個人設在眾人心中留了許多年。
但是現在,紅遍大明應天府,並且有逐漸向四周擴散的三國作者羅老先生接到了一封令他頗感意外的書信。
小皇孫派快馬前來傳信,請他將三國演義挑選出一部分比較精華的部分,稍作刪減簡化,出一冊適宜於文化水平不那麼高的讀者觀看的刪減版。
對了,可以偏重一些拱衛皇權的蜀漢陣營,於是一冊刪減版的《三國演義》光榮問世。
比起略顯冗長的全文,簡化版邏輯性雖然下降了不少,但閱讀性卻加強了許多,全篇的白話文非常適合常人觀看,這一版本反倒比原版賣的更火一點。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原版實在是太長了,那一套書的售價可能吃上好幾頓宴席,捨得買的到底是少數。
在大明的有心推動下,簡化版的三國演義很快就隨著入京後沒多久便沉迷於聽故事中的土岐滿貞傳去了大海的彼端。
日本國受到唐國的影響極大,無論是文字、官職、稱呼、乃至於城市的建設都是借鑑了唐文化。
雖然歷經宋元,雙方都有較大的制度改革,其中由於種種原因,日本開始使用了標音文字,但漢字如今仍然是日本的主流文化,幾乎所有的高層人士都能夠使用漢字完成閱讀。
被土岐滿貞帶回的二十多本《三國演義(簡)》立刻就在朝臣之間傳開,甚至於就連日本北朝的實際掌權者足利義滿也拿了一本反覆研讀。
縱然是簡化版,但這冊《三國》中卻收入了不少經典場景和重大戰役,漢末英雄四起,硝煙漫天,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場英雄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