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隨著船舶漸漸靠近港區,他們很快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劉家港附近的海面上,一道道輪番從氣象台上掃射在海面上的光柱,將傍晚的海面照的宛如白晝。
而那原本大家以為著火了的氣象台頂端,此刻正泛著暖黃色的燈光,它仿佛就像是第二個太陽一般,為這群滿帆趕回的使團指明了回家的路。
作者有話要說:中國歷史上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燈塔的,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玻璃製造落後了西方,另一方面在封港期間也沒有這個必要。
但是以前的水手會以佛塔作為方向標,因為佛塔夜裡都會點燈,老亮堂的。
現在木小白給大家點亮燈塔啦,不光是燈塔,他還點了探照燈,咳咳。
為啥要探照燈呢,當然是為了應付爺爺啦!
小白做作業真的好辛苦噠!
第111章
為了安全考慮,大明的港口和城門一樣都有過了時間不允許進入的規定,全天下能夠讓這道規矩讓步的就只有洪武帝的聖旨,其餘就連皇后和太子的旨意都不作數。
所以理所當然的,當使者的船隊因為一路疾馳逐漸靠近劉家港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了無法入港,必須遠遠看著港口在海上漂一晚上的準備。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受到的待遇居然是這樣的——
三台在黑夜裡格外明亮的黃色光柱遙遙打在了他們的船上,就像是定海神針一般,三道光柱將他們定在了原地。
在海上漂泊了五日,因為擔心有賊人侵犯而匆忙試圖靠港的大明出使團隊沐浴在如白晝般刺眼的光線之下,莫名生出了一種微妙的心虛感。
等等啊!我們明明沒做什麼壞事啊,為什麼要心虛?
不知道,反正就是這種被所有人盯著的狀況就是有一種他們做錯事的感覺,話說為什麼隔了那麼遠,他們還能被發現啊?
海上沒有對照物,因此要在海上辨別出距離是一件極其困難也極為專業的事情,蹇瑢顯然不具備這項技能,他伸手招來了船上的一名老水手,問道:「劉管代,你能看一下我們如今離岸多少遠?」
劉管代拿出角尺,一番測量和記錄之後,告訴了他一個讓他有些吃驚的數字,「還有這麼遠?」
「如今日光有些淡,多少會有些誤差,屬下只有七八分把握。」劉管代恭敬道。
「那也夠用了。」蹇瑢摸了摸下巴,他看了眼正在竊竊私語的日本使者,湊到劉管代耳邊悄然問:「以爾之經驗,若是以日本的人力船從此處劃到我們的港口需要多久?」
「少說得一兩個時辰吧,」劉管代立刻知道了這位上峰想要說什麼,也壓低了嗓子用氣聲道:「只是若是以那樣的速度前行,他們上了岸之後,恐怕也沒有體力再做其他。」
蹇瑢眼眸微眯,又問:「我是我們這樣的帆船呢?」
「以寶船的大帆,約莫需要一個時辰,若是順風,風力又較為強勁,半個時辰乃至於更快即可到。」
半個時辰啊……蹇瑢垂下眼眸,陷入思索。他雖不擅海戰,但行兵打仗的基本概念和邏輯還是知道的。
如今海上主流的船隻就這兩種,要麼是借用風力的帆船,要麼是用人力的小木船,如此看來,這探照燈就一面封鎖網,巨大的帆船借用風力,其前進速度快,人力消耗低,但是躲不過探照燈,遠遠就會被發現。而體型更小也更靈活的小船全靠人力驅動,一旦被發現要麼撤退要麼全速前進,不管做哪種選擇體力消耗都是必然。
無論是哪一種,建在港口的探照燈都可逼其在最短時間內做出選擇,並且給防禦部隊足夠的反應時間,應戰也好鎖城也好,都可有效防禦倭寇。
它雖然不能逼退敵人,也不能避免夜襲,但卻能讓襲擊一方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作為一道防禦工事這就已經足夠了。
只是它發現敵人之後都這樣盯著人嗎?這燃料消耗……應該不低吧?
其實蹇瑢誤會了一件事情。
之所以在他們身上投放了三道遠光燈,並不是大明為了炫富,而是……咳咳,其實是因為港區那邊是真的看不清他們來著。
從蹇瑢他們的視角來看,自己這邊可以清晰得看到三道光柱鎖定了自己,所以認定他們一定是已經被看到了,有幾個船員更是興致勃勃得同燈光另一端招手喊話比姿勢,在他們心中自己的一舉一動一定都在同僚們的眼中。
但這其實是因為他們處於暗處看亮處產生的錯覺,事實上,在劉家港城樓上的眾人只能勉強看到海面上有點異常,並不能確定這裡到底是什麼。
探照燈的原理是利用螺紋玻璃起到若干個凸透鏡聚光的效果,光線透過不同的凸面後會匯聚在一點上,這一點便是最亮的位置,但接下來這些光線會繼續沿著直線擴散開,後續的位置雖也有亮度,但光線會明顯減弱。
蹇瑢他們的船隊恰恰就是在光線的衰減區,哪怕用三個探照燈進行疊加,那個位置依然在眾人的視力不可及之處。
所以,劉家灣的眾人才點起了三盞燈看看能不能照清楚,但就如今的效果來看,三盞探照燈的亮度也只能算是勉強。
尤其港區內的眾人還是從明看暗,削弱效果更為明顯。「光靠港區的燈果然還是不行啊。」木白將望遠鏡捏在了手心裡,對如今的情況不是很滿意,他小聲嘀咕道:「如果不能再提高亮度的話,就只能得想辦法在海里也插個燈塔,否則防禦效果還是太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