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0頁

    趙雲微微一笑:「師弟如此聰慧。若沒幾分本領,又豈配做你的師兄。」

    凌寒怔然,莫名想起一件事。

    來到徐州以後,趙雲幾乎日日都在練習武藝,從無閒暇。

    趙雲又道:「師兄先去沐浴更衣了。」

    凌寒遲鈍地點點頭。

    他掏出那塊布帛,梳理著一會兒該如何講解。

    練兵之地。

    這本是糜家的一塊商業用地。凌寒來到徐州以後,糜芳讓管家帶著一批家丁日夜改建,最終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練兵場。

    「殿下,您要的兩千五白只紅布條已經定做好了。」

    糜芳帶著四個家丁,搬運過來兩個大箱子。

    「好,辛苦你了。」

    凌寒命令趙雲楊真四人,將所有招募來的鄉勇召集起來,給每一個人的左臂繫上紅布條。

    在他的訓練計劃里,首先要讓士兵學會最基礎的隊列命令。

    這也幾乎是現代新兵入營時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左右看齊、稍息立正、左轉右轉、向前一步走。  

    看似沒什麼意義的命令,訓練起來相對簡單,而在實戰中,作用卻一點都不小。

    投入訓練以後,趙雲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些動作可以幫助士兵迅速完成隊列變換。

    高覽則是很快想到了之前與黑山軍作戰的那一次。當時黑山軍中的披甲兵脫離戰場以後,處在最前排的,是幫助運送物品的輔兵,輔兵的戰鬥力基本為零。當後列的無甲兵與前列輔兵試圖交換位置時,出現了巨大的混亂。

    紅布條的作用,是為了幫助士兵分清左右。

    除此以外,凌寒還打算引入軍銜制度。黑山軍那一次,雖然他是領導者,但在他的預期里,常山郡的死傷恐怕也得過半。

    事後想來,五萬大軍之所以混亂成那個樣子,最主要的原因是首領被殺,將官位置混亂。

    所有的士兵只認得統領自己的將官,一旦找不到上一級的位置,這些士兵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很難保持戰鬥力。

    軍銜的好處在於,當軍隊發生混亂時,所有士兵需要無條件地聽從附近軍銜最高的人,而軍銜更高的人,負責管理周圍所有地位低於他的人。

    如此一來,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恢復秩序。  

    不過,不同的軍銜分別用什麼樣的標誌,凌寒暫時還沒有想好。如今士兵還少,倒也不急。

    在軍事訓練中,體能訓練必不可少。

    凌寒給出了幾項現代訓練方式:五公里長跑,百米短跑,立定跳遠。

    此外,傳統的射箭、刀槍這類技術活也是必要的。

    普通軍隊五日一訓練,凌寒則要求每日訓練。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一批新兵快速地成長為合格的戰士。

    沒有一個士兵會抗議這種訓練。相反,他們只會非常高興。

    軍事訓練的慣例是分發額外口糧,而在軍事訓練結束以後,他們能夠充分休息,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

    這意味著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金銀糧草。

    凌寒本就從常山帶了幾十駕馬車的物資,在東海郡又有糜氏資助,以後還會有商業為後盾,他不覺得自己會缺錢。

    他希望能趕上在孫堅遇襲之前,將兵練好,救下孫堅,拿到這個大人情。

    而在凌寒從訓練場離開以後。

    休息時間,裴元紹感慨道:「殿下不愧是殿下,皇家的法子就是不同。」  

    說著,他忍不住瞥了一眼某個皇宮侍衛,眼神好像在說:某人大言不慚地自稱是皇宮侍衛里的佼佼者,竟連這個都不知道,早上拿那種垃圾法子來忽悠我們,呵呵。

    楊真仿佛知道裴元紹在想什麼,不甘示弱地瞪回去:笑話!皇宮裡哪裡會有這種法子,要是有我把腦袋割下來給你當夜壺好吧。鄉巴佬就是鄉巴佬,真以為皇宮裡什麼都有呢。難道琉璃珠和奇怪的製鹽方式也是皇宮裡都有的嗎?這些法子自然只有殿下一個人知道。

    至於為什麼殿下會知道,那是因為殿下受天命眷顧,集漢室氣運於一身,生而知之有什麼可奇怪的。

    這些話就沒必要告訴這幫子凡夫俗子了。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甚至連聲音也沒有的爭鋒。

    一旁,趙雲若有所思道:「陶州牧曾允諾,為我們提供軍士訓練的糧草。至今沒有見到。」

    裴元紹大咧咧道:「我們這才剛招到人,還沒到日子吧?」

    楊真也記起了這事,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不對!我記得當初州牧大人說的是,在招募鄉勇之前就會將糧草送到。」

    凌寒回到草雲苑之後。

    糜芳亦道:「殿下,州牧大人答應的糧草,按理說早應到了,負責運糧的人卻沒有運過來。」  

    古代糧草運晚了也是有的,不過凌寒覺得糜芳似乎話裡有話,便問:「誰負責運糧?」

    糜芳念出一個名字:「笮融。」

    笮融?凌寒完全不記得這麼一個名字,或者說這人在歷史上沒什麼名氣。

    凌寒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道:「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糜芳這才道:「殿下,此人從前便曾在言論上對皇室有所不敬。」

    對皇室不敬麼?

    凌寒心道,這豈非太正常了,當年黨錮之禍迫害了多少士人,這些士人及他們的家人,心存不滿理所當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