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在馬騰與馬超父子二人的全力進攻之下——馬超雖然不贊同父親出兵,可當兵發并州已成既定事實,他自然會傾盡全力。
袁尚自然節節敗退。
他一邊向長沙王發出求援,一邊在田豐的極力建議下,決定將兵馬錢糧全數運往并州北部的新興郡,將那裡作為固守之地,抵抗馬騰。
不到半個月,并州淪陷大半。
而就在馬騰兵臨新興城下的第四日,徐州方向終於傳來了新的消息:曹操所率的十八萬大軍,在琅琊城下全軍覆沒,非死即降。
作者有話要說:猜猜司馬懿會怎麼死呢
第137章
涼軍大營。
馬超道:「父親大人!曹操以十八萬大軍圍攻琅琊,卻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反觀長沙王,儘管損失不小,卻根本沒有傷及元氣。由此可見,大漢的氣數仍然未到盡時。您萬不可聽信讒言,重蹈曹孟德之覆轍啊!」
「孩兒願為使者,親赴徐州,向長沙王表示請和之意!」
司馬懿揮著手中羽扇,搖頭道:「請和?孟起將軍的意思,只怕是甘做魚肉,任由長沙王宰割吧?」
他沖高座上的馬騰抱了個拳,道:「想必您也已經收到消息,先前歸降於長沙王的西涼兵,雖然沒有被殺,卻被長沙王用作苦力。主公此刻就算願意……」
馬超打斷道:「那是因為他們跟隨曹操,想要在琅琊圍殺長沙王!在此之前,長沙王對待俘兵向來很好。」
司馬懿轉身看著馬超,反問道:「只因他們去了琅琊?」
「那麼,孟起將軍又如何保證,長沙王不會因為主公進駐中原一事,而認為主公存有野心,視為大敵呢?」
馬超聽了怒道:「當初分明是你說……」
司馬懿道:「臣當初做此言,是為了幫助主公下定決心。若非如此,此刻便只能束手就擒,不會有生機。」
他緩緩解釋道:「長沙王在揚州善待俘虜,並不是因為他想要對俘虜好。試想,長沙王身為皇子,何等尊貴,又如何能夠輕易寬赦對他亮出刀劍之人?」
「之所以這麼做。一則,揚州人口稀疏,他需要大量的俘虜來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二則,長沙王以仁義之名善待俘虜,便能使得他的敵人生出避戰之心,令他們誤以為,投降會是條很好的出路。」
「如今卻是截然不同。長沙王手中控制了最多的土地,最多的人口。如若再能戰勝主公,便等同於收復了整個天下。」
「他從一名無權無勢狼狽逃京的皇子,成長到今日這個地步,又豈會是心慈手軟之輩?他打了那麼多的仗,殺了那麼多的人,要說他心慈手軟,豈不太過好笑?」
「在勝利的前昔,即將登基為帝的時刻。長沙王此時不立君威,更待何時?而主公,便是最適合立君威的那個人哪!」
整個大營之中,只能聽見司馬懿的聲音。
他循循善誘,勸說馬騰出兵。
誠然,對戰長沙王,司馬懿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勸說涼人與長沙王為敵,他卻有著十足的信心。
司馬懿見馬騰眼眸低垂,神色複雜,上前一步道:「主公,此時長沙王經琅琊大戰,損兵折將不說,其餘人馬也必然疲累不已。您若是不能抓住這個機會,擴充領土,涼人便再無生機可言了!」
「眼下只需全力進攻新興郡。如若長沙王不來支援,主公可先吞下袁氏勢力,再進攻冀州,與韓遂將軍守望相助,屆時天下便有一半土地歸於涼人。如若長沙王前來支援,長途跋涉必是疲軍,主公以逸待勞,可趁機全力擊潰他的援軍,甚至有可能一舉擒獲長沙王。」
馬騰舉棋不定。
司馬懿說得沒錯,如果長沙王註定難以容下涼人,那自己就不能錯失此刻的良機。
可如今長沙王已經收拾完曹操,下一步必然會是向西,自己再繼續掠奪中原的土地,便等同於為長沙王為敵。一旦戰敗,後果不堪設想。萬一長沙王原本願意讓自己世代統領涼州,卻因自己的叛亂之舉……
馬超怒道:「司馬懿!你休要以為別人不知你那心裡的算計。你如此費盡心機,三番五次慫恿父親與長沙王為敵,不就是為了司馬氏的榮耀麼?因為你知道,待長沙王平定天下之日,便是你司馬氏覆滅之時!唯有再次攪得天下大亂,司馬氏才有生機!」
聽到這話,司馬懿不由暗暗搖頭。
這正合了自己的意。
心中雖然感到好笑,但他仍然一副嚴肅的面孔,道:「孟起將軍。」
「你所言的確不錯。然而將軍可知,那長沙王對待世家尚且如此,他又如何能容下,涼州地界有一個異姓王的存在呢?」
馬超當即啞然。
同時感到無比懊惱,自己實在是說錯了話。
對於父親來說,能入中原最好,入不了也罷。但父親在涼州經營數年,決不可能同意將涼州拱手交出去。
馬騰終於開口道:「就按仲達所言。」
司馬懿勾了勾嘴角。
馬超道:「父親!」
馬騰喝道:「我已經做出了決斷,此事無需再議!」
馬超心中不滿,卻無可奈何。
他惡狠狠地瞪著司馬懿,眼神仿佛神兵利器,能夠奪人性命。
司馬懿卻是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